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龟腊蚧的友好型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由于枣树是我省的优势果树,而枣龟蜡蚧作为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本省经济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枣龟蜡蚧生物学习性的观察研究,以及对于其生活史和天敌种类等的深入了解,提出了友好型防治技术,该研究以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天敌防治、仿生制剂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药对果品、环境、生态以及人类自身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虫口基数、果品产量、劣果率以及农药残留数据的对比,进一步证明该研究的可靠性、实用性、可推广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试验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 2
1.1.1寄主植物 2
1.1.2试验器材 2
1.1.3供试昆虫 2
1.1.4天敌 2
1.1.5试验试剂 2
1.2试验方法 2
1.2.1试验田分组2
1.2.2防治试验2
2结果与分析3
2.1试验结果3
2.2试验分析3
3讨论 4
3.1试验分析 4
3.2意义 4
致谢4
参考文献4
枣龟腊蚧的友好型防治技术研究
引言
枣树是河北省优势果树,全省规模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加上零星种植和庭院种植,折合面积400多万亩。枣果产量达100多万吨,占全国枣果产量的近1/4[1]。枣树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枣龟蜡蚧的友好型防治对于提高枣树丰产、果农增收、改善果品结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枣龟蜡蚧友好型防治技术的研究刚刚起步,重点是从对环境友好、生态友好和减少果品农药残留等几个方面开展,还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理论和防治体系。本研究重点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仿生防治方面入手,从减少甚至不用农药对枣龟蜡蚧进行防治,使果品中农药残留降到最低程度。
枣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俗名枣虱子。成虫:雌成长后体背有较厚的白蜡壳,呈椭圆形,长45mm,背面隆起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较高,表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活虫蜡壳背面淡红,边缘乳白,死后淡红色消失,初淡黄后现出虫体呈红褐色。活虫体淡褐至紫红色。雄体长11.4mm,淡红至紫红色,眼黑色,触角丝状,翅1对白色透明,具2条粗脉,足细小,腹末略细,性刺色淡。卵:椭圆形,长0.20.3mm,初淡橙黄后紫红色。若虫:初孵体长0.4mm,椭圆形扁平,淡红褐色,触角和足发达,灰白色,腹末有1对长毛。固定1天后开始泌蜡丝,710天形成蜡壳,周边有1215个蜡角。后期蜡壳加厚雌雄形态分化,雄与雌成虫相似,雄蜡壳长椭圆形,周围有13个蜡角似星芒状。雄蛹:梭形,长1mm,棕色,性刺笔尖状[2]。
枣龟蜡蚧的发生情况:龟蜡蚧在河北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幼龄枝、二次枝上固着越冬。翌年3月下旬发育,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多在千粒以上,产卵盛期在6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7月底孵化完毕。幼虫活动4~6 d后多固定在叶片正面、枣头、二次枝及枣吊上刺吸危害。卵的孵化率和若虫成活率与6~7月的温湿度有关,雨水多成活率、孵化率高。雄虫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底至9月初为化蛹盛期,9月中旬为羽化盛期。雄成虫羽化后,白天和雌虫交尾。在枣吊上、树叶上危害的雌虫,8月中下旬逐渐爬回枝上,9月中旬为回枝盛期,回枝后固定不动,之后进入越冬期。
枣龟蜡蚧的危害:以若虫和雌成虫固着在枣叶、枣头、幼龄枝及二次枝上,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吸枝叶的液汁,同时排泄出黏液状的粪便污染枝、叶及果实,到了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的夏季,诱发大量煤污菌的生长繁殖,致使枝干、叶面、果实的表面布满黑色的霉菌,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同时也造成树势衰弱、大量落叶、幼果脱落、枣果瘦小或果肉变黑,受害严重的树则枝梢枯死,当然也会继而影响次年枣树的生长与枣果的产量及质量。
目前,由于国内外对枣龟蜡蚧友好型防治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其研究的重点是围绕从对环境友好、生态友好和果品农药残留等几个方面开展,还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理论和防治体系。本研究重点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仿生防治和有机农药关键期防治等几方面入手,从减少甚至不用农药对枣龟蜡蚧进行防治,尽可能使果品中农药残留降到最低程度。
枣树友好型防治技术是枣树病虫害防治的最新技术,不仅对生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减少农药残留、提高果品质量、改善人民的饮食结构提供了可能。是以后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优先方向。枣树是河北省的优势果树。枣树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枣龟蜡蚧的友好型防治是我国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枣树丰产、果农增收、改善果品结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寄主植物 枣树
1.1.2 试验器材 刷子、竹片、木片、玉米芯等类似工具
1.1.3 供试昆虫 枣龟蜡蚧
1.1.4 天敌 红点唇瓢虫、二星瓢虫
1.1.5 试验试剂 石硫合剂、5% ~ 10%的柴油乳剂、喷生石灰、硫磺、食盐、水、辛硫磷、蜡蚧灵1 000倍液、木虱净1 000倍液、40%速蚧灵1 000倍液、害立平、氧化乐果50倍液
1.2 试验方法
1.2.1实验田分组 实验选择在河北省枣树主产区沧州和非主产区邯郸各选一块,每块再各分5块小试验区,选择平均树龄在10~12年的盛果期果园,每小块面积3亩,分别为清水对照组、友好型防治组、化学药品防治组。
1.2.2防治试验
1.2.2.1对照 对照组在每次防治方法使用时,只喷布清水,不添加任何其它材料。
1.2.2.2实验 友好型防治组根据不同时期采用相应的综合型防治措施,及根据时期分别进行果园清理、释放天敌以及无公害防治的操作方法。
1.2.2.2.1果园清理 冬季修剪时,彻底剪除较细带虫体的越冬枝条,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体的数量。对较粗枝条上的虫体用适当工具(刷子、竹片、木片、玉米芯等物)刷除枝条上的越冬虫体。12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至零下5°以下时,于傍晚时分向虫害发生较重的树枝上喷洒清水,经过一夜冷冻,待其形成冰层之后再敲枝振落虫体,并收集虫体焚烧。
1.2.2.2.2利用天敌 该虫自然天敌较多,据资料记载,目前发现的已有20多种。捕食性天敌以红点唇瓢虫、二星瓢虫、蒙古光瓢虫、黑缘红瓢虫为优势。同型蜗牛也可以捕食其若虫。寄生性天敌以红蜡蚧扁角跳小蜂、蜡蚧花翅跳小蜂、软蚧蚜小蜂为优势种。体外寄生的长盾金小蜂其幼虫在越冬雌虫腹下面越冬,幼虫取食蚧卵。姬小蜂寄生在越冬雌虫体内寄生率可达10% ~ 30%。由于河北地区红点唇瓢虫、二星瓢虫种群较集中,试验时,于5月中下旬收集这两种瓢虫集中向有部分虫体的树上施放,每株施放瓢虫30~50头,观察捕食效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7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