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植株形态和产量形状的影响

:在大田条件下以品种为主处理、不同剂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副处理,研究精胺(Spermine,Spm)和油菜素内酯( Brassinolide,BRs)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鲁棉研28号和泗棉3号2个常规棉品种为材料,在初花期喷施精胺2×10-4mol/L精胺(Spm)和0.05mg/L油菜素内酯(BRs),以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喷施Spm和BRs均使两个常规棉品种的株高和果枝长度显著增加,铃数显著增多,SPAD值增大,生物量显著增大,最终使产量显著提高。试验发现喷施Spm和BRs对铃重影响不显著,且没有促进棉花提早成熟。总体上来说,在当前喷施浓度下油菜素内酯所起的增产效果大于精胺。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words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3
1.1 试验设计3
1.2 供试棉花品种栽培方式3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3
2.1 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植株形态的影响3
2.2 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SPAD的影响4
2.3 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4
2.4 精胺和油菜素内酯的棉花产量效应5
2.4.1 产量及产量构成5
2.4.2 不同收花期棉籽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6
3 结论与讨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7
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引言
引言: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分析未来十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式看好,全球棉花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但近年来,由于棉花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我国农民植棉积极性不断降低,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面对此发展现状,我们相关研究人员有责任积极探寻方法和技术,为提高棉花生产效益做出贡献。而化学调控技术是探索棉花高产栽培新模式,提高棉花种植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1]。生长调节剂能调控作物的株型,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在棉花生产上,除了应用最多的缩节胺以外,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2]。近来,研究表明精胺和油菜素内酯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和增产的效果[3,19,20]。
精胺( Spermine,Spm) 是多胺中最普遍也是具有重要功能的一种,具有促进生长,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力等功能。多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物质,是一类低分子脂肪族含氮碱。高等植物中常见的多胺有腐胺(Put)、尸胺(Cad)、亚精胺(Spd)、精胺(Spm)等。多胺的一些功能与植物激素类似,并与之相互作用,随着对多胺的不断深入,认识到多胺能影响植物体内DNA、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与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与胁迫反应,甚至与植物的生存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研究精胺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油菜素内酯( Brassinolide ,BRs),是继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以后的第六大类植物激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种子中,参与植物种子萌发、株型生长与发育、衰老、干旱、寒冷等逆境响应的重要过程。属新型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4]。国际更为通行的称呼是油菜素甾醇( Brassinosteroid)。其促进植物伸长的效果十分显著。油菜素内酯能够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批量生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环境友好,对动植物没有伤害[5]。
目前,关于精胺和油菜素内酯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还不多,且缺乏明确的结论。在本试验中,我们探究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而改善棉花植株形态,提高与产量相关的因子,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2015年在大学的棉花栽培实验室和牌楼试验站进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品种选择中熟品种鲁棉研28号和早熟品种泗棉3号2个常规棉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精胺和油菜素内酯2种剂型,设置喷施精胺(2×104mol/L)和油菜素内酯(0.05mg/L)两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于初花期喷施。
棉花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采取裂区试验设计,以品种为主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剂型为副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约20 m2。
1.2供试棉花品种的栽培管理
棉花5月7日营养钵育苗,5月27移栽,行距0.85 cm,株距0.30cm,田间管理按照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棉株形态:每小区选取长势一致的连续10株,测定其株高、果枝数和最长果枝长度。
1.3.2 SPAD:采用田间原位测定,于2015年8月20日每个处理选取大小、厚度一致的5片主茎功能叶,每个叶片取5个角测定平均值并记录。
1.3.3棉株生物量:于8月20号上午9:0010:00取样,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3株,按根、主茎,果枝、主茎叶、果枝叶、蕾花、铃等不同器官分开,取主茎功能叶测定其叶面积指数和SPAD,之后将不同器官105℃杀青后,80℃烘干至恒重,分别测定其生物量。
1.3.4籽棉产量:由于棉花吐絮时间长,分4次收花(分别为2015年的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挂牌标记每个小区长势一致的连续10株棉株,于吐絮期每隔10天采收挂牌棉株的全部吐絮的棉铃,称重后轧花,测定其衣分和各时期收获籽棉重量的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1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植株形态的影响
表1为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植株形态的影响。由表1可知,3个处理在果枝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即喷施Spm和BRs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常规棉的果枝数。而在株高和最长果枝长度方面有极显著差异,在株高方面,喷施Spm后较对照处理增高5.207.53cm,喷施BRs后较对照增高2.44.5cm,显然Spm的增高效应大于BRs;而在最长果枝长度方面,喷施Spm后较对照处理增长2.504.83cm,喷施BRs后较对照增长4.735.55cm,显然此时的BRs增长效应大于Spm。可见,不同剂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可能会对多个农艺性状起作用,但往往会对其中几个性状的作用较显著[6]。两个常规棉品种中泗棉3号的最长果枝长度长于鲁棉研28号,增长效应也大于鲁棉研28号,喷施Spm后泗棉3号增长4.83cm,长于鲁棉研28号的2.50cm;喷施BRs后泗棉3号增长5.55cm,长于鲁棉研28号的4.73cm。
精胺和油菜素内酯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常规棉品种的同一性状的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对同一常规棉品种不同性状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的影响效果与品种特性和特定性状有关。
表1 精胺和油菜素内酯对棉花植株形态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4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