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w蛋白对番茄疮痂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番茄疮痂病是世界上所有番茄种植地区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该病能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长期以来,防治番茄疮痂病的主要方式是施用化学农药。然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破坏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从生物防治的角度,通过对病原菌浓度以及PopW蛋白浓度的筛选,最终选用病原菌浓度3×108 cfu/ml,蛋白浓度50 mg/l为最优试剂对番茄疮痂病进行防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 2
1.1材料 2
1.1.1植物、病病原菌及PopW的制备2
1.1.2 供试菌株 2
1.1.3接种方法 2
1.1.4 PopW蛋白的制备3
1.1.5供试菌株的培养基 3
1.1.6其他材料 3
1.2实验方法 3
1.2.1 PopW蛋白浓度的检测 3
1.2.2 接种方法的选择 4
1.2.3 Xcv生长曲线的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Xcv生长曲线的测定 4
2.2 PopW蛋白浓度的测定 5
2.3 Xcv不同处理方式的选择 5
2.4 不同PopW蛋白处理浓度Xcv的病原菌增长情况及防效 6
3 讨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8
PopW蛋白对番茄疮痂病的生物防治
引言
引言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俗称“疱病”,是国内目前番茄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1]。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番茄新品种引进与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大田内只要有10%的植株发病,只要温湿度适宜,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以至造成流行。
中国的番茄疮痂病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在湖南、江西一带发生。由于该病曾被列入对外检疫的三类名单中,所以报道较少。直到1991年才有该病在东北、内蒙古、山西和北京等地区大面积发生的报道[2,3]。病原菌通过气孔或伤口侵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植株地上的所有部位引起植株落叶并可在果实上产生斑点结痂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果实品质下降[4] ,该病一般可造成20% ~43%的减产[5~7],在昼夜温度都较高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发病加重可导致高达60%的减产甚至绝产[7,8]。
番茄疮痂病,发病植株首先近地面老叶先发病,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不定型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四周具黄色环形窄晕环。病茎先出现水浸状暗绿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部稍隆起,裂开后呈疮痂状。以为害幼果和青果为主。初生圆形隆起白色小斑,后中间凹陷呈暗褐色或黑褐色隆起环斑,呈疮痂状。高温、高湿、阴雨天气是发病重要条件。田间管理粗放,植株衰弱发病重[9]。
病菌主要在病残体或在种子表面越冬,病菌从伤口及气孔侵入,在细胞间繁殖。与此同时,细胞被分解,致病部凹陷。番茄疮痂病的发生与温度有很大关系,高温、高湿的天气是发病的主要条件,该菌的适宜温度为27 ~ 30 °C,因此该病多发生在秋延迟或早春保护地番茄上,管理粗放、长势弱的植株均发病重,与茄果类蔬菜如辣椒、茄子等轮作的地块发病重[10]。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有效地防治该病的方法。田间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连续防治两次,可取得较好防效[11];其次是常用的栽培防治:主要是从无病株或无病果上选留生产用种,以及夏季高温到来之前封垅、河路保持合理灌溉追肥等。
番茄疮痂病一旦发生并开始流行,便无法有效地进行控制,其流行频率和严重程度由多种因素决定(1)病原菌具有多种传播途径:病原菌可以在种子无症状的幼苗或成株,田间或温室的植株残体以及某些杂草,如龙葵上存活,并通过这些载体传播病原菌具有多个种和小种。(2)没有有效的化学药物,尽管人们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探索和研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真正起防治作用的化学药品(3)细菌群体产生抗药性病原菌群体对铜的不敏感性和细菌质粒的抗铜性已经屡见报道[11~13];(4)目前生产上缺乏好的抗病品种尽管这个病害早已引起育种家的注意但通过育种途径来控制它的努力收效不佳。另外,随着可持续农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农药抗性和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调高。生防制剂的快速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它能诱导植物自身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极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本实验室以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ZJ372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成功克隆了全长为1143 bp的popW基因,并把这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进行了原核表达。通过镍柱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PopW融合蛋白。该蛋白鉴定大小为39.79 KDa的新胞外蛋白PopW,同以前报道的Harpin类物质具有相同的性质:①酸性,富含甘氨酸和丝氨酸,缺少半胱氨酸并且是一种耐热蛋白;②能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引起过敏性反应。进一步通过构建PBI121—GFP载体研究发现,该蛋白是定位在植物的细胞壁上.经后续试验发现,PopW蛋白经实验发现具有一定的抗病、促生作用。实验室PopW蛋白进行很多研究表明它对们许多病原菌以及病毒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所以本次课题想要用这种生防制剂防治番茄疮痂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植物、病病原菌及PopW的制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1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