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附件)
研究目的为以金线莲为材料,研究不同的红光(R)、蓝光(B)和远红光(Fr)的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光的基础上添加远红光或蓝光有利于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但相比红蓝组合光处理,红光与远红光组合处理对丛生芽的诱导效果更好。添加蓝光和远红光均有利于根数的增加和干鲜重的增长,添加远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提高,而蓝光利于叶片数和茎粗的增长,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和光合色素的积累。但是蓝光和远红光均会抑制气孔频数的增加。所以试验结论为适当添加红光(R)、蓝光(B)和远红光(Fr)对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有有益影响。
目录
摘要3
Abstract3
引言4
1 材料与方法5
1.1材料5
1.2试验设计5
1.2.1金线莲丛生芽诱导5
1.2.2金线莲壮苗生根5
1.3试验装置及光谱分布处理5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6
1.5 数据处理7
2 结果与分析7
2.1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中丛生芽诱导的影响7
2.2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中壮苗生根的影响8
2.2.1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形态指标影响9
2.2.2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生理指标影响11
2.2.3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中光合色素含量影响11
3 讨论12
3.1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12
3.2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影响12
3.2.1 对金线莲形态指标的影响12
3.2.2 对金线莲生理指标的影响13
3.2.3 对金线莲光合色素的影响13
3.3 LED光环境调控在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前景 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
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金线莲(Anoectochilusroburghii (Wall.) Lind),又名金线兰、金钱草等,是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特别是其药用价值显著,有“药王”、“金草”等美誉。金线莲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在中国国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其中福建、浙江和台湾是主产地(蔡文燕等,2003)。但由于金线莲自身繁育很困难,加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过度采挖,金线莲的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采用组织培养的人工的繁育方法是保存金线莲种质和缓解金线莲市场需求量不足的有效途径。
因为金线莲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并且市场需求量的巨大。前人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的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培养基、外植体(黄勇, 2010;何碧珠等,2013;王雅英等,2011)、激素的种类(韩晓红等,2013;邵果园等,2014)和营养添加剂上(李洪林等,2014;韩晓红等,2013;杨红丽等,2014)。王雅英等研究了 ABT 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影响,研究发现ABT能显著促进金线莲的根数、根长、株高和叶片的生长,并且移栽成活率也获得高。Druart等(1993)和Fridborg等(2006)研究发现活性炭能够吸附培养基中的的抑制物,同时能减少光源直接照射在根部的量,使得根部形成一种暗环境,促进了对光合作用有利的的生长素和其他辅助因子的积累,因此显著促进了金线莲的根系的生长。而刘敏玲等(2013)研究表明不同LED 光质对金线莲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红光和黄光下促进了金线莲株高的增长但使得植株瘦弱,并且叶绿素a、b的含量较低,而蓝光下金线莲长势较好,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相对较高。可见不同的光质对金线莲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生长的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却未见报道。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重要能量来源,对植物离体再生培养过程中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及其各反应机理都具有显著的影响。自1955年De首次在向日葵等组织培养中引进光因子以来,许多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相继开展了研究工作,光质对植物离体再生培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在植物组培过程中,光信号被组培苗体内不同的光受体感知,进而影响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性状表现。不同的光质对植株的形态建成、生理品质都具有显著的影响。Tanaka等(1998)报道认为红光促进了人工组培兰花苗的叶片生长,但减少了叶绿素含量、根和茎的干重。Poudel等(2008)研究认为红光LED处理有利于植株株高与节间长度的伸长,而蓝光LED处理下促进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气孔数目的增加。Hahn等(2000)研究发现,在单一红光或蓝光LED处理下毛地黄组培苗徒长,但在红蓝LED组合光下生长健壮。邬奇等(2013)对番茄的研究表明,与单色光质补光相比,红蓝组合光的补光显著提高了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壮苗指数和净光合速率,红:蓝(2:1)补光有利于幼苗的叶面积、干鲜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增加,并且提高了幼苗的CAT活性、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而在各种光质中,红光(R)能降低植物体内源赤霉素(GA)的含量,从而减少节间长度和植株高度,远红光(Fr)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Blom&Zheng, 2009)。Hertel等(2011)指出改变红光与远红光光通量的比值(R/Fr)可以调控种子的萌发,促进茎秆生长、叶片伸展及提前开花。Li和Kubota(2009)发现增加光质中Fr成份,作物的鲜重、干重、茎长、叶片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增加。可见光谱中不同红光与远红光的能量分布对植物形态建成,调节植株高度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控制植物形态的重要参(Murakami et al, 1997)。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植物生长影响很大。但有关光质对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的研究却少有报道,而其中不同红光与远红光的能量分布对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更是未曾报道。
本试验以金线莲茎尖作为材料,采用LED精确调制光谱分布,研究了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试图寻找出最适宜的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光谱组合。为金线莲的组织培养和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4年09月至2015年2月在大学农学院LED植物光源研究中心进行,供试材料金线莲由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所用的各种波长的LED光源由南京欧普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并提供。
