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绿僵菌njmp2103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褐飞虱是我国及亚洲其它稻区的主要害虫,每年给作物生产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长期以来,褐飞虱的防治始终以化学防治为主,由此带来很严重的褐飞虱抗药性的问题,对粮食生产安全产生了重大威胁。因此,研究生物农药以及新的防治稻飞虱的措施已经成为相关作物生产从业者所着重考虑的问题。而真菌生物防治拥有化学防治甚至细菌病毒防治没有的优点,绿僵菌更是近来表现突出的昆虫病原真菌。本文将介绍平沙绿僵菌NJMp2103对对褐飞虱室内毒力测定的实验材料,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得到几种不同浓度平沙绿僵菌NJMP2103对应的褐飞虱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及致死中浓度等结果。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3
1.1 供试真菌,虫源及水稻 3
1.2 实验方法 4
2 结果与分析 5
2.1 观察结果 5
2.2 不同浓度平沙绿僵菌NJMp2103对应的褐飞虱死亡率与致死中浓度 5
3 讨论 6
致 谢 7
参考文献 7
平沙绿僵菌NJMp2103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引言
引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种植面积达到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水稻的生产安全深深的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健康,甚至是国家与社会稳定。稻褐飞虱是包括我国在内众多位于亚洲的国家的的重要迁飞型害虫,对我国的水稻种植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危害众多亚洲国家的具有迁飞习性的首要害虫,自上世纪末以来,褐飞虱在中国的发生面积十分巨大,可占种植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稻谷损失量每年可达十几亿kg[1]。褐飞虱繁殖量十分巨大,而且繁殖迅速,为单食性害虫,只能在稻类植物上繁殖与取食,直接刺吸为害,虫量大受害时引起植株瘫痪倒伏,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形成大量伤口,导致水分大量流失,产生的伤口也会传播或引发水稻病害。
由于其它防治方法相对落后,我国又面临着极其严峻复杂的人口问题,化学防治方法将在接下来的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害虫防治的主要途径,根据进化论,也就是著名的物竞天择学说,田间的长期用药必然导致昆虫抗药性的产生。化学农药连续多年大量的使用和使用不恰当,使得褐飞虱对大量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等已经普遍产生了抗药性[3]。吡虫啉也出现了药性下降的情况,敏感性下降,一定水平的抗药性产生。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的品种繁多,而且使用量巨大,农民合理用药的意识不足,使得污染成为一个大问题,环境中被渗透进大量农药,污染了土壤和大量水资源,并随着饮水和饮食进入到动物体内,长期并且严重的威胁着所有环境中的人类,动物与植物。农药被使用在植物身上后,各种农产品和农作物上还有土壤和水资源上会残留很多农药,这些对生物链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食物链上还会传递这些毒素,这些毒素会逐渐积累,长期性持续性的危害着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4]。
真菌在昆虫致病微生物中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因为它们很清晰的生长在寄主的表面,在生物防控方面,真菌也是最早被应用的一种,其营养方式特殊,入侵方式十分独特宿存机制十分可靠,在综合防治害虫的方面中表现十分优异。昆虫病原真菌在真菌界所占的比例十分巨大,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虫生真菌,在所有昆虫病原微生物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研究方向,列数其中的绿僵菌具有诸多优点,易培养,易储藏,使用方便等,而且在土壤中活性时间久,使用绿僵菌来防治害虫,不仅在防治期间效果明显,而且残效期长,所以利用绿僵菌来控制地下害虫危害的潜力很大[5]。真菌杀虫剂优点众多,如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对农产品无残留等,最先被研制成为成品,当今社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有机食品与洁净无污染的环境,学者们对真菌防治害虫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是,实验室和田间的环境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十分大,所以真菌防治害虫仍然在植保界所占的比例十分小,仅约占整个农药市场的百分之十左右,化学农药在市场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的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特别是一些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造成非常严重的残留问题。为了改变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化学农药的缺点和对整个环境的不良影响已经激起了我们的深思,想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必然要求我们制造环境友好型农药,如今微生物开发已经运用上真菌,细菌,线虫等,其中真菌杀虫剂优点众多,如无残留、毒力强,作用持久、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而成为生物防治研究的重点。
最早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的真菌就是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绿僵菌属半知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能寄生昆虫8个目,30个科共约200余种,也能寄生螨类,昆虫可被绿僵菌诱发绿僵病。绿僵菌的杀虫作用机理是:依靠分生孢子接触虫体,在适宜环境下萌发,长出菌丝,穿过体壁,在虫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形成圆筒孢子,使害虫得病,经34d死亡,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5]。绿僵菌对昆虫的致病力强,效果不错,对生态环境相对安全。随着对众多绿僵菌菌株的探索,发现了很多高效力菌株,并且其中一些菌株在田间实验及应用环节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人们对绿僵菌具有十分高的期望。近年来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如分子技术,电镜技术,使得对绿僵菌的研究更上一层楼,对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等有了更深的研究,有些菌株已成功应用于生物防治,明确绿僵菌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对生物防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真菌,虫源及水稻
