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抑藻放流区罗非鱼食性初析
吉富尼罗罗非鱼是摄食浮游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本文通过对首次在太湖抑藻放流区围网内养殖的吉富尼罗罗非鱼进行胃肠道镜检分析,初步了解该鱼在网围区的食性特征。发现吉富尼罗罗非鱼对浮游动植物的摄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对蓝藻门和绿藻门摄食变化尤为明显。另外,通过对围网区内和围网区外水质分析,发现该鱼对于水质的净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研究吉富尼罗罗非鱼的食性,为该鱼作为太湖抑藻放流项目的鱼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 1
1.1样品采集 2
1.2处理方法 2
1.3镜检分析 2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2.结果与分析 3
2.1网箱水体环境分析 3
表1 竺山湖抑藻区水体理化指标监测结果(均值) 3
表2 竺山湖抑藻区水质指标监测结果(均值) 3
2.2网箱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3
2.3实验罗非鱼生长情况 3
2.4食性分析 4
2.4.1 罗非鱼的摄食机制 4
2.4.2 肠长指数 4
2.4.3食物组成 4
3.讨论 10
3.1摄食强度探究 10
3.2对比鲢、鳙鱼食性分析 11
3.3对比其他品系罗非鱼食性 11
3.4结果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太湖抑藻放流区吉富尼罗罗非鱼食性初析
引言
引言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长江南缘、江苏与浙江省交界处,湖泊面积是2338km2,平均水深为2.12 m,换水周期为 309 d,蓄水量49.6×108m3,是一个典型的碟型浅水湖泊,为周边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并且对该流域的交通、农业、防洪抗旱、气候调节甚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工农业迅速发展和现代生活中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并积累在湖泊,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爆发[1],给环境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周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江苏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除了全面启动生态清淤、蓝藻打捞等应急工程,控制N、P营养盐进入和快速输出N、P营养盐外,还制定了以渔改水的生物调控措施,加大鲢、鳙放流数量和放流规格[2]。
此次为首次在太湖抑藻放流区设置围网养殖吉富尼罗罗非鱼。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是经过累代选育、遗传改良形成的尼罗罗非鱼[3](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丰满、味道鲜美等特点。)通过定期对吉富尼罗罗非鱼的生物信息采集以及胃肠镜检分析,初步探析该罗非鱼在网箱养殖中对藻类的摄食机理和食性初析。为进一步得出罗非鱼在湖泊抑藻方面的影响,提供更加可行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本实验所用吉富尼罗罗非鱼于太湖竺山湖抑藻放流区处采得。于2015年的8月、9月、10月、11月,固定时间进行采集,其中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捕获该水域网箱内养殖的吉富尼罗罗非鱼。实验镜检样本采用8月份的5条鱼和11月份的五条鱼。
同时要在围网附近对水质进行测量,并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水质监测。
1.2处理方法
采集现场对鱼体进行基础生物学测量,包括全长、体长、体重,并现场记录肠道充塞度,最后用甲醛对胃和肠道样本进行固定。
在实验室对甲醛固定的鱼胃、肠道进行生物学测量,包括胃重、肠重、空壳重、肠长等。将取出的胃和肠道分离,并依照肠弯将肠道分成前、中、后肠,剪开胃壁、肠壁,用蒸馏水将内含物冲洗至样本瓶中,稀释后充分混匀。将冲洗干净的胃壁、肠壁用吸水纸吸干,放于精准度为0.0001的秤上称重,得出食物团重量。并将肠含物于5%甲醛试剂中固定,根据肠含物的含量稀释至一定体积后保存。
对水质信息的测量主要包括:(1)总磷(TP),硝酸硫酸消解法;(2)总氮(TN),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3)硝酸盐氮(NO3N),酚二磺酸光度法;(4)亚硝酸盐氮(NO2N),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5)氨氮(NH4+N),纳氏试剂光度法;(6)高锰酸盐指数(CODMn),酸性法;(7)叶绿素a(Chla)。各项指标的测试方法均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同时现场测定:(8)水温(T),温度计;(9)pH,pH计;(10)透明度(SD),透明度盘;(11)溶氧(DO),便携式溶氧仪。
1.3镜检分析
胃及肠道内含物浮游植物的定量计数是通过将稀释液摇匀后取0.1ml(若藻类密度依然很大,按比例再进行稀释),置于10×40倍显微镜下在0.1ml的计数框中计数,每片计数50150个视野。
浮游动物的定量计数是通过取1ml稀释液置于10×10倍显微镜下在1ml的计数框中计数,全片镜检。
同一样品观察两次,取其平均值视为有效结果。各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比例根据相应计数的密度和稀释的比例换算得出。浮游植物按照细胞计数,胃肠含物浮游生物种类的计数鉴定方法参照张觉民等[4]的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采用以下几个指数来描述吉富尼罗罗非鱼各种食物类群的重要性。
出现频率(F%)=(某种食物在肠中出现的次数/具有食物的肠的总数)×100%,能够反映出食物组成中各种食物的重要性或对某种食物的喜好程度。
个数百分比(N%)=(某种食物在被解剖的肠道中个数/被解剖肠道中浮游动植物个数综合)×100 %。
重量百分比(W%)=(该食物成分的实际重量/食物团总重)×100 %。食物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重量,是根据周洁[5]等的方法,参考相应种类的平均生物量换算得出。
