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对辣椒具有促生效果及提高果实品质的am真菌
摘要:为开发绿色菌肥奠定基础,从六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中筛选出对辣椒具有促生作用且能提高其果实品质的菌株。本实验以辣椒为材料,将六种AM真菌接种于辣椒根系后,观察AM真菌对辣椒的促生作用及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检测了AM真菌侵染率、辣椒株高、叶绿素含量等生物量指标,以及辣椒根系相对活力和辣椒果实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六种AM真菌成功侵染了辣椒根系,其中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刺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AM真菌处理组的辣椒果实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较CK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减少,但与CK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材料 2
1.2处理设置 2
1.3实验方法 2
1.3.1菌根侵染率测定方法3
1.3.2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3
1.3.3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3
1.3.4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3
1.3.5可溶性糖含量测定方法3
1.3.6可滴定酸含量测定方法4
1.3.7根系活力测定方法4
2结果与分析4
2.1AM真菌侵染率4
2.2AM真菌对辣椒的促生作用4
2.3AM真菌对辣椒果实重量的影响5
2.4AM真菌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6
2.5AM真菌对辣椒根系活力的影响6
3小结与讨论 6
致谢8
参考文献8
筛选对辣椒具有促生效果及提高果实品质的AM真菌
引言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一种能对与之建立共生关系的植物提供养分的菌根真菌。陆地上90%以上的维管束植物都可以与AM真菌结合形成菌根。1989年,Harley将菌根分为 7种类型,其中以外生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根和泡囊 丛枝菌根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l, VA 菌根)最为重要;然而近年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 VA 菌根真菌感染植物的根后均能在根组织中形成泡囊,但丛枝却是这类内生菌根较为稳定的一个特征,因而国内外有些菌根学家已不再用 VA 菌根这一术语,而是将其称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简称 AM菌根,形成这一类菌根的真菌也随之称为丛枝菌根真菌[1]。AM真菌的生活史主要取决于植物根部,因为植物根部直接影响了AM真菌的孢子萌发、萌发率、芽管方向、菌丝分支、对寄主的识别、根部渗透性、定殖密度、菌丝在土壤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孢子的形成等[2]。
AM真菌对不同种类的寄主植物及环境条件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是不同的,所以同一AM真菌与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与不同AM真菌结合所形成的菌根具有不同的菌根生理效应。菌根形成之后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在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其代谢过程,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促进菌丝的伸长以增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有关 AMF 在辣(甜)椒(Capsicum annuum L.)上的研究表明接种 AMF 可促进辣椒的生长并提高产量,接种 AMF 还提高了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强度和果实的VC 含量;增加了辣椒根系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及 SOD、POD、CAT活性和产量[3]。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营养价值丰富[4]。辣椒低热量、高纤维,能帮助身体消除和减少有害的自由基,增强抵抗力,有效防止衰老;对口腔和胃肠有刺激作用,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并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辣椒红素是一种辣椒的提取物,属于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可以作为食品、化妆品的着色剂被广泛应用,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5]。辣椒叶含有丰富的钙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作为药物具有消肿涤络,杀虫止痒的功效。
辣椒的菌根依赖性高,栽种面积大,经济价值高,适宜于AM真菌接种剂的开发应用[6]。
本实验以辣椒为材料,将其与六种不同AM真菌接种,根据促生效果筛选出作用最为明显的菌株,再进一步检测其对辣椒果实生物量的影响,包括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为AM真菌的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和使用方法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AM真菌为本实验室自主分离扩繁的:毛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orrowae )、摩西球囊霉(Glomous mosseae)、刺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与明球囊霉(Glomus clarum )。
供试植物:辣椒,商品名为苏椒二号,购于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1.2 处理设置
实验共设7个处理:包括6个AM真菌处理(毛氏无梗囊霉、摩西球囊霉、刺状无梗囊霉、根内球囊霉、幼套球囊霉、明球囊霉)与对照处理。
对照处理即CK组,接种经过灭活处理的AM真菌,其他因素均与处理组一致。
1.3 实验方法
辣椒种子经5%次氯酸钠表面消毒3分钟,随后在无菌水中清洗20分钟[7]。用平板培养皿催芽23d,随后选取发芽一致的苗移栽至盆钵中,AM真菌菌剂以10%(v/v)的比例与灭菌土壤混匀。每个处理3个营养钵,每个营养钵内播种8粒辣椒种子,设置3个重复,共需播种504粒种子。每个营养钵下面单独放置一个托盘,这样设置的重复较为可信。在生长30d和40d时应用酸性品红法各进行一次侵染率测定,每次检测每处理取3株苗,共需21株苗。从生长35天开始,每周一次及时记录花朵,结果和成熟辣椒数目并测定第5片真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便于观察AM真菌是否可以将植株生殖生长时间提前;及时收获成熟绿色果实,直到生长末期;及时测定辣椒株高、果实鲜重、果长和果宽。筛选出促生效果好的AM菌株,使用红色成熟辣椒测定果实品质: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以及可滴定酸含量。
实验数据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处理间多重比较。
