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野菊花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野菊花中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选。通过对野菊花的药材背景、化学成分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进一步对野菊花了解,使野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更加明确,然后通过总结野菊花中黄酮的提取方法,最佳条件,提取效率进行分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实验中对野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实验因素及水平,按响应曲面表进行实验,用相应的方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超声波提取野菊花中黄酮的工艺研究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g/mL,超声功率为1080W。
Key words: Mother chrysanthemum;Mums flavonoids;Ultrasonic;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野菊花概述 1
1.2.1野菊花简介 1
1.2.2野菊花的药理作用 2
1.2.3化学成份 3
1.3黄酮 3
1.3.1黄酮的理化性质 3
1.3.2黄酮的药理作用 5
1.3.3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概况 6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7
1.5工艺流程设计 7
2.实验内容 9
2.1实验器材 9
2.1.1实验药材和试剂 9
2.1.2实验器材 9
2.2实验方法及内容 9
2.2.1单因素实验 9
2.2.2实验内容 10
2.3单因素实验含量测定 11
2.3.1芦丁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11
2.3.2测定波长的选择 11
2.3.3标准曲线的制备 12
2.3.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2
2.3.5 单因素实验的含量测定 12
2.4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13
3结果与分析 15
3.1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15
3.1.1紫外吸收波长的确定 15
3.1.2标准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线的绘制 15
3.2野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 15
3.2.1提取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15
3.2.2提取温度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16
3.2.3料液比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16
3.2.4乙醇浓度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17
3.2.5超声功率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17
3.3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工艺 18
3.3.1实验设计 18
3.3.2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的检验结果 21
3.3.3交互作用的分析和优化 22
3.3.4回归模型验证 25
4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8
致 谢 30
1 绪论
1.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对生活水平与健康状态有了更高的要求。野菊花有疏肝明目,祛风散寒的功效,因此被人们趋之若鹜。野菊花之所以有这些功效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物质,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1]。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黄酮类化合物的发现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廿世纪30年代初,欧洲一位药物化学家在研究柠檬皮的乙醇提取物时无意中得到一种白色结晶,将其命名为“维生素P”[2]。动物试验证实:维生素P的抗坏血作用胜过维生素C10倍。2年后,这位科学家进一步发现:维生素P实际上是一种由黄酮组成的混合物而非单一物质,故后来有人形象化地将维生素P更名为柠檬素[3]。据后人研究,柠檬素含多种黄酮,其主要组分为橙皮苷。这位最早发现维生素P的科学家在8年后荣获诺贝尔化学奖。遗憾的是,包括柠檬素在内的黄酮的药用研究却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不同分子结构的黄酮可作用于身体不同的器官,如银杏山楂心血管系统,蓝梅眼睛,酸果尿路系统,葡萄淋巴、肝脏,接骨木果免疫系统,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多食葡萄、洋葱、花椰莱、喝红酒、多饮野菊花茶等方式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黄酮[4]。
1.2野菊花概述
1.2.1野菊花简介
野菊花,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全体被白色绒毛。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边缘膜质;缘花舌状,雌性,形色多样;管状盘花,两性,黄色,具托片。瘦果无冠毛。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是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历史[5]。根据植物学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野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记载于《周官》,其中说明野菊花是秋月开花,野生野菊花都是黄色的。野菊花遍布中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南阳、中山市等为盛。野菊花的主要价值:观赏、食用、保健[6]。
野菊花是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中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中国药用野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中国药典》Ⅰ部(2000年版)根据野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
1.2.2野菊花的药理作用
野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野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6]。
(1)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据古籍记载,野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7]。
(2)野菊花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茶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野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