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高效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氮肥施用量以及氮肥运筹的优化,设置了六个试验处理,通过分析其对水稻产量、群体生育特性、养分吸收以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从而对江苏省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较农民习惯处理增加了4%-17%。成熟期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不仅促进了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以及向籽粒中的分配,而且提高了氮素利用率。不同处理下,开花-成熟各时期的生物量以及氮素累积量与产量有正相关关系,说明可以通过增加此阶段的氮素供应或提高此阶段的氮素积累提高水稻产量。因此,可以看出,在江苏省水稻生产中可以通过优化氮肥运筹减少氮肥用量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3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3
1.2 方法试验设计 3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3
1.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3
1.3.2 植株养分含量测定4
1.3.3 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4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4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4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5
2.3 不同处理下水稻叶片氮素浓度的变化6
2.4 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的变化6
2.5 不同处理下水稻的氮素利用率8
3 结论9
4 讨论9
4.1 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9
4.2 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江苏水稻高产高效研究
引言
引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谷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的40% [1],水稻产量的提高为保证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的粮食需求仍将呈现持续刚性增长。要实现2030年中国粮食安全,总产必须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有基础上提高40%以上,单产增加45%以上,即年均增长率要达到2.0%[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和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潜力非常有限的形势下,大面积持续提高作物单产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唯一选择。增加施肥量是提高单产最常用的方法,我国水稻氮肥消费量高达570万t,位居世界第一,占我国氮肥总消费量的24%,占世界水稻氮肥消费总量的37%[3]。我国单季水稻氮肥用量平均为180 kg ha1(高产地区平均高达200kg ha1),比世界稻田氮肥单位面积用量高75%[4]左右,而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比发达国家低15~20个百分点 [36]。在江苏省等高产和高投入区域,上述养分利用效率则更低。1996年江苏省水稻平均施氮量为276 kg ha1, 1998年到2005年江苏省水稻的平均施氮量增加为300 kg ha1( 江苏省农林厅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内部资料)。在太湖流域高产稻田的施氮量还曾有高达350 kg ha1的记录[7]。施氮量过高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李荣刚[8]观察到江苏省的氮肥利用率仅有20%,这与Wang[7]的试验结果是一致的。过量氮肥施用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增加了粮食的生产成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过量施用氮肥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于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优化施肥处理来增加水稻产量并提过氮肥利用率,为合理施用氮肥用量及施用方式以增产增效及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试验地点为江苏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32.44°N,120.49°E),其土壤分别为沿江冲击物形成的高沙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 pH 7.54,有机质14.49 g/kg,全氮1.52 g/kg,速效磷8.40mg/kg,速效钾52.25mg/kg,地力均匀。
供试品种:江苏省常规早熟晚粳稻品种,镇稻11。
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 14%),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和田娘有机肥(水分含量36.2%,有机质45.07%,N:1.86%,P2O5:3.11%,K2O:0.85%)。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水稻施氮量为单因素,对水稻做6种不同的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根据当地农户调查施肥,总施氮量350kg ha1,全部为化肥)、再高产(总施氮量270 kg ha1,全部为化肥)、高产高效1(总施氮量240 kg ha1,全部为化肥)、高产高效2(总施氮量240 kg ha1,有机肥替代20%化肥N)、高效(总施氮量192 kg ha1,在高产高效1的基础上先减掉20%的化肥N之后再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N),不施氮(不施氮肥)。各处理重复4次。各处理氮肥的施用量及肥料运筹方式见表1,其中磷(P2O5 90kg ha1)以基肥施入土壤、钾肥(K2O 90kg ha1)以50%基肥和50%促花肥施入土壤;小区面积90 m2 ,每个小区均单设进、排水口,小区间田埂用防水布覆盖,隔离防渗,四周设保护行。水稻育秧30 d后移栽,种植密度为每亩2.05万穴,每穴定植3株,株行距为25×14 cm。全生育期均按照当地习惯田间管理方式进行。
表1不同处理施肥情况
