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柏手稿研究学院
陆华柏手稿研究学院[20191218144444]
内容摘要:本文对从陆华柏故居收集到的手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陆华柏的手稿涉及到声乐、器乐、作品介绍、人生经历描述及创作过程记录集。分析研究陆华柏手稿,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真实地了解陆华柏的音乐人生。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陆华柏主要作品手稿手稿分类
目 录
一、引言 4
二、绪论 5
(一)研究陆华柏手稿的动因 5
(二)、研究意义 5
三、介绍陆华柏的生平和他的主要作品 6
(一)陆华柏的生平 6
(二)陆华柏的作品 6
四、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种类及内容 8
(一)关于声乐作品分析手稿 8
(二)陆华柏器乐类作品分析手稿 17
(三)、陆华柏人生经历手稿 28
(四)陆华柏笔记手稿 34
(五)、 陆华柏随笔信件手稿 35
附录 42
参考文献 47
致 谢 48
一、引言
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我对陆华柏的了解仅仅限于在大一学习的《中国音乐史》书
中的短短几个字的介绍。只知道他是在左翼音乐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成长起来的音乐家。其他的,却一无所知!而在我为了完成我的论文了解了这位音乐家之后,发现他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华柏,生于1914年11月26日逝世于1994年3月18日。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武进人。出生于湖北荆门,自幼生长在武汉。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陆华柏先生诸多的音乐贡献还不为人们所了解。
陆华柏先生音乐创作体裁丰富,有管弦乐、歌剧、交响曲艺术歌曲、钢琴曲等,他还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以陆华柏文字手稿为依托。通过陆华柏手稿研究,促进学界对陆华柏的了解,为2014年陆华柏诞辰100周年暨逝世20周年贡献一份绵薄。
由于本人的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局限,此对陆华柏的手稿研究还是比较的肤浅,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能展现部分陆华柏手稿,从而为后人的陆华柏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与参考。
二、绪论
(一)研究陆华柏手稿的动因
我为什么想要研究陆华柏的手稿呢?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对他这个人比较感兴趣。因为一个如此博学多才的音乐家却在历史中被打压得差点退出了音乐历史舞台。我想了解他,了解他的生平、他的作品、他的音乐思想和创作的技法等等。欣赏过陆华柏先生的作品后,我被深深的折服了。我在想他是如何创作出如此出色的作品的呢?我对他的创作过程感到十分的好奇。经过指导老师的建议和资料上的帮助,我最终决定将陆华柏手稿的研究作为我探究的方向。从他的手稿中我可以感受了解到他最真实的音乐思想和最完整的创作过程等。这可以让我对陆华柏的了解更为深入和详细!
(二)、研究意义
研究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透过手稿使大家对他的音乐人生增加了解,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历史功绩。
陆华柏的音乐贡献是在很多方面的。他一生所受的专业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在武昌艺专时期三年中师阶段的学习,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少见的主要靠自学成材的音乐家。但是,他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作出大量的音乐作品,在探索民族风格和声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本文以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研究,全面的了解陆华柏的历史功绩和音乐作品的贡献等等!
虽然陆华柏先生在创作的鼎盛时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被批为“右派”。名誉遭遇了十分重大的打击,是他几乎一度消失在的音乐的领域中。但所幸的是陆华柏先生并没有被现实所打败。他仍然坚持他的音乐创作,为我国的音乐史增添了更多更丰富的色彩!
