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挑选规格相近的健康团头魴幼鱼分别饲养在氨氮浓度为5 mg/L(A1)、10 mg/L(A2)、15 mg/L(A3)、20 mg/L(A4)的水体中,对照组(A0)用不加外源氨氮的自然晾晒的自来水饲养。 每组放养试验鱼30 尾,暴露63d。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氨氮浓度对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P<0.05),随着氨氮浓度的上升,特定生长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氨氮胁迫前期, 血清总抗氧化力和谷胱甘肽均呈下降趋势, 丙二醛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呈升高趋势。高氨氮组(A3、A4)总抗氧化力显著低于对照组(A0)(P<0.05)。 由此可见,氨氮胁迫初期,鱼体抗氧化系统受到严重干扰。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鱼体进行适应性生理调节, 但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组织已受到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 的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氨氮浓度对两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 ( P<0.05)。氨氮浓度对CAT活力有互作效应,高浓度氨氮会抑制SOD和CAT活力的表达。因此,团头魴幼鱼不宜长期生活在高浓度的氨氮胁迫环境中,适宜的养殖水体中氨氮应该保持在低于10 mg/L水平。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1.1 实验鱼、配合饲料以及实验设计 2
1.2 试验方法 3
1. 2. 1养殖管理 3
1. 2. 2实验观察与记录 3
1. 2. 3采样及实验数据的测量 3
1. 2. 4数据处理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中毒症状 4
2.2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4
2.3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血液指标的影响 5
2.4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6
3 讨论 6
3.1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生长以及死亡的影响 6
3.2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
3.3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
致谢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8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引言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又称武昌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经济价值高,但其不耐低氧和运输,因此在养殖生产过程当中经常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产生应激,造成受伤、生病和死亡,影响了团头鲂的生长与繁殖。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氨氮己经成为水产经济动物养殖中常见的胁迫因子[1],给水产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一定浓度的氨氮水体中,可影响水生动物的呼吸代谢,使动物的生长受阻、免疫力下降,对病原菌的易感性升高[26]。因此,氨氮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目前,有关甲壳动物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在氨氮胁迫下免疫毒性机制的研究, 淡水养殖鱼类的研究有尼罗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78]的报道。有关氨氮对团头魴摄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氨氮胁迫下对团头魴抗氧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生长指标的影响 , 探讨氨氮对团头魴幼鱼摄食、生长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团头魴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研究氨氮对团头鲂毒性的影响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鱼、配合饲料以及实验设计
团头鲂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渔场提供。实验鱼放入独立不循环养殖桶中暂养驯化,每天(8:00,12:00,16:00)用沉性颗粒饲料(通威饲料公司)(表1、表2)饱食投喂3次,饲料用完后封口保存于4℃冰箱,待实验鱼暂养稳定适应15天后,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鱼,初始体质量(26.02±0.01)g,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用水为曝气2d以上的自来水,水温(27.5 ± 1.5) ℃, pH 7.7~7.9, DO为7.2~7.8 mg/L,自然光照。试验毒物为NH4Cl(均为分析纯),烘干至恒重后配制成10 g L1的母液,每组水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母液,使这5组水体氨氮浓度调配为所需的氨氮浓度梯度。
表1团头鲂配合饲料营养水平
Tab 1 The nutrition levels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营养水平 Nutrition levels
所占百分比%
干物质 Dry matter (%)
粗蛋白 Crude protein (%)
粗脂肪 Ether extract (%)
钙 Calcium (%)
总磷 Total phosphorous (%)
有效磷 Available phosphorous(%)
蛋氨酸+胱氨酸 Methionine+cystine (%)
赖氨酸 Lysine (%)
总能 Gross energy (kJ/g)1
89.05
31.17
7.08
0.89
1.47
0.93
1.02
1.61
16.06
表2团头鲂配合饲料组成
Tab 2 The formulation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饲料组成 Ingredients
所占百分比%
鱼粉 Fish meal
8.00
豆粕 Soybean meal
18.00
菜籽粕 Rapeseed meal
17.00
棉粕 Cotton meal
16.4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1.1 实验鱼、配合饲料以及实验设计 2
1.2 试验方法 3
1. 2. 1养殖管理 3
1. 2. 2实验观察与记录 3
1. 2. 3采样及实验数据的测量 3
1. 2. 4数据处理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中毒症状 4
2.2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4
2.3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血液指标的影响 5
2.4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6
3 讨论 6
3.1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生长以及死亡的影响 6
3.2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
3.3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魴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
致谢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8
慢性氨氮胁迫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引言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又称武昌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经济价值高,但其不耐低氧和运输,因此在养殖生产过程当中经常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产生应激,造成受伤、生病和死亡,影响了团头鲂的生长与繁殖。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氨氮己经成为水产经济动物养殖中常见的胁迫因子[1],给水产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一定浓度的氨氮水体中,可影响水生动物的呼吸代谢,使动物的生长受阻、免疫力下降,对病原菌的易感性升高[26]。因此,氨氮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目前,有关甲壳动物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在氨氮胁迫下免疫毒性机制的研究, 淡水养殖鱼类的研究有尼罗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78]的报道。有关氨氮对团头魴摄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氨氮胁迫下对团头魴抗氧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生长指标的影响 , 探讨氨氮对团头魴幼鱼摄食、生长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团头魴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研究氨氮对团头鲂毒性的影响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鱼、配合饲料以及实验设计
团头鲂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渔场提供。实验鱼放入独立不循环养殖桶中暂养驯化,每天(8:00,12:00,16:00)用沉性颗粒饲料(通威饲料公司)(表1、表2)饱食投喂3次,饲料用完后封口保存于4℃冰箱,待实验鱼暂养稳定适应15天后,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鱼,初始体质量(26.02±0.01)g,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用水为曝气2d以上的自来水,水温(27.5 ± 1.5) ℃, pH 7.7~7.9, DO为7.2~7.8 mg/L,自然光照。试验毒物为NH4Cl(均为分析纯),烘干至恒重后配制成10 g L1的母液,每组水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母液,使这5组水体氨氮浓度调配为所需的氨氮浓度梯度。
表1团头鲂配合饲料营养水平
Tab 1 The nutrition levels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营养水平 Nutrition levels
所占百分比%
干物质 Dry matter (%)
粗蛋白 Crude protein (%)
粗脂肪 Ether extract (%)
钙 Calcium (%)
总磷 Total phosphorous (%)
有效磷 Available phosphorous(%)
蛋氨酸+胱氨酸 Methionine+cystine (%)
赖氨酸 Lysine (%)
总能 Gross energy (kJ/g)1
89.05
31.17
7.08
0.89
1.47
0.93
1.02
1.61
16.06
表2团头鲂配合饲料组成
Tab 2 The formulation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饲料组成 Ingredients
所占百分比%
鱼粉 Fish meal
8.00
豆粕 Soybean meal
18.00
菜籽粕 Rapeseed meal
17.00
棉粕 Cotton meal
16.4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