1.2试验设计
本试验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金线莲组织培养的丛生芽诱导和壮苗生根。
目录
摘要3
Abstract3
引言4
1 材料与方法5
1.1材料5
1.2试验设计5
1.2.1金线莲丛生芽诱导5
1.2.2金线莲壮苗生根5
1.3试验装置及光谱分布处理5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6
1.5 数据处理7
2 结果与分析7
2.1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中丛生芽诱导的影响7
2.2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中壮苗生根的影响8
2.2.1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形态指标影响9
2.2.2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生理指标影响11
2.2.3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中光合色素含量影响11
3 讨论12
3.1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12
3.2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影响12
3.2.1 对金线莲形态指标的影响12
3.2.2 对金线莲生理指标的影响13
3.2.3 对金线莲光合色素的影响13
3.3 LED光环境调控在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前景 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
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金线莲(Anoectochilusroburghii (Wall.) Lind),又名金线兰、金钱草等,是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特别是其药用价值显著,有“药王”、“金草”等美誉。金线莲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在中国国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其中福建、浙江和台湾是主产地(蔡文燕等,2003)。但由于金线莲自身繁育很困难,加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过度采挖,金线莲的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采用组织培养的人工的繁育方法是保存金线莲种质和缓解金线莲市场需求量不足的有效途径。
因为金线莲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并且市场需求量的巨大。前人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的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培养基、外植体(黄勇, 2010;何碧珠等,2013;王雅英等,2011)、激素的种类(韩晓红等,2013;邵果园等,2014)和营养添加剂上(李洪林等,2014;韩晓红等,2013;杨红丽等,2014)。王雅英等研究了 ABT 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影响,研究发现ABT能显著促进金线莲的根数、根长、株高和叶片的生长,并且移栽成活率也获得高。Druart等(1993)和Fridborg等(2006)研究发现活性炭能够吸附培养基中的的抑制物,同时能减少光源直接照射在根部的量,使得根部形成一种暗环境,促进了对光合作用有利的的生长素和其他辅助因子的积累,因此显著促进了金线莲的根系的生长。而刘敏玲等(2013)研究表明不同LED 光质对金线莲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红光和黄光下促进了金线莲株高的增长但使得植株瘦弱,并且叶绿素a、b的含量较低,而蓝光下金线莲长势较好,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相对较高。可见不同的光质对金线莲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生长的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却未见报道。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重要能量来源,对植物离体再生培养过程中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及其各反应机理都具有显著的影响。自1955年De首次在向日葵等组织培养中引进光因子以来,许多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相继开展了研究工作,光质对植物离体再生培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在植物组培过程中,光信号被组培苗体内不同的光受体感知,进而影响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性状表现。不同的光质对植株的形态建成、生理品质都具有显著的影响。Tanaka等(1998)报道认为红光促进了人工组培兰花苗的叶片生长,但减少了叶绿素含量、根和茎的干重。Poudel等(2008)研究认为红光LED处理有利于植株株高与节间长度的伸长,而蓝光LED处理下促进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气孔数目的增加。Hahn等(2000)研究发现,在单一红光或蓝光LED处理下毛地黄组培苗徒长,但在红蓝LED组合光下生长健壮。邬奇等(2013)对番茄的研究表明,与单色光质补光相比,红蓝组合光的补光显著提高了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壮苗指数和净光合速率,红:蓝(2:1)补光有利于幼苗的叶面积、干鲜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增加,并且提高了幼苗的CAT活性、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而在各种光质中,红光(R)能降低植物体内源赤霉素(GA)的含量,从而减少节间长度和植株高度,远红光(Fr)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Blom&Zheng, 2009)。Hertel等(2011)指出改变红光与远红光光通量的比值(R/Fr)可以调控种子的萌发,促进茎秆生长、叶片伸展及提前开花。Li和Kubota(2009)发现增加光质中Fr成份,作物的鲜重、干重、茎长、叶片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增加。可见光谱中不同红光与远红光的能量分布对植物形态建成,调节植株高度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控制植物形态的重要参(Murakami et al, 1997)。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植物生长影响很大。但有关光质对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的研究却少有报道,而其中不同红光与远红光的能量分布对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更是未曾报道。
本试验以金线莲茎尖作为材料,采用LED精确调制光谱分布,研究了不同红光、蓝光和远红光能量分布对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试图寻找出最适宜的金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光谱组合。为金线莲的组织培养和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4年09月至2015年2月在大学农学院LED植物光源研究中心进行,供试材料金线莲由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所用的各种波长的LED光源由南京欧普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并提供。
1.2试验设计
本试验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金线莲组织培养的丛生芽诱导和壮苗生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