1.3.1 菌根侵染率测定方法
采用酸性品红法测定根系侵染率[8]。将植物根系放入做好标记的试管中,加入510%KOH,放入80℃水浴锅内56min,之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再加入2%Hcl溶液浸泡5min,去掉酸液后加入酸性品红染色,放置一夜;第二天将品红倒出,将根系置于培养皿中并加几滴乳酸甘油染色,挑选出25条粗细一致、0.51cm的根系置于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镜检,测定其根系侵染率。
1.3.2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材料 2
1.2处理设置 2
1.3实验方法 2
1.3.1菌根侵染率测定方法3
1.3.2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3
1.3.3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3
1.3.4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3
1.3.5可溶性糖含量测定方法3
1.3.6可滴定酸含量测定方法4
1.3.7根系活力测定方法4
2结果与分析4
2.1AM真菌侵染率4
2.2AM真菌对辣椒的促生作用4
2.3AM真菌对辣椒果实重量的影响5
2.4AM真菌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6
2.5AM真菌对辣椒根系活力的影响6
3小结与讨论 6
致谢8
参考文献8
筛选对辣椒具有促生效果及提高果实品质的AM真菌
引言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一种能对与之建立共生关系的植物提供养分的菌根真菌。陆地上90%以上的维管束植物都可以与AM真菌结合形成菌根。1989年,Harley将菌根分为 7种类型,其中以外生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根和泡囊 丛枝菌根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l, VA 菌根)最为重要;然而近年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 VA 菌根真菌感染植物的根后均能在根组织中形成泡囊,但丛枝却是这类内生菌根较为稳定的一个特征,因而国内外有些菌根学家已不再用 VA 菌根这一术语,而是将其称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简称 AM菌根,形成这一类菌根的真菌也随之称为丛枝菌根真菌[1]。AM真菌的生活史主要取决于植物根部,因为植物根部直接影响了AM真菌的孢子萌发、萌发率、芽管方向、菌丝分支、对寄主的识别、根部渗透性、定殖密度、菌丝在土壤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孢子的形成等[2]。
AM真菌对不同种类的寄主植物及环境条件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是不同的,所以同一AM真菌与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与不同AM真菌结合所形成的菌根具有不同的菌根生理效应。菌根形成之后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在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其代谢过程,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促进菌丝的伸长以增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有关 AMF 在辣(甜)椒(Capsicum annuum L.)上的研究表明接种 AMF 可促进辣椒的生长并提高产量,接种 AMF 还提高了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强度和果实的VC 含量;增加了辣椒根系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及 SOD、POD、CAT活性和产量[3]。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营养价值丰富[4]。辣椒低热量、高纤维,能帮助身体消除和减少有害的自由基,增强抵抗力,有效防止衰老;对口腔和胃肠有刺激作用,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并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辣椒红素是一种辣椒的提取物,属于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可以作为食品、化妆品的着色剂被广泛应用,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5]。辣椒叶含有丰富的钙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作为药物具有消肿涤络,杀虫止痒的功效。
辣椒的菌根依赖性高,栽种面积大,经济价值高,适宜于AM真菌接种剂的开发应用[6]。
本实验以辣椒为材料,将其与六种不同AM真菌接种,根据促生效果筛选出作用最为明显的菌株,再进一步检测其对辣椒果实生物量的影响,包括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为AM真菌的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和使用方法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AM真菌为本实验室自主分离扩繁的:毛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orrowae )、摩西球囊霉(Glomous mosseae)、刺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与明球囊霉(Glomus clarum )。
供试植物:辣椒,商品名为苏椒二号,购于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1.2 处理设置
实验共设7个处理:包括6个AM真菌处理(毛氏无梗囊霉、摩西球囊霉、刺状无梗囊霉、根内球囊霉、幼套球囊霉、明球囊霉)与对照处理。
对照处理即CK组,接种经过灭活处理的AM真菌,其他因素均与处理组一致。
1.3 实验方法
辣椒种子经5%次氯酸钠表面消毒3分钟,随后在无菌水中清洗20分钟[7]。用平板培养皿催芽23d,随后选取发芽一致的苗移栽至盆钵中,AM真菌菌剂以10%(v/v)的比例与灭菌土壤混匀。每个处理3个营养钵,每个营养钵内播种8粒辣椒种子,设置3个重复,共需播种504粒种子。每个营养钵下面单独放置一个托盘,这样设置的重复较为可信。在生长30d和40d时应用酸性品红法各进行一次侵染率测定,每次检测每处理取3株苗,共需21株苗。从生长35天开始,每周一次及时记录花朵,结果和成熟辣椒数目并测定第5片真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便于观察AM真菌是否可以将植株生殖生长时间提前;及时收获成熟绿色果实,直到生长末期;及时测定辣椒株高、果实鲜重、果长和果宽。筛选出促生效果好的AM菌株,使用红色成熟辣椒测定果实品质: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以及可滴定酸含量。
实验数据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处理间多重比较。
1.3.1 菌根侵染率测定方法
采用酸性品红法测定根系侵染率[8]。将植物根系放入做好标记的试管中,加入510%KOH,放入80℃水浴锅内56min,之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再加入2%Hcl溶液浸泡5min,去掉酸液后加入酸性品红染色,放置一夜;第二天将品红倒出,将根系置于培养皿中并加几滴乳酸甘油染色,挑选出25条粗细一致、0.51cm的根系置于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镜检,测定其根系侵染率。
1.3.2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