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微核心种质r6期种子粒重的相关性状测定及关联分析

毛豆是在R6期采青食用的大豆,该时期种子产量相关性状、鲜粒含水量、糖分、淀粉、纤维素含量是影响毛豆外观和食用品质的重要性状。本试验对R6期种子的粒重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以期能找到与粒重有关的标记位点。大豆微核心种质234份,随机区组设置3个重复,R6期取样测定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及百粒干重。平均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分别为117.5 g 、26.9 g 、9.1 g 。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的最高值比最低值高出10倍。变异系数分别为32.1 %、30.7 %、30.2 %。结合分子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与粒重相关性状关联度较高的标记有4个MaP-2055、MaP-2049、Q-18-0006557、MaP-0676。它们分别位于11号、18号和4号染色体上,表型的解释率都在7 %以上。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2
1.2性状调查2
1.3数据统计分析2
2结果2
2.1表型变异分析2
2.2方差分析3
2.3相关性分析3
2.4优异种质的筛选3
2.4.1表型分布分析 3
2.4.2产量相关性状筛选 5
2.5粒重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5
3讨论 7
3.1粒重相关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 7
3.2育种改良 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大豆微核心种质R6期种子粒重的相关性状测定及关联分析
引言
菜用大豆( Vegetable soybean)是指在R6期( 鼓粒盛期)之后进行采青的一种可食用大豆[1]。在此期间豆荚鼓粒饱满、色泽光亮,籽粒尚未完全成熟, 但籽粒填充已达到荚长的 80%以上[2]。菜用大豆也称毛青豆,日本人称之为“枝豆”,泰国人称之为“Turag” [3]。菜用大豆(毛豆)品质主要指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其中外观品质是菜用大豆最重要的商品品质之一,包括荚的大小、每荚粒数、颜色、粒重及虫食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等[4]。百粒重不仅是菜用大豆籽粒产量因子之一,也是重要的大豆商品性状之一。
在我国,粮用大豆和菜用大豆尚无明显的区分,人们习惯将未成熟的粮用大豆的青 豆荚当做一种可食用的蔬菜。可是在日本,菜用大豆被定义为一种完全有别于粮用大豆,色香味俱全的保健蔬菜,对其商品品质也有较高标准[5]。菜用大豆根据粮用大豆的标准来划分的话,极大粒型干籽粒的百粒重 ≥ 30 g ,大粒型为18 g ~30 g,中粒型为12 g~18 g , 小粒型的百粒重 < 12 g ,极小粒型 < 6 g ,根据分类结果来看,菜用大豆大粒和超大粒数量居多。 相加起来占总数的80%[6]。张国栋曾于1994年提出青毛豆在工业上的四级分类标准.王金官也于1995年4月提出大豆荚长大于4.5 cm , 荚宽大于1.3 cm的青豆荚才可用于台湾出口的观点,这也表明粒重对于出口至关重要[7]。王玉兰等人针对毛豆的商品特点 ,于2000年提出了将毛豆按产品包装分成特级品、A级品和 B级品这三类。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AVR DC)对毛豆的外观品质则有如下定义: 粒大, 百粒重≥ 30 g ; 荚大。500 g鲜荚包袋≤ 175个荚荚粒数>2粒;颜色应为浅绿色。茸毛较少且为白或灰毛,灰或浅褐脐。[8]成品荚数为每公斤306 ~ 402个,荚宽为1.1 cm ~ 1. 3 cm,荚长为4.7 cm ~ 5.2 cm[9] 。武天龙针对12个菜用大豆品种粒荚性状之间相互关系提供了菜用大豆专用品种2 粒荚的选择标准: 百粒重为29.72 g ~34.58 g;百粒鲜重为60.79 g ~70.55 g ;鲜百荚皮重为135.89~161.05g;百荚鲜重为257.47 g ~302.75 g[10]。韩立德2000年的研究表明,百荚鲜重和百粒鲜重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也较高[11]。因此高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的品种更为优良。品种之间的粒荚差异显著,与外观性状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测定百粒重来预测其它相关性状[12]。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较为丰富,但菜用大豆育种工作起步较晚,同日本、中国台湾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菜用大豆的品质性状遗传机制方面,国内更缺乏研究[13]。本实验选用的材料为234份微核心种质,材料来源广泛具有代表性,在大豆R6期对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这三个粒重有关性状同时进行了测定分析,对我国鲜食大豆粒重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大豆微核心种质234份,种植于大学江浦农场,随机区组三次重复,每份材料种两行,行长两米,撒播种植。 微核心种质群体的1500个SNP标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种质资源实验室邱丽娟研究员提供。
1.2性状调查
采样选R6期种子鼓粒饱满、荚长势一致的豆荚每份材料取50个荚。样品处理是在105度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杀青30分钟,65度烘干至恒重。烘干前测定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烘干后测定百粒干重。
1.3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SAS软件计算微核心种质材料,粒重相关性状的均值、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变异范围遗传率。利用TASSEL软件对性状均值与标记进行关联分析。
2结果
2.1表型变异分析
对微核心种质234份材料R6期种子进行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进行测定,发现这3个性状指标的变异均较明显。 其中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的最高值比最低值高出10倍。平均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分别为117.5 g 、26.9 g 、9.1 g 。变异系数分别为32.1 %、30.7 %、30.2 %。 此外这三个与粒重相关的性状遗传率也很高,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在95%以上,百粒干重在89%(表1)。
通过性状测定分析发现,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这三个粒重相关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较高。
表1 2015年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性状测定
2015年
百荚鲜重(g)
百粒鲜重(g)
百粒干重(g)
均值
117.5
26.9
9.1
极小值
33.6
8.0
2.2
极大值
342.2
75.1
23.3
标准差
37.8
8.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4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