贝母中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摘 要本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浙贝粗多糖,确定贝母中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和鉴定方法。利用提取的水溶性多糖研究其抗菌作用。再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为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范围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可得出贝母的提取率为0.308%。设置相应的空白对照,研究其抗氧化作用的空白对照以无水乙醇为主,因贝母多糖对DPPH和ABTS这两种自由基具有不同的清除作用,以这一特征为指标。经过实验论证,判断在截距相同的浓度贝母多糖对自由基清除率的量效关系及线性关系,从而验证贝母多糖在进行实验所设置条件下的抗氧化作用范围。经过实验验证DPPH抗氧化实验得知贝母多糖的抗氧化范围为0.7~1.7mg/mL。ABTS抗氧化实验得知贝母多糖的抗氧化范围为2.0~4.5mg/mL。
目 录
1绪论 1
1.1贝母概况 1
1.2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1生物碱类 1
1.2.2脂肪酸 1
1.2.3二萜类化合物 1
1.3贝母的药理作用研究 1
1.3.1镇咳作用 1
1.3.2解痉作用 2
1.3.3对神经作用 2
1.4多糖药理作用研究 2
1.5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2
1.6研究课题的目的 2
2实验部分 3
2.1仪器与试药 3
2.1.1试剂与药材 3
2.1.2实验仪器与设备 3
2.2实验方法 3
2.2.1提取溶剂的选择 3
2.2.2贝母多糖的单因素试验方法及步骤 4
2.2.3 贝母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曲面优化法 4
2.3 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因素水平筛选结果 4
2.3.1超声时间对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4
2.3.2超声温度对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5
2.3.3提取次数对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6
2.4 响应曲面法优化贝母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7
2.4.1响应曲面分析因素水平的选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实验设计 7
2.4.2响应面数值分析结果 7
2.5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9
2.5.1 曲面图和等高线 9
2.5.2 响应面优化结果 11
2.6贝母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法及步骤 12
2.6.1 DPPH抗氧化试验 12
2.6.2 ABTS抗氧化试验 12
2.7 贝母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15
2.7.1DPPH抗氧化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5
2.7.2ABTS抗氧化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6
3结果与分析 18
3.1单因素试验 18
3.2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18
3.3体外抗氧化试验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 绪论
1.1贝母概况
贝母,百合科草本植物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Miq.的鳞茎。产地在江苏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等地,大量栽培。商品药材按规格分为大贝(元宝贝)和珠贝。王长岱等人[2,3] 对其进行研究,从而确定贝母中含有价值性。
1.2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贝母化学成分与同科植物相,主要含有植物生物碱,植物脂肪酸,植物多种二萜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
1.2.1生物碱类
宋小妹等[12]人研究表明,贝母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所以,贝母具有生物碱类性质与作用。
1.2.2脂肪酸
倪文骐等[11]人研究表明,浙贝母中含有各种脂肪酸,因脂肪酸的命名及结构不同,即贝母的药理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但都有脂肪酸所共有的特性。
1.2.3二萜类化合物
葛晓晓等[13]研究表明,母中含有多种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对映15贝壳松烯17醇(entkaur15en17ol),对映16α两种结构不同,使其前者对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后者对其无作用,但后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镇咳作用,所以,贝母的药理作用或临床作用因二萜类化合物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
1.3贝母的药理作用研究
1.3.1镇咳作用
张勇慧等[7]研究表明,贝母中含有的部分生物碱,对小鼠进行正常灌胃实验操作,利用特殊气体作用于小鼠,使小鼠具有咳嗽等临床症状。在一定条件下,皮下注射生物碱于小鼠喉上神经,经过观察小鼠咳嗽情况发现生物碱对小鼠有镇咳作用。
1.3.2解痉作用
张鑫等[6]研究表明,贝母碱作用于鼠、猫,浓度有差别时,鼠、猫的反应不同,总结为低松驰高收缩。
1.3.3对神经作用
李萍等[5]究表明,对神经的作用不同的剂量试验者反应不同,少剂量注入体内试验者表现为倦怠,中剂量注入体内试验者表现沉睡,大剂量注入体内试验者表现有镇痛效果。
1.4多糖药理作用研究
近年来对于多糖的研究成果报道较多,其提取工艺也不尽相同。何华等[18]研究其抗菌作用,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极为敏感,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多糖具有抗菌作用。关于浙贝提多糖的研究近年还未发现。
