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螯合物对鸡的促生长作用微量元素螯合物对鸡的促生长作用(附件)【字数:6956】
1本研究旨在对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肉鸡的促生长效果进行探讨。试验将20日龄鸡进行分组,分为4个试验组,在饮水中连续添加不同浓度微量元素螯合物,对照组(0 g/ L),高剂量组(25 g/500 L),中剂量组(12.5 g/500 L),低剂量组(6.5 g/500 L),饲养至40日龄。研究连续添加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肉鸡的促生长作用和对肉鸡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饮水中连续添加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肉鸡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5);能有效降低料肉比;对低剂量组肾脏器官指数有显著的影响(P<0.05),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目 录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方法 2
1.2.1试验设计2
1.2.1免疫程序2
1.2.3样品采集2
1.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2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2
2 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处理组肉鸡的生产性能比较3
2.2 40d器官指数测定.4
3 讨论 5
致谢5
参考文献6
微量元素螯合物对鸡的促生长作用
动物药学专业学生 杞艳萍
指导教师 江善祥
Effects Of Chelated Trace Elem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Student majoring in Veterinary Pharmacy Name Qi Yanping
Tutor Name Jiang Shanxiang
Abstract:Th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elated trace elem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urtenance index of broilers.200 20day old broilers were d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vided into four groups randomly ,and were f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chelated trace element in drinking water(0 g/500 L,50 g/500 L,25 g/500 L,12.5 g/500 L) separately .The result showed: there is significant effect on growth performance(P<0.05),and it also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the (12.5 g/500 L) group’s kidney purtenance index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0 g/500 L) group(P<0.05).
Key words: chelated trace element;growth performance;purtenance index
引言
微量元素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以多种形态存在。包含锌、硒、碘、钴、铬等多种金属元素,虽然其需求量小,但却是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1]。微量元素能和体内的蛋白质或者其他物质结合,形成酶、激素、维生素等多种生物大分子[2]。自1950年至今,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无机盐类,使无机盐微量元素添加剂(主要有硫酸铜、硫酸锌等硫酸盐类)在生产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这类产品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易获得。但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无机盐类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还易与植物性饲料中所含的植酸、草酸、磷酸根离子等结合生成难以被动物消化吸收的不溶性盐而排除体外,生物利用率低。第二个阶段是有机酸盐类,主要包括柠檬酸亚铁、抗坏血酸、富马酸及葡萄糖酸锌等。上述两代添加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混合不均匀、易潮解、易氧化、吸收利用率低等缺点。第三个阶段是以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铜为代表的微量元素螯合物类。将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机结合,通过氨基酸与微量元素螯合,克服了第一、二代产品的缺点,在为动物补充微量元素的同时提供限制性氨基酸,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价。我国也在80年代开始研制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并在氨基酸亚铁螯合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3]。第四个阶段是以小肽螯合微量元素为主的新一代动物添加剂。由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能完整地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体循环,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无竞争等优点,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动物组织可以直接利用小肽中的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便是借助小肽的吸收转换通道被吸收利用,能够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等生物活性,有更优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特性,因此,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有可能成为微量元素添加剂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微量元素对禽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代谢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构成禽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中铁、铜、钴这 3种微量元素,是鸡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元素,饲料中适量添加不但能促进其健康,而且还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对于集约化饲养的禽类而言这些微量元素甚至比维生素更具有依赖性 。
目前的家禽营养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还是以美国NRC(1994)为标准,但其所制定的微量元素添加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如今的生产需要[4]。因为微量元素的不平衡添加或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偏高,很可能会影响机体内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降低其生物学利用率,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其在机体内的缺乏。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该如何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一直是动物营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如微量元素的添加剂量和元素配比、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是否存在抑制吸收的拮抗剂等均有可能对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利用造成影响。只有添加具有相对较高生物学利用率的微量元素,才能保证饲料中即使添加较低水平也能满足动物生理活动的需要。与无机微量元素相比,有机形式的微量元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5]。饲料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能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添加较少的量即能满足肉鸡的生长需要[6],许多研究表明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高于无机盐。
目 录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方法 2
1.2.1试验设计2
1.2.1免疫程序2
1.2.3样品采集2
1.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2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2
2 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处理组肉鸡的生产性能比较3
2.2 40d器官指数测定.4
3 讨论 5
致谢5
参考文献6
微量元素螯合物对鸡的促生长作用
动物药学专业学生 杞艳萍
指导教师 江善祥
Effects Of Chelated Trace Elem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Student majoring in Veterinary Pharmacy Name Qi Yanping
Tutor Name Jiang Shanxiang
Abstract:Th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elated trace elem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urtenance index of broilers.200 20day old broilers were d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vided into four groups randomly ,and were f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chelated trace element in drinking water(0 g/500 L,50 g/500 L,25 g/500 L,12.5 g/500 L) separately .The result showed: there is significant effect on growth performance(P<0.05),and it also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the (12.5 g/500 L) group’s kidney purtenance index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0 g/500 L) group(P<0.05).
Key words: chelated trace element;growth performance;purtenance index
引言
微量元素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以多种形态存在。包含锌、硒、碘、钴、铬等多种金属元素,虽然其需求量小,但却是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1]。微量元素能和体内的蛋白质或者其他物质结合,形成酶、激素、维生素等多种生物大分子[2]。自1950年至今,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无机盐类,使无机盐微量元素添加剂(主要有硫酸铜、硫酸锌等硫酸盐类)在生产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这类产品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易获得。但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无机盐类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还易与植物性饲料中所含的植酸、草酸、磷酸根离子等结合生成难以被动物消化吸收的不溶性盐而排除体外,生物利用率低。第二个阶段是有机酸盐类,主要包括柠檬酸亚铁、抗坏血酸、富马酸及葡萄糖酸锌等。上述两代添加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混合不均匀、易潮解、易氧化、吸收利用率低等缺点。第三个阶段是以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铜为代表的微量元素螯合物类。将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机结合,通过氨基酸与微量元素螯合,克服了第一、二代产品的缺点,在为动物补充微量元素的同时提供限制性氨基酸,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价。我国也在80年代开始研制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并在氨基酸亚铁螯合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3]。第四个阶段是以小肽螯合微量元素为主的新一代动物添加剂。由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能完整地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体循环,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无竞争等优点,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动物组织可以直接利用小肽中的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便是借助小肽的吸收转换通道被吸收利用,能够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等生物活性,有更优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特性,因此,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有可能成为微量元素添加剂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微量元素对禽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代谢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构成禽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中铁、铜、钴这 3种微量元素,是鸡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元素,饲料中适量添加不但能促进其健康,而且还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对于集约化饲养的禽类而言这些微量元素甚至比维生素更具有依赖性 。
目前的家禽营养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还是以美国NRC(1994)为标准,但其所制定的微量元素添加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如今的生产需要[4]。因为微量元素的不平衡添加或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偏高,很可能会影响机体内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降低其生物学利用率,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其在机体内的缺乏。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该如何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一直是动物营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如微量元素的添加剂量和元素配比、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是否存在抑制吸收的拮抗剂等均有可能对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利用造成影响。只有添加具有相对较高生物学利用率的微量元素,才能保证饲料中即使添加较低水平也能满足动物生理活动的需要。与无机微量元素相比,有机形式的微量元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5]。饲料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能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添加较少的量即能满足肉鸡的生长需要[6],许多研究表明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高于无机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