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培元化瘀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附件)

摘 要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75:25),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2.0L·min-1。结果:该方法专属性良好,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Y=969089.4579x-49264,R2=0.9999,加样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98.9%和0.42%,耐用性良好。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准确,可作为黄芪甲苷的检测方法。目录
1引言 1
1.1 培元化瘀方组成及功用 1
1.2 组方中化学成分及研究现状 2
1.2.1 黄芪 2
1.2.2 五味子 3
1.2.3桃仁 3
1.2.4 地龙 4
1.2.5人参 4
1.2.6 枸杞子 5
1.2.7 生地 5
1.3 论证黄芪甲苷在本方的功用 6
2 实验部分 7
2.1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7
2.1.1材料 7
2.1.2试剂与试药 7
2.1.3仪器与设备 7
2.2方法及结果 7
2.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7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7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
2.2.4线性关系 8
2.2.5精密度实验 9
2.2.6稳定性实验 9
2.2.7重复性实验 9
2.2.8加样回收实验 10
2.2.9样品含量测定 10
2.3 讨论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引言
1.1 培元化瘀方组成及功用
培元化瘀方由黄芪、当归、生地黄、熟地黄等组成,方中黄芪为君[1],与当归配合应用,气血双补。生地黄、熟地黄、党参、红花、桃仁为臣,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养阴生津,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党参味甘,性平,质润气和,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配合应用,补肾滋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引言
1.1 培元化瘀方组成及功用
培元化瘀方由黄芪、当归、生地黄、熟地黄等组成,方中黄芪为君[1],与当归配合应用,气血双补。生地黄、熟地黄、党参、红花、桃仁为臣,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养阴生津,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党参味甘,性平,质润气和,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配合应用,补肾滋阴,益精填髓不生内热[2];红花桃仁为活血化瘀之要药,配伍使用,在培元补肾基础之上共达化瘀通络之效。地龙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助桃红化瘀通络;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枸杞子补肾益精、补血安神,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收敛固涩,共助补肾生津、培元固本之效,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3]。全方共用,气血双补,滋阴补肾,益精填髓,化瘀通络,补益不生热,化瘀不伤正,共达培元固本、化瘀通络之效。随着各科临床对培元化瘀方中药方的研究和应用,现已涉及到多种疾病的临床应用上,且效果特别明显。例如:黄芪是一味历史特别悠久的中草药,临床应用也非常广泛,作为我国历代中医常用的中药[4],对黄芪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蓼芪的主要成分是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含量有的化学药性成分黄芪多糖和芪皂苷还可以强心脏、降糖、调节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因此更加受到瞩目[5]。通过各种提取法如碱水、蒸馏水、超声波、等方法进行提取,其中蒸馏水提取法成本最高,且多糖粗品收获率不高;而运用碱水提取法是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和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提取,前提是避开在酸性环境下进行提取。微波提取法可以做为提取的辅助提取进行,能有效降低提取剂的使用。能够缩短提取时间和多糖的提取率,省时、节能和高效。
通过上述我们发现,对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的提取方式有许多种,而各种方法也各有所长,其中超声联合酶法进行提取是对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进行提取可以提取更高纯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利用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紫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时发现紫外分光光度可利用性有限。近年来HPLC法多用于定量测定,其优点是灵敏度好,分辨率高,有很好的重复性,定量精度高,范围广。对于沸点高、大颗粒分子、极性强等特点的化合物非常适用。但是还具有一定的缺点,如:价格高、容量小、流动相消耗大、分析有毒性的居多。药物分析、生物化学、制备型是目前的发展主流[6]。对于有效成分的测量需要更快、更准确的模式进行,所以必需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人体经络的融贯是由血脉相连,如果血运不通则气化不行,劳疾因而形成。因此劳疾者肌肤甲错无华,虽每日“食珍馐服参苓”,都不能长肌壮肉,增色;却转向日益消瘦,日复一日血气受阻严重,所以调气血、活血化瘀成为必选的治疗方法。培元化瘀方中含有的五味子、地龙、人参、黄芪等七种成分含量运用HPLC方法进行同时测定,采用此种方式可以为培元化瘀方中的药用成分的分析和中药种类的确定提供科学上的理论依据,为检测定制合理的检测限度。通过对培元化瘀方组中的用药含量和药用化学成分的分析和了解,分析培元化瘀方组中药物的有效成分及药物机理,从中得出更加优质的药物配方机理,分析出致病机制在临床用药中的药理机制[7]。
1.2 组方中化学成分及研究现状
1.2.1 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期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也是一味较为普遍的中药药材,中药学中所使用的黄芪具有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和多样,包含了多种糖类、黄酮类、皂苷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8]。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能改善贫血动物现象;能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兴奋呼吸;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对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轻度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在细胞培养中,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有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保肝等作用。
1.2.2 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9],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10]。含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糖及、树脂等。可增强中枢安定药氯丙嗪及利血平对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对抗中枢兴奋药苯丙胺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五味子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人体测试结果显示,五味子对于患有因病毒所引起之慢性肝炎者(包括A型、B型、C型、D型和E型)尤其有效。事实上,根据中国的一项临床试验报告显示,它在治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