Table1Fertiliza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conditions
试验处理
总N施用量
化学N肥
施用量
有机肥料
替代化氮肥量
肥料运筹比例(化肥)
基肥
分蘖肥
促花肥
保花肥
kg ha1
kg ha1
kg ha1
%
%
%
%
农民习惯
350
350
0
40
40
20
再高产
270
270
0
40
20
20
20
高产高效1
240
240
0
40
20
20
20
高产高效2
240
192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3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3
1.2 方法试验设计 3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3
1.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3
1.3.2 植株养分含量测定4
1.3.3 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4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4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4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5
2.3 不同处理下水稻叶片氮素浓度的变化6
2.4 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的变化6
2.5 不同处理下水稻的氮素利用率8
3 结论9
4 讨论9
4.1 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9
4.2 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江苏水稻高产高效研究
引言
引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谷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的40% [1],水稻产量的提高为保证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的粮食需求仍将呈现持续刚性增长。要实现2030年中国粮食安全,总产必须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有基础上提高40%以上,单产增加45%以上,即年均增长率要达到2.0%[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和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潜力非常有限的形势下,大面积持续提高作物单产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唯一选择。增加施肥量是提高单产最常用的方法,我国水稻氮肥消费量高达570万t,位居世界第一,占我国氮肥总消费量的24%,占世界水稻氮肥消费总量的37%[3]。我国单季水稻氮肥用量平均为180 kg ha1(高产地区平均高达200kg ha1),比世界稻田氮肥单位面积用量高75%[4]左右,而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比发达国家低15~20个百分点 [36]。在江苏省等高产和高投入区域,上述养分利用效率则更低。1996年江苏省水稻平均施氮量为276 kg ha1, 1998年到2005年江苏省水稻的平均施氮量增加为300 kg ha1( 江苏省农林厅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内部资料)。在太湖流域高产稻田的施氮量还曾有高达350 kg ha1的记录[7]。施氮量过高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李荣刚[8]观察到江苏省的氮肥利用率仅有20%,这与Wang[7]的试验结果是一致的。过量氮肥施用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增加了粮食的生产成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过量施用氮肥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于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优化施肥处理来增加水稻产量并提过氮肥利用率,为合理施用氮肥用量及施用方式以增产增效及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试验地点为江苏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32.44°N,120.49°E),其土壤分别为沿江冲击物形成的高沙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 pH 7.54,有机质14.49 g/kg,全氮1.52 g/kg,速效磷8.40mg/kg,速效钾52.25mg/kg,地力均匀。
供试品种:江苏省常规早熟晚粳稻品种,镇稻11。
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 14%),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和田娘有机肥(水分含量36.2%,有机质45.07%,N:1.86%,P2O5:3.11%,K2O:0.85%)。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水稻施氮量为单因素,对水稻做6种不同的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根据当地农户调查施肥,总施氮量350kg ha1,全部为化肥)、再高产(总施氮量270 kg ha1,全部为化肥)、高产高效1(总施氮量240 kg ha1,全部为化肥)、高产高效2(总施氮量240 kg ha1,有机肥替代20%化肥N)、高效(总施氮量192 kg ha1,在高产高效1的基础上先减掉20%的化肥N之后再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N),不施氮(不施氮肥)。各处理重复4次。各处理氮肥的施用量及肥料运筹方式见表1,其中磷(P2O5 90kg ha1)以基肥施入土壤、钾肥(K2O 90kg ha1)以50%基肥和50%促花肥施入土壤;小区面积90 m2 ,每个小区均单设进、排水口,小区间田埂用防水布覆盖,隔离防渗,四周设保护行。水稻育秧30 d后移栽,种植密度为每亩2.05万穴,每穴定植3株,株行距为25×14 cm。全生育期均按照当地习惯田间管理方式进行。
表1不同处理施肥情况
Table1Fertiliza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conditions
试验处理
总N施用量
化学N肥
施用量
有机肥料
替代化氮肥量
肥料运筹比例(化肥)
基肥
分蘖肥
促花肥
保花肥
kg ha1
kg ha1
kg ha1
%
%
%
%
农民习惯
350
350
0
40
40
20
再高产
270
270
0
40
20
20
20
高产高效1
240
240
0
40
20
20
20
高产高效2
240
19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