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甘草次酸中杂质分离及鉴定研究(附件)
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乙酰甘草次酸粗品中杂质分离的方法,并对分离得到的杂质进行结构鉴定。方法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初步分析乙酰甘草次酸样品中的杂质种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中杂质的数量与含量,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和凹凸棒粘土吸附法分离制备杂质。结果 建立的TLC及HPLC等方法可定性定量检测乙酰甘草次酸样品的杂质种类及含量。结论 采用硅胶柱层析、凹凸棒粘土吸附法等方法未能成功地从乙酰甘草次酸样品中制备获得相应的杂质,鉴于此仍有待进一步遴选分离纯化方法以进行样品中杂质的分离制备,为乙酰甘草次酸产品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关键词 乙酰甘草次酸,杂质分离,HPLC,薄层色谱,结构鉴定
目 录
1 引言 1
1.1 甘草次酸的药理作用 1
1.2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性质 2
1.3 乙酰甘草次酸中杂质检测方法 3
1.4 乙酰甘草次酸杂质分离纯化方法 4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4
2 实验部分 5
2.1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试剂 6
2.2 实验检测方法的筛选及操作过程 6
2.3 杂质制备条件的筛选及操作过程 8
2.4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8
3 结果与讨论 10
3.1 乙酰甘草次酸杂质检测HPLC图谱 10
3.2 乙酰甘草次酸杂质分离柱层析法结果 14
3.3 凹凸棒粘土吸附后乙酰甘草次酸样品HPLC图 19
3.4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引言
甘草别名:甜草、国老等,主要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通经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甘草中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实际起治疗作用是甘草次酸,而乙酰甘草次酸作为甘草次酸的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的中间体应用于科研,医药等领域,并且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满足制剂工艺方面的不同需求,提高天然产物的生物利用度[1]。
1.1 甘草次酸的药理作用
1.1.1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次酸对健康人和多种动物能够引起水肿,血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增高的反应,同时能促进钠、水潴留、排钾增加,呈现去氧皮质酮样作用。但是对重症阿狄森氏病或肾上腺全摘除患者没有效果。
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与皮质固醇类相似。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能够抑制肾上腺皮质甾醇类在体内的破坏,使得血液中皮质甾类含量相应增加,而呈现较明显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1.1.2 抗炎及抗免疫作用
甘草次酸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甘草次酸对多种急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其机理部分是通过选择性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从而抑制前列腺激素,白三烯等炎性物质。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还有一部分抗炎机理是和抑制炎症组织中PgE2生成、拮抗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等的作用有关。
1.1.3 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可以显著抑制9,10二甲基1,2苯并蒽作为始发剂,佛波酯或杀鱼菌素作为促癌剂诱发的小鼠皮肤癌。黄炜等[26]报道18β甘草次酸对人肺癌细胞PGCL3细胞侵袭能有显著的抑制能力,且与对癌细胞趋化运动、对层粘连蛋白黏附作用以及对组织蛋白B分泌的抑制有关。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原理是:甘草次酸可作用于多种肿瘤细胞繁殖周期中的G1/S期与G0/G1期的2个控制点,阻遏细胞增殖周期进程,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甘草次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过程中,18β甘草次酸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化疗效果,并减轻不良反应[7]。
1.1.4 抗利尿作用
甘草次酸及其盐类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能增强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而呈现抗利尿作用;其作用方式与去氧皮质酮不同,可能是其对肾小管的直接作用。
1.1.5 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研究表明:18β甘草次酸对人多型核白细胞(PMN)释放出来的的氧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PMN消耗氧的过程无影响。18β甘草次酸对水溶液体系产生的O2和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18β甘草次酸对PMN产生的化学发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证实18β甘草次酸有直接捕获氧自由基的作用。
1.2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及性质
1.2.1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
乙酰甘草次酸是甘草次酸的3位羟基与乙酸经酯化反应所得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32H48O5,中文名为:3氧乙酰基11氧代齐墩果12烯29酸,英文名为:3Oacetylglycyrrhetinic acid。结构式如图1。
图1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式
1.2.2 乙酰甘草次酸的性质
暗黄色粉末,易溶于氯仿,可溶于乙酸乙酯,甲醇、乙醇,难溶于石油醚。
1.2.3 乙酰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
为制得高浓度的乙酰甘草次酸,可以选择浓度较高的甘草酸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加压水解脱去3位上的两分子葡萄糖醛酸得到中间产物甘草次酸。然后用冰醋酸进行酰化,得到目标产物乙酰甘草次酸。
1.3 乙酰甘草次酸中的杂质检测方法