相对重要性指数 IRI=(W%+N%)×F%,用来衡量各种食物成分的重要性,IRI值越高,该饵料就越重要。
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IRI/ΣIRI)×100[6, 7]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 1
1.1样品采集 2
1.2处理方法 2
1.3镜检分析 2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2.结果与分析 3
2.1网箱水体环境分析 3
表1 竺山湖抑藻区水体理化指标监测结果(均值) 3
表2 竺山湖抑藻区水质指标监测结果(均值) 3
2.2网箱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3
2.3实验罗非鱼生长情况 3
2.4食性分析 4
2.4.1 罗非鱼的摄食机制 4
2.4.2 肠长指数 4
2.4.3食物组成 4
3.讨论 10
3.1摄食强度探究 10
3.2对比鲢、鳙鱼食性分析 11
3.3对比其他品系罗非鱼食性 11
3.4结果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太湖抑藻放流区吉富尼罗罗非鱼食性初析
引言
引言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长江南缘、江苏与浙江省交界处,湖泊面积是2338km2,平均水深为2.12 m,换水周期为 309 d,蓄水量49.6×108m3,是一个典型的碟型浅水湖泊,为周边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并且对该流域的交通、农业、防洪抗旱、气候调节甚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工农业迅速发展和现代生活中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并积累在湖泊,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爆发[1],给环境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周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江苏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除了全面启动生态清淤、蓝藻打捞等应急工程,控制N、P营养盐进入和快速输出N、P营养盐外,还制定了以渔改水的生物调控措施,加大鲢、鳙放流数量和放流规格[2]。
此次为首次在太湖抑藻放流区设置围网养殖吉富尼罗罗非鱼。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是经过累代选育、遗传改良形成的尼罗罗非鱼[3](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丰满、味道鲜美等特点。)通过定期对吉富尼罗罗非鱼的生物信息采集以及胃肠镜检分析,初步探析该罗非鱼在网箱养殖中对藻类的摄食机理和食性初析。为进一步得出罗非鱼在湖泊抑藻方面的影响,提供更加可行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本实验所用吉富尼罗罗非鱼于太湖竺山湖抑藻放流区处采得。于2015年的8月、9月、10月、11月,固定时间进行采集,其中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捕获该水域网箱内养殖的吉富尼罗罗非鱼。实验镜检样本采用8月份的5条鱼和11月份的五条鱼。
同时要在围网附近对水质进行测量,并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水质监测。
1.2处理方法
采集现场对鱼体进行基础生物学测量,包括全长、体长、体重,并现场记录肠道充塞度,最后用甲醛对胃和肠道样本进行固定。
在实验室对甲醛固定的鱼胃、肠道进行生物学测量,包括胃重、肠重、空壳重、肠长等。将取出的胃和肠道分离,并依照肠弯将肠道分成前、中、后肠,剪开胃壁、肠壁,用蒸馏水将内含物冲洗至样本瓶中,稀释后充分混匀。将冲洗干净的胃壁、肠壁用吸水纸吸干,放于精准度为0.0001的秤上称重,得出食物团重量。并将肠含物于5%甲醛试剂中固定,根据肠含物的含量稀释至一定体积后保存。
对水质信息的测量主要包括:(1)总磷(TP),硝酸硫酸消解法;(2)总氮(TN),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3)硝酸盐氮(NO3N),酚二磺酸光度法;(4)亚硝酸盐氮(NO2N),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5)氨氮(NH4+N),纳氏试剂光度法;(6)高锰酸盐指数(CODMn),酸性法;(7)叶绿素a(Chla)。各项指标的测试方法均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同时现场测定:(8)水温(T),温度计;(9)pH,pH计;(10)透明度(SD),透明度盘;(11)溶氧(DO),便携式溶氧仪。
1.3镜检分析
胃及肠道内含物浮游植物的定量计数是通过将稀释液摇匀后取0.1ml(若藻类密度依然很大,按比例再进行稀释),置于10×40倍显微镜下在0.1ml的计数框中计数,每片计数50150个视野。
浮游动物的定量计数是通过取1ml稀释液置于10×10倍显微镜下在1ml的计数框中计数,全片镜检。
同一样品观察两次,取其平均值视为有效结果。各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比例根据相应计数的密度和稀释的比例换算得出。浮游植物按照细胞计数,胃肠含物浮游生物种类的计数鉴定方法参照张觉民等[4]的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采用以下几个指数来描述吉富尼罗罗非鱼各种食物类群的重要性。
出现频率(F%)=(某种食物在肠中出现的次数/具有食物的肠的总数)×100%,能够反映出食物组成中各种食物的重要性或对某种食物的喜好程度。
个数百分比(N%)=(某种食物在被解剖的肠道中个数/被解剖肠道中浮游动植物个数综合)×100 %。
重量百分比(W%)=(该食物成分的实际重量/食物团总重)×100 %。食物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重量,是根据周洁[5]等的方法,参考相应种类的平均生物量换算得出。
相对重要性指数 IRI=(W%+N%)×F%,用来衡量各种食物成分的重要性,IRI值越高,该饵料就越重要。
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IRI/ΣIRI)×100[6, 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