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实施策略研究人文【字数:11146】

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首次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中学音乐课程目标之一,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和评价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一大亮点和难点。本文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论述,通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概念界定,来探讨“过程与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实施的策略,以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course;Process and method;implementation strategy 目 录
绪 论 1
1.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的概念界定 3
1.1“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3
1.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概念界定 3
2.“过程与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存在的问题 5
2.1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过程困难 5
2.2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意识薄弱 6
3.“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策略 8
3.1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 8
3.1.1“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双向体验 8
3.1.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9
3.2抓住音乐要素,实施“过程与方法” 12
3.2.1在学唱课中实施 12
3.2.2在欣赏课中实施 12
3.2.3在器乐课中实施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绪 论
自从美育被列入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便获得了飞速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健全人格、和谐身心,发展学生的听觉、欣赏、表现以及创造能力,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该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表述了我国的音乐课程总目标。但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音乐课程教育中“三维目标”的充分落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的具体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在推动其发展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规定了我国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的总目标,该目标以下列三个维度表述:(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过程与方法、(三)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是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贯彻的“三维目标”,它为我国目前音乐教育事业指明发展方向。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领域中,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以其为纲,认真地贯彻落实,并利用各种方法来组织教学来使“三维目标”得到充分实现。但是,在我大四学年于常熟市孝友中学实习期间,我发现在学校音乐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过于片面单一、机械化,这使得“三维目标”难以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实现。经过实习阶段的一些经历和遇到的问题,我做出本次思考和讨论,并表述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实行的解决方式,希望能改善自己将来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也希望对他人有所帮助。
据孙建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教师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自从2001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学音乐老师我们要理性正确地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要承担的责任,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教师角色摆正教学地位,我们要发挥自己教学组织者的作用,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按照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文中提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引导、合作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者。
韩文瑾在《北方音乐》上发表道在近年来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作为本质的审美价值被忽略,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音乐而忽略了每个学生真正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得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甚至打消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他提出,音乐教育需要激发学生的“原本性”[],教师对音乐教育的教学宗旨必须充分理解,要聆听每个学生内心的声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杨晓易调查,我国音乐课程的改革大多基于美国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我国构建音乐新课标的音乐教育思想基础,来源于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本耐特雷默。其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提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该观点成为我国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而我国则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教育发展程度和国情,提出了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的概念界定
“三维目标”作为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不仅要求音乐教学中要体现音乐学科“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更要体现学习和教育中三个由内到外三个层次的要求和内涵,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三维目标”的每个方面,将三个维度的目标与教学过程相统一。本文将重点研究“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其涉及内容广泛,首先将对“过程与方法”作概念界定。
1.1“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从词义来看,《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将“过程”解释为:“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将“方法”解释为:“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从教学角度来看,在查阅大量文章后,我总结为以下方面。首先,“过程”应该是指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其中应该包含了学习中时空的流动、内容的获得、活动的展开及学习方式的改进等动态的系统;其次,学习必须掌握方法[]。老师在教与学中不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具备自学能力,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yyxy/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