三、介绍陆华柏的生平和他的主要作品
(一)陆华柏的生平
陆华柏(1914年11月26日-1994年3月18日),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武进人。出生于湖北荆门,自幼生长在武汉!但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在十年文革中,陆华柏先生被扣以“右派”的帽子。虽然在第三年就被平反,但因为林彪“四人帮”的极左政策,“脱帽右派”几乎成了陆华柏先生的终身称号。这也使得陆华柏先生郁郁不得志。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陆华柏先生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并担任音乐系主任、教授直到1985年退休。退休后,不幸患上鼻咽癌,发现时已扩散。虽然控制住病情,但终因年老体弱,恢复较慢。在1994年3月18日逝世。
(二)陆华柏的作品
陆华柏的作品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陆华柏先生本人也为自己的作品分了几个阶段。根据他的手稿内容可以把创作时期这样分类:
“(一)第一阶段解放前
①、抗战时期(1937-43):之一《故乡》(独唱)钢琴小乐队交响乐队伴;之二、《磨刀歌》(二部群众组曲);之三、《战!战!战!》(齐唱群众歌曲);之四、《军民解艰 》(男女二部合唱群众歌曲,钢琴伴奏);之五、《投战歌 》(齐唱群众歌曲);之六、《保卫大西南》(群众歌曲,齐唱— 合唱);之七、《汨罗江边》(清唱剧);
②解放战争时期:(1943-49){任教于国立福建音专(43-45)}:之八、《大禹治水》(清唱剧,管弦乐伴奏);之九、《三句歌》(创作女生三部合唱);之十、《白沙献食》(清唱剧,完全为抗战服务之作。)之十一、《支的红》(二胡、三弦-钢琴-古琴);之十二、《梅花三弄》(二胡、三弦-钢琴-古琴);之十三、《刘天华十首二胡曲的附加钢琴伴奏谱》。
③、任教于江西体专音乐专科(1946-47):之十四、《绥远民歌合唱编曲》(若干首);之十五《浔阳古调》(钢琴独奏曲)
④、任教湖南音专(1948-49):之十六、《挤购大合唱》;之十七、《风和月亮》(男声独唱)。
(二)第二阶段解放改划右派
⑤、任教于华师(52-57):之十八、《将革命进行到底》(群众歌曲)(武汉文工团)
任教于武昌艺专(60-63):之十九《幻想曲》(管弦乐)(总谱“文革”中散失)
(三)再度到广西(1963-现在)
⑥、任教于广西医院(“脱帽士右派”各学政现):之二十、《彝族女民兵》(隐姓埋名创作的一个歌舞节目, 民选拨最后改了北京上演)
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鉴河之歌》(钢琴独奏曲);之十二、《东兰铜鼓舞》(钢琴独奏曲);之二十三、《风和月亮》(陆华柏歌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这是陆华柏先生对自己创作时期的分类,当然之后也有人对陆华柏创作的几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就比如说丁卫萍老师的《简论陆华柏创作时期的划分》。她从陆华柏创作的时期的分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音乐创作时期为主(1934-1979)年。分为:酝酿期1934-1937、成熟期1937-1956{1、以抗战歌曲为主的(1937-1943):以群众艺术歌曲为主的,如《磨刀歌》、《广西学生军军歌》等等。以艺术歌曲为代表的如《勇士骨》、《故乡》等等。2、以写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钢琴伴奏谱为主的(1943-1949)代表作《大禹治水》和歌剧《牛郎织女》。3、以电影音乐与声乐套曲创作为主的(1949-1950)代表作如《海的怒吼》和声乐套曲《闹花灯组曲》4、以改编民歌为主的(1950-1957)代表作《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集》。}蛰伏期1957-1979年,代表作如《彝族女民兵》。第二部分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时期1979-1994年(1研究广西多声部音乐,代表作《广西壮族三四声声部民歌的和声分析》;2总结出创作经验,代表作《探索民族风格和声之路;3撰写回忆录代表作《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群众歌咏活动纪实》;4兼顾着音乐创作代表作《东兰铜鼓舞》)等等。”
陆华柏的作品还有很多,并且每个创作阶段的作品都是各具特色。在这里我就先列出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促进大家对陆华柏的了解。
四、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种类及内容
陆华柏遗留下来的手稿很多,这不仅对于我们这些研究陆华柏的人来说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它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而言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从三个部分来分析陆华柏的手稿。