甘草次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而可以作为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乙酰甘草次酸是本实验想要得到的目标产物。目前对于乙酰甘草次酸纯度检测有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在乙酰甘草次酸检测技术中,高效液相色谱因为具有有良好的重现性,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快速,操作方法简便,因而较其他检测技术,更多的检测人员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
1.3.1 薄层色谱法
目 录
1 引言 1
1.1 甘草次酸的药理作用 1
1.2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性质 2
1.3 乙酰甘草次酸中杂质检测方法 3
1.4 乙酰甘草次酸杂质分离纯化方法 4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4
2 实验部分 5
2.1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试剂 6
2.2 实验检测方法的筛选及操作过程 6
2.3 杂质制备条件的筛选及操作过程 8
2.4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8
3 结果与讨论 10
3.1 乙酰甘草次酸杂质检测HPLC图谱 10
3.2 乙酰甘草次酸杂质分离柱层析法结果 14
3.3 凹凸棒粘土吸附后乙酰甘草次酸样品HPLC图 19
3.4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引言
甘草别名:甜草、国老等,主要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通经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甘草中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实际起治疗作用是甘草次酸,而乙酰甘草次酸作为甘草次酸的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的中间体应用于科研,医药等领域,并且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满足制剂工艺方面的不同需求,提高天然产物的生物利用度[1]。
1.1 甘草次酸的药理作用
1.1.1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次酸对健康人和多种动物能够引起水肿,血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增高的反应,同时能促进钠、水潴留、排钾增加,呈现去氧皮质酮样作用。但是对重症阿狄森氏病或肾上腺全摘除患者没有效果。
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与皮质固醇类相似。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能够抑制肾上腺皮质甾醇类在体内的破坏,使得血液中皮质甾类含量相应增加,而呈现较明显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1.1.2 抗炎及抗免疫作用
甘草次酸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甘草次酸对多种急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其机理部分是通过选择性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从而抑制前列腺激素,白三烯等炎性物质。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还有一部分抗炎机理是和抑制炎症组织中PgE2生成、拮抗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等的作用有关。
1.1.3 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可以显著抑制9,10二甲基1,2苯并蒽作为始发剂,佛波酯或杀鱼菌素作为促癌剂诱发的小鼠皮肤癌。黄炜等[26]报道18β甘草次酸对人肺癌细胞PGCL3细胞侵袭能有显著的抑制能力,且与对癌细胞趋化运动、对层粘连蛋白黏附作用以及对组织蛋白B分泌的抑制有关。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原理是:甘草次酸可作用于多种肿瘤细胞繁殖周期中的G1/S期与G0/G1期的2个控制点,阻遏细胞增殖周期进程,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甘草次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过程中,18β甘草次酸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化疗效果,并减轻不良反应[7]。
1.1.4 抗利尿作用
甘草次酸及其盐类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能增强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而呈现抗利尿作用;其作用方式与去氧皮质酮不同,可能是其对肾小管的直接作用。
1.1.5 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研究表明:18β甘草次酸对人多型核白细胞(PMN)释放出来的的氧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PMN消耗氧的过程无影响。18β甘草次酸对水溶液体系产生的O2和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18β甘草次酸对PMN产生的化学发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证实18β甘草次酸有直接捕获氧自由基的作用。
1.2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及性质
1.2.1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
乙酰甘草次酸是甘草次酸的3位羟基与乙酸经酯化反应所得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32H48O5,中文名为:3氧乙酰基11氧代齐墩果12烯29酸,英文名为:3Oacetylglycyrrhetinic acid。结构式如图1。
图1 乙酰甘草次酸的结构式
1.2.2 乙酰甘草次酸的性质
暗黄色粉末,易溶于氯仿,可溶于乙酸乙酯,甲醇、乙醇,难溶于石油醚。
1.2.3 乙酰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
为制得高浓度的乙酰甘草次酸,可以选择浓度较高的甘草酸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加压水解脱去3位上的两分子葡萄糖醛酸得到中间产物甘草次酸。然后用冰醋酸进行酰化,得到目标产物乙酰甘草次酸。
1.3 乙酰甘草次酸中的杂质检测方法
甘草次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而可以作为甘草次酸的衍生物乙酰甘草次酸是本实验想要得到的目标产物。目前对于乙酰甘草次酸纯度检测有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在乙酰甘草次酸检测技术中,高效液相色谱因为具有有良好的重现性,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快速,操作方法简便,因而较其他检测技术,更多的检测人员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
1.3.1 薄层色谱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