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犬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诊断
犬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遗传和外力等原因使椎间盘变性,纤维环遭到破坏,髓核突出导致其压迫脊髓的疾病,一般主要有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重者甚至会有后肢麻痹瘫痪。为了探讨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笔者理论结合实践,从一般临床检查,神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三方面层层递进地体统阐述了犬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诊断方法,并在宠物医院收集了一些犬椎间盘突出病例,选取其中典型的三例诊断实例,期望为宠物临床工作者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2
1.1.1对象2
1.1.2材料与仪器 2
1.2方法 2
1.2.1临床检查2
1.2.2神经学检查2
1.2.3 影像学检查4
2.结果与分析5
2.1腰椎间盘突出5
2.1.1患犬信息5
2.1.2临床检查5
2.1.3神经学检查6
2.1.4影像学检查6
2.2胸椎间盘脱出7
2.2.1患犬信息7
2.2.2临床检查8
2.2.3神经学检查8
2.2.4影像学检查8
2.3颈椎间盘突出10
2.3.1患犬信息10
2.3.2临床检查10
2.3.3神经学检查11
2.3.4影像学检查11
3.体会 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3例犬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诊断
引言
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疾病(IVDD)最重要的疾病。犬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犬常见的疾病,由于遗传和外力等原因使椎间盘变性,纤维环遭到破坏,髓核突出导致其压迫脊髓,一般有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导致后肢麻痹瘫痪[1]。椎间盘脱出通常为慢性经过,但偶尔也有急性发作。椎间盘突出可分为Hansen I型和Hansen II型。Hansen I型是纤维环破裂时变性的髓核组织向椎管内脱出,引起急性压迫性脊髓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伤;Hansen II型是指髓核组织和纤维环一起向椎管突出,一般引起亚急性的压迫损伤,常见于老年犬或软骨营养不良犬种[2]。椎间盘由富含结缔组织性粘液的髓核和它周围同心圆状的纤维环,以及软骨盘组成。纤维环发生病变时,或者受到较大外力挤压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部位(一般为上方)突出或脱出,向上进入椎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遗传因素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软骨营养不良性遗传素质的动物易发生IVDD 。在品种方面,小体型的或有遗传性软骨营养不良的犬更易发生椎间盘突出[3],如腊肠、贵宾、斗牛、京巴等品种,发病部位多集中在胸腰结合部位。大体型犬则在上胸椎也可能发生[4]。软骨营养不良性品种的发病高峰期在4~6岁间,非软骨发育不良犬发病高峰期则在6~8岁间[3]。
随着宠物寿命的增加和宠物主人意识的提升,犬椎间盘突出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病。但是国内宠物临床方面整体对该疾病的诊断技术研究还不多,研究报告很少。故本文结合临床诊疗的3个病例,结合病史、神经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探讨犬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就诊的患犬
1.1.2 材料与仪器 听诊器,伊丽莎白圈,宠物用电子体温计,封闭式留置针,注射器,肝素帽,抗凝管,动物专用麻醉咽喉镜,呼吸导管,叩诊锤,止血钳,棉签,异氟烷,七氟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具有一定保护作用),阿法沙龙(价格略贵,但适用于心脏不适的犬),APC乙酰丙嗪,丙泊酚。小动物呼吸麻醉机,小动物心电监护仪,生化仪,血常规仪,DR,磁共振仪等。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查
1.2.1.1一般临床检查法
病史:询问主人并记录有关病犬喂养情况,发病过程和经过,包括发病时间地点,疾病表现,经过,既往病史等。
视诊:观察犬整体状态,如体格,发育状况,营养,体质,肢体匀称性等;观察精神状态及运动姿势;观察表皮组织有无病变等;检查口腔,鼻咽,粘膜颜色等;注意有无喘息、咳嗽、腹泻等生理异常。
触诊:检查其体表状态,如皮肤表面的温热度,湿度,质地,弹性,浅表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大小等;检查腹壁紧张性和敏感性;可用冲击、按压、切入触诊法对机体某部位进行刺激观察其感受性和敏感性。
叩诊:可检查浅在体腔和含气器官。
听诊:检查心音,呼吸音,消化蠕动音等。
测量基本体格指标如体温脉搏呼吸等。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疼痛、运动失调、后躯麻痹,甚至瘫痪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将椎间盘病分5 个等级。Ⅰ级为患犬有疼痛表现,运动机能障碍不明显;Ⅱ级为行走无力,后躯行走不稳;Ⅲ级为不完全性瘫痪,不能站立行走,但是可以自主运动;Ⅳ级为完全瘫痪,不能站立,不可自主运动,但仍然有深部痛觉(钳压趾间有疼痛反应);Ⅴ级为完全瘫痪,不能站立,无自主运动,也没有深部痛觉(钳压趾间无疼痛反应)[5]。脊柱损伤症状的严重性从以下按从轻到重依次排开:单纯性疼痛,共济失调,轻瘫,麻痹,尿失禁,深痛觉丧失。只有80%表现疼痛的病犬有明显的脊髓压迫。胸腰椎IVDD只有背部疼痛临床症状,没有神经功能障碍的也狗可能会有相当大的脊髓压迫[6]。