陆华柏遗留下来的手稿资料十分丰富,因为陆华柏的创作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所以他手稿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我大致将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关于声乐作品分析手稿
1、艺术歌曲类手稿:
内容摘要:本文对从陆华柏故居收集到的手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陆华柏的手稿涉及到声乐、器乐、作品介绍、人生经历描述及创作过程记录集。分析研究陆华柏手稿,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真实地了解陆华柏的音乐人生。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陆华柏主要作品手稿手稿分类
目 录
一、引言 4
二、绪论 5
(一)研究陆华柏手稿的动因 5
(二)、研究意义 5
三、介绍陆华柏的生平和他的主要作品 6
(一)陆华柏的生平 6
(二)陆华柏的作品 6
四、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种类及内容 8
(一)关于声乐作品分析手稿 8
(二)陆华柏器乐类作品分析手稿 17
(三)、陆华柏人生经历手稿 28
(四)陆华柏笔记手稿 34
(五)、 陆华柏随笔信件手稿 35
附录 42
参考文献 47
致 谢 48
一、引言
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我对陆华柏的了解仅仅限于在大一学习的《中国音乐史》书
中的短短几个字的介绍。只知道他是在左翼音乐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成长起来的音乐家。其他的,却一无所知!而在我为了完成我的论文了解了这位音乐家之后,发现他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华柏,生于1914年11月26日逝世于1994年3月18日。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武进人。出生于湖北荆门,自幼生长在武汉。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陆华柏先生诸多的音乐贡献还不为人们所了解。
陆华柏先生音乐创作体裁丰富,有管弦乐、歌剧、交响曲艺术歌曲、钢琴曲等,他还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以陆华柏文字手稿为依托。通过陆华柏手稿研究,促进学界对陆华柏的了解,为2014年陆华柏诞辰100周年暨逝世20周年贡献一份绵薄。
由于本人的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局限,此对陆华柏的手稿研究还是比较的肤浅,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能展现部分陆华柏手稿,从而为后人的陆华柏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与参考。
二、绪论
(一)研究陆华柏手稿的动因
我为什么想要研究陆华柏的手稿呢?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对他这个人比较感兴趣。因为一个如此博学多才的音乐家却在历史中被打压得差点退出了音乐历史舞台。我想了解他,了解他的生平、他的作品、他的音乐思想和创作的技法等等。欣赏过陆华柏先生的作品后,我被深深的折服了。我在想他是如何创作出如此出色的作品的呢?我对他的创作过程感到十分的好奇。经过指导老师的建议和资料上的帮助,我最终决定将陆华柏手稿的研究作为我探究的方向。从他的手稿中我可以感受了解到他最真实的音乐思想和最完整的创作过程等。这可以让我对陆华柏的了解更为深入和详细!
(二)、研究意义
研究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透过手稿使大家对他的音乐人生增加了解,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历史功绩。
陆华柏的音乐贡献是在很多方面的。他一生所受的专业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在武昌艺专时期三年中师阶段的学习,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少见的主要靠自学成材的音乐家。但是,他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作出大量的音乐作品,在探索民族风格和声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本文以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研究,全面的了解陆华柏的历史功绩和音乐作品的贡献等等!
虽然陆华柏先生在创作的鼎盛时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被批为“右派”。名誉遭遇了十分重大的打击,是他几乎一度消失在的音乐的领域中。但所幸的是陆华柏先生并没有被现实所打败。他仍然坚持他的音乐创作,为我国的音乐史增添了更多更丰富的色彩!
