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附件)

摘 要 为了分析糖尿病病人的用药情况,找出不良用药行为,提出有利于提高疗效的见解,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择贵州省石阡县某医院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行为习惯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显示62%的糖尿病患者不能长时间坚持服药,68%的糖尿病患者没有与医生交流;70%的患者不能定期测量血糖;并且有很多患者根据药物价格来选择用药,导致该病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这些数据说明多数糖尿病患者缺乏用药知识,不规范用药普遍存在。因此应该加强糖尿病患者安全用药知识的宣讲,促使该病患者合理用药。 目 录
1 引言 1
2 该病的研究现状及常用药物
2.1 研究现状 2
2.2 常用药物 2
3 糖尿病的病因及表现
3.1 病因 3
3.2 表现 3
4 调查对象与方法
4.1 调查对象 4
4.2 调查方法 4
4.3 分析方法 4
5 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 5
6 讨论
6.1 调查中出现的问题 9
6.2 糖尿病的用药原则 10
7 糖尿病的预防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附录(5份调查问卷样本)17 1 引言
糖尿病是因为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和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原因,使机体的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力降低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1]。当空腹时测量血糖的值大于7.0毫摩尔/升或者进食2小时后测量血糖值大于11.1毫摩尔/升就可以判断为患有糖尿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资料显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糖尿病患者总量大约有3000万人,现在全世界约2.46亿人患糖尿病。其中46%为4059岁的劳动力人口,新增糖尿病患者大约为700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会猛增到3.8亿人口,将占到世界中年人人口的7.1%。此外,根据预测和统计发现,世界大约有3.08亿糖耐量低者(IGT),占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糖尿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资料显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糖尿病患者总量大约有3000万人,现在全世界约2.46亿人患糖尿病。其中46%为4059岁的劳动力人口,新增糖尿病患者大约为700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会猛增到3.8亿人口,将占到世界中年人人口的7.1%。此外,根据预测和统计发现,世界大约有3.08亿糖耐量低者(IGT),占到世界2079岁年龄段人口的7.9%,估计到2025年IGT人数将达到4.18亿人,约占到世界成年人口的8.1%[2]。
由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饮食不规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提高一倍多,这既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随之而来将加大每个家庭的经济压力[3],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关于该病病因、病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课题。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一直是世界糖尿病研究的重中之重。历数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该病是一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4]。尽管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根治糖尿病的药物面世,但是有许多药物都可以控制其发病,不过均需要长期用药。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尽量缩短治疗时间,将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情况,本课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用药基本情况,为促进该病患者安全合理地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2 该病的研究现状及常用药物
2.1 研究现状
该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糖尿病将会让全世界数百万人死去。就我国研究发现,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位是糖尿病患者[5]。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所带来压力,饮食习惯不合理等等,都会使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经确诊出该病患者高达4000万,约占全球人口的1/3左右。随着每年患病率的升高,发病的形式越来越多,急需要研发出各种有效药物来控制。我国古代有就关于该病的研究,例如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叙,生津润燥者,可用栝楼根,为治消渴要药;煎汤,作粉,熬膏皆良降火清金;麦门冬、天门冬、黄连,补虚滋阴;地黄、知母、葳蕤、人参、黄芪,补气养阴。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也得到越来越细致深入的研究,针对该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6]。
2.2 常用药物
根据用药途径来分,大体可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7],按药物种类来分,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和中药三大类。1、口服降糖化学药:包括磺酰脲类(常用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喹酮),双胍类(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胰岛素增敏剂(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罗格列酮),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单独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药物一般不会发生低血糖。2、中药(降糖效果较西药要差,但对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辅助降血糖效果显著)。3、胰岛素:有基因工程胰岛素(是由非致病大肠杆菌和人体胰岛素基因组合而成的,其化学结构和生物特性与人体的胰岛素一样),普通胰岛素(是由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会产生低血糖反应、体重增加和胰岛素耐药,只能短时间使用)。
3 糖尿病的病因及表现
3.1 病因
(1)遗传因素:据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
(2)肥胖:大多数糖尿病病人都比较胖,分析原因是肥胖者体内的脂肪堆积多,从而引发糖尿病。有专家指出,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比非肥胖者高 4倍。
(3)吃高脂肪食物: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长期吃高脂肪的食物,高脂肪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长期摄入也可能诱发糖尿病[8]。
(4)缺乏锻炼: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脑力活动增加,而体力活动却在逐渐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吃的多,但体力活动少,就容易发胖,进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概率。
(5)精神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思想压力也会增加,这会使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加,从而诱发糖尿病。
3.2 表现
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两者患病症状不相同,具体表现如下:
(1)Ⅰ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发病比较迅速,常常突然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食、多饮、体重下降迅速。有时也会出现身体乏力和消瘦的征兆[9]。有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是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等[10]。
(2)Ⅱ型糖尿病:常在30~40岁之后发病。调查显示,90%以上的糖尿病属于Ⅱ型[11],它没有Ⅰ型糖尿病发病快速,也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病,所以患者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只有平常测量血糖时才能证实。该型患者的血糖很高,不论是吃东西还是空腹都是如此,其主要表现为:①没有明显的多饮,多尿现象。②多食,因为Ⅱ型糖尿病的血糖比较高[12],高血糖可以刺激胰岛素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9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