1.2.1.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前肢静脉采集12ml血液,装入抗凝管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合均匀,注意不要剧烈摇晃以免红细胞破裂影响结果。使用血常规测验仪完成测验。
生化:采血操作同血常规,将血液放入生化管中,将血液离心,取300微升血清,用宠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测验。
1.2.2 神经学检查
1.2.2.1观察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2
1.1.1对象2
1.1.2材料与仪器 2
1.2方法 2
1.2.1临床检查2
1.2.2神经学检查2
1.2.3 影像学检查4
2.结果与分析5
2.1腰椎间盘突出5
2.1.1患犬信息5
2.1.2临床检查5
2.1.3神经学检查6
2.1.4影像学检查6
2.2胸椎间盘脱出7
2.2.1患犬信息7
2.2.2临床检查8
2.2.3神经学检查8
2.2.4影像学检查8
2.3颈椎间盘突出10
2.3.1患犬信息10
2.3.2临床检查10
2.3.3神经学检查11
2.3.4影像学检查11
3.体会 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3例犬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诊断
引言
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疾病(IVDD)最重要的疾病。犬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犬常见的疾病,由于遗传和外力等原因使椎间盘变性,纤维环遭到破坏,髓核突出导致其压迫脊髓,一般有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导致后肢麻痹瘫痪[1]。椎间盘脱出通常为慢性经过,但偶尔也有急性发作。椎间盘突出可分为Hansen I型和Hansen II型。Hansen I型是纤维环破裂时变性的髓核组织向椎管内脱出,引起急性压迫性脊髓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伤;Hansen II型是指髓核组织和纤维环一起向椎管突出,一般引起亚急性的压迫损伤,常见于老年犬或软骨营养不良犬种[2]。椎间盘由富含结缔组织性粘液的髓核和它周围同心圆状的纤维环,以及软骨盘组成。纤维环发生病变时,或者受到较大外力挤压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部位(一般为上方)突出或脱出,向上进入椎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遗传因素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软骨营养不良性遗传素质的动物易发生IVDD 。在品种方面,小体型的或有遗传性软骨营养不良的犬更易发生椎间盘突出[3],如腊肠、贵宾、斗牛、京巴等品种,发病部位多集中在胸腰结合部位。大体型犬则在上胸椎也可能发生[4]。软骨营养不良性品种的发病高峰期在4~6岁间,非软骨发育不良犬发病高峰期则在6~8岁间[3]。
随着宠物寿命的增加和宠物主人意识的提升,犬椎间盘突出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病。但是国内宠物临床方面整体对该疾病的诊断技术研究还不多,研究报告很少。故本文结合临床诊疗的3个病例,结合病史、神经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探讨犬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就诊的患犬
1.1.2 材料与仪器 听诊器,伊丽莎白圈,宠物用电子体温计,封闭式留置针,注射器,肝素帽,抗凝管,动物专用麻醉咽喉镜,呼吸导管,叩诊锤,止血钳,棉签,异氟烷,七氟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具有一定保护作用),阿法沙龙(价格略贵,但适用于心脏不适的犬),APC乙酰丙嗪,丙泊酚。小动物呼吸麻醉机,小动物心电监护仪,生化仪,血常规仪,DR,磁共振仪等。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查
1.2.1.1一般临床检查法
病史:询问主人并记录有关病犬喂养情况,发病过程和经过,包括发病时间地点,疾病表现,经过,既往病史等。
视诊:观察犬整体状态,如体格,发育状况,营养,体质,肢体匀称性等;观察精神状态及运动姿势;观察表皮组织有无病变等;检查口腔,鼻咽,粘膜颜色等;注意有无喘息、咳嗽、腹泻等生理异常。
触诊:检查其体表状态,如皮肤表面的温热度,湿度,质地,弹性,浅表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大小等;检查腹壁紧张性和敏感性;可用冲击、按压、切入触诊法对机体某部位进行刺激观察其感受性和敏感性。
叩诊:可检查浅在体腔和含气器官。
听诊:检查心音,呼吸音,消化蠕动音等。
测量基本体格指标如体温脉搏呼吸等。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疼痛、运动失调、后躯麻痹,甚至瘫痪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将椎间盘病分5 个等级。Ⅰ级为患犬有疼痛表现,运动机能障碍不明显;Ⅱ级为行走无力,后躯行走不稳;Ⅲ级为不完全性瘫痪,不能站立行走,但是可以自主运动;Ⅳ级为完全瘫痪,不能站立,不可自主运动,但仍然有深部痛觉(钳压趾间有疼痛反应);Ⅴ级为完全瘫痪,不能站立,无自主运动,也没有深部痛觉(钳压趾间无疼痛反应)[5]。脊柱损伤症状的严重性从以下按从轻到重依次排开:单纯性疼痛,共济失调,轻瘫,麻痹,尿失禁,深痛觉丧失。只有80%表现疼痛的病犬有明显的脊髓压迫。胸腰椎IVDD只有背部疼痛临床症状,没有神经功能障碍的也狗可能会有相当大的脊髓压迫[6]。
1.2.1.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前肢静脉采集12ml血液,装入抗凝管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合均匀,注意不要剧烈摇晃以免红细胞破裂影响结果。使用血常规测验仪完成测验。
生化:采血操作同血常规,将血液放入生化管中,将血液离心,取300微升血清,用宠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测验。
1.2.2 神经学检查
1.2.2.1观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