三、介绍陆华柏的生平和他的主要作品
(一)陆华柏的生平
陆华柏(1914年11月26日-1994年3月18日),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武进人。出生于湖北荆门,自幼生长在武汉!但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在十年文革中,陆华柏先生被扣以“右派”的帽子。虽然在第三年就被平反,但因为林彪“四人帮”的极左政策,“脱帽右派”几乎成了陆华柏先生的终身称号。这也使得陆华柏先生郁郁不得志。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陆华柏先生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并担任音乐系主任、教授直到1985年退休。退休后,不幸患上鼻咽癌,发现时已扩散。虽然控制住病情,但终因年老体弱,恢复较慢。在1994年3月18日逝世。
(二)陆华柏的作品
陆华柏的作品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陆华柏先生本人也为自己的作品分了几个阶段。根据他的手稿内容可以把创作时期这样分类:
“(一)第一阶段解放前
①、抗战时期(1937-43):之一《故乡》(独唱)钢琴小乐队交响乐队伴;之二、《磨刀歌》(二部群众组曲);之三、《战!战!战!》(齐唱群众歌曲);之四、《军民解艰 》(男女二部合唱群众歌曲,钢琴伴奏);之五、《投战歌 》(齐唱群众歌曲);之六、《保卫大西南》(群众歌曲,齐唱— 合唱);之七、《汨罗江边》(清唱剧);
②解放战争时期:(1943-49){任教于国立福建音专(43-45)}:之八、《大禹治水》(清唱剧,管弦乐伴奏);之九、《三句歌》(创作女生三部合唱);之十、《白沙献食》(清唱剧,完全为抗战服务之作。)之十一、《支的红》(二胡、三弦-钢琴-古琴);之十二、《梅花三弄》(二胡、三弦-钢琴-古琴);之十三、《刘天华十首二胡曲的附加钢琴伴奏谱》。
③、任教于江西体专音乐专科(1946-47):之十四、《绥远民歌合唱编曲》(若干首);之十五《浔阳古调》(钢琴独奏曲)
④、任教湖南音专(1948-49):之十六、《挤购大合唱》;之十七、《风和月亮》(男声独唱)。
(二)第二阶段解放改划右派
⑤、任教于华师(52-57):之十八、《将革命进行到底》(群众歌曲)(武汉文工团)
任教于武昌艺专(60-63):之十九《幻想曲》(管弦乐)(总谱“文革”中散失)
(三)再度到广西(1963-现在)
⑥、任教于广西医院(“脱帽士右派”各学政现):之二十、《彝族女民兵》(隐姓埋名创作的一个歌舞节目, 民选拨最后改了北京上演)
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鉴河之歌》(钢琴独奏曲);之十二、《东兰铜鼓舞》(钢琴独奏曲);之二十三、《风和月亮》(陆华柏歌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这是陆华柏先生对自己创作时期的分类,当然之后也有人对陆华柏创作的几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就比如说丁卫萍老师的《简论陆华柏创作时期的划分》。她从陆华柏创作的时期的分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音乐创作时期为主(1934-1979)年。分为:酝酿期1934-1937、成熟期1937-1956{1、以抗战歌曲为主的(1937-1943):以群众艺术歌曲为主的,如《磨刀歌》、《广西学生军军歌》等等。以艺术歌曲为代表的如《勇士骨》、《故乡》等等。2、以写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钢琴伴奏谱为主的(1943-1949)代表作《大禹治水》和歌剧《牛郎织女》。3、以电影音乐与声乐套曲创作为主的(1949-1950)代表作如《海的怒吼》和声乐套曲《闹花灯组曲》4、以改编民歌为主的(1950-1957)代表作《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集》。}蛰伏期1957-1979年,代表作如《彝族女民兵》。第二部分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时期1979-1994年(1研究广西多声部音乐,代表作《广西壮族三四声声部民歌的和声分析》;2总结出创作经验,代表作《探索民族风格和声之路;3撰写回忆录代表作《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群众歌咏活动纪实》;4兼顾着音乐创作代表作《东兰铜鼓舞》)等等。”
陆华柏的作品还有很多,并且每个创作阶段的作品都是各具特色。在这里我就先列出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促进大家对陆华柏的了解。
四、陆华柏文字手稿的种类及内容
陆华柏遗留下来的手稿很多,这不仅对于我们这些研究陆华柏的人来说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它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而言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从三个部分来分析陆华柏的手稿。
陆华柏遗留下来的手稿资料十分丰富,因为陆华柏的创作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所以他手稿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我大致将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关于声乐作品分析手稿
1、艺术歌曲类手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yyxy/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