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法优选益母草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摘 要本文主要是在超声功率为80W的条件下对益母草中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设计,依次考察溶剂、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益母草中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单因素实验数据,建立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最终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4,超声时间26min,超声温度41oC,料液比114。在此条件下,经放大实验验证,该法提取得到益母草挥发油得率为1.514%。该工艺能有效提取出益母草中的挥发油,提取效率高,方法可靠,稳定。
目 录
1 概述 1
1.1 化学成分 1
1.1.1 生物碱 1
1.1.2 二萜类 1
1.1.3 挥发油 1
1.1.4 黄酮类 2
1.1.5 多糖类 2
1.2 药理作用 2
1.2.1 对心血管的作用 2
1.2.2 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液凝固作用 2
1.2.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2
1.2.4 对前列腺的作用 3
1.3 挥发油研究进展 3
1.3.1 挥发油概述 3
1.3.2 挥发油的分布 3
1.3.3 挥发油的生理活性 3
1.3.4 挥发油的组成 4
1.3.5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4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7
2.2 实验仪器 7
2.3 实验方法 7
2.4 单因素试验 7
2.5 BoxBehnken 8
3 结果与分析 9
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9
3.2单因素实验结果 9
3.2.1料液比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 9
3.2.2 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 10
3.2.3 温度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 11
3.3 回归方程的建立 12
3.4 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14
结论与讨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概述
益母草(Leonurus helerophyllus Sweet),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全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我国大部分地方均有产,其为活血化瘀药中的活血调经药,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故曰“益母”。用于治疗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淤滞腹痛、恶漏不尽时,常配当归、川穹使用,具有血家之圣药的美誉。亦可治疗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此外,尚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皮肤痒疹等,可同时内外服用。益母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二萜类、多糖、挥发油、黄酮类[1]等。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可知,益母草药理作用广泛,不仅可抗血栓、兴奋子宫、抗炎镇痛[2]等多种药理作用,同时,又有养颜美容的功效[3]。
1.1 化学成分
1.1.1 生物碱
益母草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种类多且含量较高,其中包括益母草碱(Leonurine)和盐酸水苏碱(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等成分[4]。同时,益母草总碱含量十分可观 ,可达到75%以上。
1.1.2 二萜类
萜类由数量不等的乙戊二烯(C5H8)单位组成,二萜由四个此基本单位组成,于益母草中含量较高,是其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通过查阅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可知,益母草中的此类成分主要以前益母草素(prehipanolone)、益母草素(hipanolone)、前益母草乙素(prekoheterin)等为主。近期又从益母草中分离出2个化合物益母草酮A(heteronone A)、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其中化合物益母草酮A为一种新的labdanediterpenes化合物。
1.1.3 挥发油
挥发油,又称精油、香精油或芳香油,具有芳香气味,挥发油可于常温下自行挥发并且不会留下任何斑点。挥发油多为淡黄色或无色,少数可呈现一定的颜色,如麝香草油,苦艾油等,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天然成分,组成挥发油的成分繁多,几十种到上百种不等。挥发油的香味与单帖、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有密切联系,其气味往往可以判断出所属药材的真假及品质优劣。挥发油工业大规模生产时多采用SD法这一经典方法。
1.1.4 黄酮类
黄酮类亦为植物体内的重要的天然成分之一,其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成分组成复杂,分布广泛。益母草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芦丁、槲皮素等。
1.1.5 多糖类
多糖(polysaccharide),即由诸多单糖(>10)聚合而来,分子量较大,由于其聚合度高,故而甜味以及还原性随之消失,以动物多糖和植物多糖两种主要形式存在。动物多糖有淀粉(starch)、纤维素(cellulose)、果聚糖(fructan)、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树胶(gurn)等,植物多糖有糖原(glycogen)、甲壳素(chitin)、肝素(heparin)等。且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多糖其存溶解性、所起作用等各不相同,如淀粉和糖原可提供能量,纤维素起支持作用等。此外,作为极性较大的天然组分,水提醇沉法是其常用的方法,所得粗多糖常用可用Sevage法进行纯化。据相关研究表明,益母草所得纯多糖的含量高达48.5%[5]。
1.2 药理作用
1.2.1 对心血管的作用
将益母草制作成注射剂,给心肌血液不足再灌注的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可有效保护心肌。益母草碱(Leonurine)和盐酸水苏碱(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共同使用对于预防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6]显著。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联合使用效果分析可得,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 能够显著抑制T波变化,降低血清中的MDA含量和LDH活力,同时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心肌缺血症状。此外,此注射液亦可治疗隐性心肌缺血,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降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同时,益母草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机率[7]。