1.5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近年来使用正交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的报道较多,陈林等[1]用水浴提取太白贝母粗多糖,利用正交多次实验确定其最佳提去条件;唐华丽等[2]采用超声波提取贝母多糖正交优化工艺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贝母鳞茎的酚酸性部分在生物实验中具有很好的退热等疗效。大多是通过正交多次实验确定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工艺设计,与正交相比较,响应面法的应用面最为宽广,数据及操作的可靠性较高、其灵活应用较为合理。
目 录
1绪论 1
1.1贝母概况 1
1.2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1生物碱类 1
1.2.2脂肪酸 1
1.2.3二萜类化合物 1
1.3贝母的药理作用研究 1
1.3.1镇咳作用 1
1.3.2解痉作用 2
1.3.3对神经作用 2
1.4多糖药理作用研究 2
1.5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2
1.6研究课题的目的 2
2实验部分 3
2.1仪器与试药 3
2.1.1试剂与药材 3
2.1.2实验仪器与设备 3
2.2实验方法 3
2.2.1提取溶剂的选择 3
2.2.2贝母多糖的单因素试验方法及步骤 4
2.2.3 贝母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曲面优化法 4
2.3 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因素水平筛选结果 4
2.3.1超声时间对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4
2.3.2超声温度对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5
2.3.3提取次数对贝母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6
2.4 响应曲面法优化贝母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7
2.4.1响应曲面分析因素水平的选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实验设计 7
2.4.2响应面数值分析结果 7
2.5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9
2.5.1 曲面图和等高线 9
2.5.2 响应面优化结果 11
2.6贝母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法及步骤 12
2.6.1 DPPH抗氧化试验 12
2.6.2 ABTS抗氧化试验 12
2.7 贝母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15
2.7.1DPPH抗氧化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5
2.7.2ABTS抗氧化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6
3结果与分析 18
3.1单因素试验 18
3.2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18
3.3体外抗氧化试验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 绪论
1.1贝母概况
贝母,百合科草本植物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Miq.的鳞茎。产地在江苏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等地,大量栽培。商品药材按规格分为大贝(元宝贝)和珠贝。王长岱等人[2,3] 对其进行研究,从而确定贝母中含有价值性。
1.2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贝母化学成分与同科植物相,主要含有植物生物碱,植物脂肪酸,植物多种二萜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
1.2.1生物碱类
宋小妹等[12]人研究表明,贝母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所以,贝母具有生物碱类性质与作用。
1.2.2脂肪酸
倪文骐等[11]人研究表明,浙贝母中含有各种脂肪酸,因脂肪酸的命名及结构不同,即贝母的药理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但都有脂肪酸所共有的特性。
1.2.3二萜类化合物
葛晓晓等[13]研究表明,母中含有多种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对映15贝壳松烯17醇(entkaur15en17ol),对映16α两种结构不同,使其前者对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后者对其无作用,但后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镇咳作用,所以,贝母的药理作用或临床作用因二萜类化合物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
1.3贝母的药理作用研究
1.3.1镇咳作用
张勇慧等[7]研究表明,贝母中含有的部分生物碱,对小鼠进行正常灌胃实验操作,利用特殊气体作用于小鼠,使小鼠具有咳嗽等临床症状。在一定条件下,皮下注射生物碱于小鼠喉上神经,经过观察小鼠咳嗽情况发现生物碱对小鼠有镇咳作用。
1.3.2解痉作用
张鑫等[6]研究表明,贝母碱作用于鼠、猫,浓度有差别时,鼠、猫的反应不同,总结为低松驰高收缩。
1.3.3对神经作用
李萍等[5]究表明,对神经的作用不同的剂量试验者反应不同,少剂量注入体内试验者表现为倦怠,中剂量注入体内试验者表现沉睡,大剂量注入体内试验者表现有镇痛效果。
1.4多糖药理作用研究
近年来对于多糖的研究成果报道较多,其提取工艺也不尽相同。何华等[18]研究其抗菌作用,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极为敏感,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多糖具有抗菌作用。关于浙贝提多糖的研究近年还未发现。
1.5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近年来使用正交法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的报道较多,陈林等[1]用水浴提取太白贝母粗多糖,利用正交多次实验确定其最佳提去条件;唐华丽等[2]采用超声波提取贝母多糖正交优化工艺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贝母鳞茎的酚酸性部分在生物实验中具有很好的退热等疗效。大多是通过正交多次实验确定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工艺设计,与正交相比较,响应面法的应用面最为宽广,数据及操作的可靠性较高、其灵活应用较为合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