1.1.1 供试真菌 供试菌株为平沙绿僵菌NJMp2103,菌株是从田间采集到的病死僵虫,在本实验室分离纯化得到的。
图1 菌株NJMp2103培养8天形态特征
1.1.2 供试昆虫 本实验所用的试虫为本实验室长期饲养的敏感性羽化12天褐飞虱雌成虫,
1.2.3供试水稻 在装有营养土的盒子中播种水稻种子,待其生长约一周,长度约5厘米时将其根茎上的土洗干净,插入于装有适量1.5%的琼脂溶液的塑料杯中,待其凝固,作为固定的生测环境。
1.2 实验方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3
1.1 供试真菌,虫源及水稻 3
1.2 实验方法 4
2 结果与分析 5
2.1 观察结果 5
2.2 不同浓度平沙绿僵菌NJMp2103对应的褐飞虱死亡率与致死中浓度 5
3 讨论 6
致 谢 7
参考文献 7
平沙绿僵菌NJMp2103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引言
引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种植面积达到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水稻的生产安全深深的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健康,甚至是国家与社会稳定。稻褐飞虱是包括我国在内众多位于亚洲的国家的的重要迁飞型害虫,对我国的水稻种植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危害众多亚洲国家的具有迁飞习性的首要害虫,自上世纪末以来,褐飞虱在中国的发生面积十分巨大,可占种植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稻谷损失量每年可达十几亿kg[1]。褐飞虱繁殖量十分巨大,而且繁殖迅速,为单食性害虫,只能在稻类植物上繁殖与取食,直接刺吸为害,虫量大受害时引起植株瘫痪倒伏,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形成大量伤口,导致水分大量流失,产生的伤口也会传播或引发水稻病害。
由于其它防治方法相对落后,我国又面临着极其严峻复杂的人口问题,化学防治方法将在接下来的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害虫防治的主要途径,根据进化论,也就是著名的物竞天择学说,田间的长期用药必然导致昆虫抗药性的产生。化学农药连续多年大量的使用和使用不恰当,使得褐飞虱对大量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等已经普遍产生了抗药性[3]。吡虫啉也出现了药性下降的情况,敏感性下降,一定水平的抗药性产生。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的品种繁多,而且使用量巨大,农民合理用药的意识不足,使得污染成为一个大问题,环境中被渗透进大量农药,污染了土壤和大量水资源,并随着饮水和饮食进入到动物体内,长期并且严重的威胁着所有环境中的人类,动物与植物。农药被使用在植物身上后,各种农产品和农作物上还有土壤和水资源上会残留很多农药,这些对生物链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食物链上还会传递这些毒素,这些毒素会逐渐积累,长期性持续性的危害着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4]。
真菌在昆虫致病微生物中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因为它们很清晰的生长在寄主的表面,在生物防控方面,真菌也是最早被应用的一种,其营养方式特殊,入侵方式十分独特宿存机制十分可靠,在综合防治害虫的方面中表现十分优异。昆虫病原真菌在真菌界所占的比例十分巨大,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虫生真菌,在所有昆虫病原微生物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研究方向,列数其中的绿僵菌具有诸多优点,易培养,易储藏,使用方便等,而且在土壤中活性时间久,使用绿僵菌来防治害虫,不仅在防治期间效果明显,而且残效期长,所以利用绿僵菌来控制地下害虫危害的潜力很大[5]。真菌杀虫剂优点众多,如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对农产品无残留等,最先被研制成为成品,当今社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有机食品与洁净无污染的环境,学者们对真菌防治害虫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是,实验室和田间的环境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十分大,所以真菌防治害虫仍然在植保界所占的比例十分小,仅约占整个农药市场的百分之十左右,化学农药在市场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的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特别是一些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造成非常严重的残留问题。为了改变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化学农药的缺点和对整个环境的不良影响已经激起了我们的深思,想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必然要求我们制造环境友好型农药,如今微生物开发已经运用上真菌,细菌,线虫等,其中真菌杀虫剂优点众多,如无残留、毒力强,作用持久、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而成为生物防治研究的重点。
最早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的真菌就是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绿僵菌属半知菌亚门的昆虫病原真菌,能寄生昆虫8个目,30个科共约200余种,也能寄生螨类,昆虫可被绿僵菌诱发绿僵病。绿僵菌的杀虫作用机理是:依靠分生孢子接触虫体,在适宜环境下萌发,长出菌丝,穿过体壁,在虫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形成圆筒孢子,使害虫得病,经34d死亡,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5]。绿僵菌对昆虫的致病力强,效果不错,对生态环境相对安全。随着对众多绿僵菌菌株的探索,发现了很多高效力菌株,并且其中一些菌株在田间实验及应用环节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人们对绿僵菌具有十分高的期望。近年来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如分子技术,电镜技术,使得对绿僵菌的研究更上一层楼,对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等有了更深的研究,有些菌株已成功应用于生物防治,明确绿僵菌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对生物防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真菌,虫源及水稻
1.1.1 供试真菌 供试菌株为平沙绿僵菌NJMp2103,菌株是从田间采集到的病死僵虫,在本实验室分离纯化得到的。
图1 菌株NJMp2103培养8天形态特征
1.1.2 供试昆虫 本实验所用的试虫为本实验室长期饲养的敏感性羽化12天褐飞虱雌成虫,
1.2.3供试水稻 在装有营养土的盒子中播种水稻种子,待其生长约一周,长度约5厘米时将其根茎上的土洗干净,插入于装有适量1.5%的琼脂溶液的塑料杯中,待其凝固,作为固定的生测环境。
1.2 实验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