1.2.2 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液凝固作用
益母草中的总生物碱在降低健康家兔的血液黏度方面效果显著,其浸膏也有此方面的作用,能够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得以提升。但是,据相关研究表明,若除去益母草浸膏中的总生物碱成分,浸膏将不会对血液黏度产生影响[8]。
目 录
1 概述 1
1.1 化学成分 1
1.1.1 生物碱 1
1.1.2 二萜类 1
1.1.3 挥发油 1
1.1.4 黄酮类 2
1.1.5 多糖类 2
1.2 药理作用 2
1.2.1 对心血管的作用 2
1.2.2 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液凝固作用 2
1.2.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2
1.2.4 对前列腺的作用 3
1.3 挥发油研究进展 3
1.3.1 挥发油概述 3
1.3.2 挥发油的分布 3
1.3.3 挥发油的生理活性 3
1.3.4 挥发油的组成 4
1.3.5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4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7
2.2 实验仪器 7
2.3 实验方法 7
2.4 单因素试验 7
2.5 BoxBehnken 8
3 结果与分析 9
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9
3.2单因素实验结果 9
3.2.1料液比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 9
3.2.2 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 10
3.2.3 温度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 11
3.3 回归方程的建立 12
3.4 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14
结论与讨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概述
益母草(Leonurus helerophyllus Sweet),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全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我国大部分地方均有产,其为活血化瘀药中的活血调经药,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故曰“益母”。用于治疗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淤滞腹痛、恶漏不尽时,常配当归、川穹使用,具有血家之圣药的美誉。亦可治疗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此外,尚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皮肤痒疹等,可同时内外服用。益母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二萜类、多糖、挥发油、黄酮类[1]等。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可知,益母草药理作用广泛,不仅可抗血栓、兴奋子宫、抗炎镇痛[2]等多种药理作用,同时,又有养颜美容的功效[3]。
1.1 化学成分
1.1.1 生物碱
益母草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种类多且含量较高,其中包括益母草碱(Leonurine)和盐酸水苏碱(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等成分[4]。同时,益母草总碱含量十分可观 ,可达到75%以上。
1.1.2 二萜类
萜类由数量不等的乙戊二烯(C5H8)单位组成,二萜由四个此基本单位组成,于益母草中含量较高,是其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通过查阅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可知,益母草中的此类成分主要以前益母草素(prehipanolone)、益母草素(hipanolone)、前益母草乙素(prekoheterin)等为主。近期又从益母草中分离出2个化合物益母草酮A(heteronone A)、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其中化合物益母草酮A为一种新的labdanediterpenes化合物。
1.1.3 挥发油
挥发油,又称精油、香精油或芳香油,具有芳香气味,挥发油可于常温下自行挥发并且不会留下任何斑点。挥发油多为淡黄色或无色,少数可呈现一定的颜色,如麝香草油,苦艾油等,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天然成分,组成挥发油的成分繁多,几十种到上百种不等。挥发油的香味与单帖、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有密切联系,其气味往往可以判断出所属药材的真假及品质优劣。挥发油工业大规模生产时多采用SD法这一经典方法。
1.1.4 黄酮类
黄酮类亦为植物体内的重要的天然成分之一,其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成分组成复杂,分布广泛。益母草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芦丁、槲皮素等。
1.1.5 多糖类
多糖(polysaccharide),即由诸多单糖(>10)聚合而来,分子量较大,由于其聚合度高,故而甜味以及还原性随之消失,以动物多糖和植物多糖两种主要形式存在。动物多糖有淀粉(starch)、纤维素(cellulose)、果聚糖(fructan)、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树胶(gurn)等,植物多糖有糖原(glycogen)、甲壳素(chitin)、肝素(heparin)等。且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多糖其存溶解性、所起作用等各不相同,如淀粉和糖原可提供能量,纤维素起支持作用等。此外,作为极性较大的天然组分,水提醇沉法是其常用的方法,所得粗多糖常用可用Sevage法进行纯化。据相关研究表明,益母草所得纯多糖的含量高达48.5%[5]。
1.2 药理作用
1.2.1 对心血管的作用
将益母草制作成注射剂,给心肌血液不足再灌注的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可有效保护心肌。益母草碱(Leonurine)和盐酸水苏碱(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共同使用对于预防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6]显著。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联合使用效果分析可得,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 能够显著抑制T波变化,降低血清中的MDA含量和LDH活力,同时改善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心肌缺血症状。此外,此注射液亦可治疗隐性心肌缺血,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降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同时,益母草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生机率[7]。
1.2.2 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液凝固作用
益母草中的总生物碱在降低健康家兔的血液黏度方面效果显著,其浸膏也有此方面的作用,能够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得以提升。但是,据相关研究表明,若除去益母草浸膏中的总生物碱成分,浸膏将不会对血液黏度产生影响[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