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饮片质量标准研究(附件)
摘 要在本文中,木瓜饮片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开发了木瓜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本课题选择具有现代药理活性的木瓜作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现代色谱分析新技术,建立了特征信息丰富的木瓜药材及饮片水溶性部分指纹图谱。借助多种模式识别技术,结合药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建立了木瓜药材综合质量控制方法,并用于木瓜药材的质量评价,详细研究了木瓜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含量。确定木瓜鉴定和研究的基础,为木瓜药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瓜切片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得到相关数据。建立先进可行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促进药用木瓜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证药材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规范了木瓜药材的质量标准,加强了木瓜药材的质量控制,为制定木瓜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目 录
1 绪论 1
1.1 木瓜简介 1
1.2 木瓜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2 实验与数据 4
2.1 水分检查 4
2.1.1 仪器与材料 4
2.1.2 实验方法 4
2.1.3 实验结果 4
2.1.4 实验小结 4
2.2 总灰分的检查 5
2.2.1 实验仪器 5
2.2.2 实验方法 5
2.2.3 实验结果 5
2.2.4 实验小结 5
2.3 浸出物的测定 6
2.3.1 实验仪器与试药 6
2.3.2 实验方法 6
2.3.3 实验结果 6
2.3.4 实验小结 7
2.4 酸不溶性灰分检查 7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7
2.4.2 实验方法 7
2.4.3 实验结果 7
2.4.4 实验小结 8
2.5 含量的测定 8
2.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8
2.5.2 试验方法 8
2.5.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8
2.5.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5.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2.5.2.4 色谱条件: 9
2.5.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9
2.6 精密度实验 11
2.7 重复性实验 11
2.8 稳定性实验 12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4
3.1 实验结果: 14
3.2 实验小结: 15
3.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15
3.2.2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与优化 15
3.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20
1 绪论
1.1 木瓜简介
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 一部)中记录木瓜具有和胃化湿、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腰膝关节酸肿疼痛、转筋挛痛、湿痹拘挛、署湿吐泻、脚气水肿等病症,它是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干燥近成熟的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在100 ℃的热水中烫成灰白色,对半纵剖后晒干。在中医临床中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1]。在当代药理学研究应用中表明木瓜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而有关于其化学成分已经报道的有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类等[2]。
木瓜本品为长圆形,外表面紫红色或者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药用木瓜属木瓜属,在我国已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了,木瓜最早记载于《尔雅》中,为传统的中药,《诗经》中记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剧。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我国木瓜资源丰富,且里面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木瓜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还不完善。
1.2 木瓜国内外研究现状
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总有机酸是木瓜阵痛抗炎的功效成分之一[3] 。邓月影通过亲水层析法分离木瓜的水溶性成分,建立木瓜水溶性部分指纹图谱。 采用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建立木瓜和水溶性部分指纹特征的丰富资料。通过使用各种模式识别技术和联合药物成分含量的测定建立木瓜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评价木瓜饮片的质量[4] 。
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赫彬彬等人做的《HPLC法同时测定木瓜肉、皮、核不同构型维生素E含量》中发现木瓜果皮中αVE、γ(β)VE、δVE等含量均大于果肉和果核,可用于面膜等的应用。由于木瓜籽粒含量最高,木瓜核可以作为面膜开发,有效利用植物种子,药用和食用价值有机结合番木瓜核研究未来的未来发展方向[5] 。
在6月下旬至8月初期的成熟期研究了成熟木瓜(芝麻点)果实中OA和UA的含量,为适宜的收获期评价提供相关科学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度的增加,OA和UA含量的变化呈波动,OA变化曲线显示M型和UA型均为w型。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进一步研究[6]。
传统木瓜以“味酸”者为佳[78],木瓜含量中有有机酸与小脂肪酸莽草酸,柠檬酸等成分较为复杂,种类丰富,具有抗炎,抗菌,镇痛作用[910]。木瓜含有酚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炎,抗氧化,抗病毒,胆囊等生物活性[1116],并含有三萜酸成分具有抗炎抗菌,降低转氨酶,预防肝硬化,镇静,血糖等作用[1721],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将熊果酸、齐墩果酸作为评价木瓜饮片质量的指标。然而,目前的文献仅采用HPLCUV法同时测定木瓜脂肪酸,酚酸2类有机酸[22],不能很好地综合评价木瓜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时测定木瓜脂肪酸(莽草酸,柠檬酸)(UFLCMS),三萜酸(齐墩果酸,紫杉醇,焦酸,咖啡酸,肉桂酸),三萜酸(齐墩果酸,熊果酸)MS)的量,以客观、全面的方式评估不同地区木瓜片的质量,为药效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23]。
身体的皮肤组织是老化过程中最容易发现的,皮肤会变薄,收缩,皱纹,含水量减少,弹性消退,色素沉着,这是随着年龄的出现,其发生主要原因是自由基过度积累,氨基酸或直接与蛋白质反应以破坏肽键,导致皮肤交联蛋白降解,皮肤变薄,起皱,弹性,细胞生长减慢。
同时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会遭到活性氧的攻击,引起跨膜物质交换障碍,破坏内环境稳态,形成多种脂质过氧化物及其代谢产物MDA。MDA是一种有效的交联剂,可以引起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分子的交联聚合,形成溶酶体不能消化LF,积累在皮肤结缔组织中形成老年斑[24 ]。因此,由于对细胞成分的攻击造成的结果是老化,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自由基清除剂,可延长预期寿命并推迟这种现象。SOD是生物活性氧的重要清除剂之一,可以有效去除和防止超氧自由基的复杂反应,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损伤,从而起到延缓皮肤老化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胶原蛋白是皮肤的主要成分,HYP是胶原蛋白中主要和相对恒定的氨基酸,HYP含量随皮肤老化而降低,是皮肤老化和可靠的生化指标[25]。
经实验研究表明,木瓜提取液可提高皮肤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阻止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减少皮肤蛋白因交联聚合而发生的变性和破坏,避免细胞间质胶原纤维交联增多,皮肤角质化而出现真性皱纹或假性皱纹,使老年小鼠皮肤不会因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和LF的含量的增加而出现退行性变,从而维持皮肤正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延缓衰老[26]。
实验研究表明,木瓜含有抗溶血性链球菌成分(如齐墩果酸,紫杉醇和熊果苷)和抑制链球菌溶血素谷甾醇紫杉醇可以消除喉咙炎症。木瓜300 mL乙醇提取液通过柱层析分离,原儿茶酸和高分子量多酚在透明质酸酶和大鼠肥大细胞上的分离释放组胺强抑制作用[27]。临床资料显示,木瓜作为祛风除湿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显著[28]。
目 录
1 绪论 1
1.1 木瓜简介 1
1.2 木瓜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2 实验与数据 4
2.1 水分检查 4
2.1.1 仪器与材料 4
2.1.2 实验方法 4
2.1.3 实验结果 4
2.1.4 实验小结 4
2.2 总灰分的检查 5
2.2.1 实验仪器 5
2.2.2 实验方法 5
2.2.3 实验结果 5
2.2.4 实验小结 5
2.3 浸出物的测定 6
2.3.1 实验仪器与试药 6
2.3.2 实验方法 6
2.3.3 实验结果 6
2.3.4 实验小结 7
2.4 酸不溶性灰分检查 7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7
2.4.2 实验方法 7
2.4.3 实验结果 7
2.4.4 实验小结 8
2.5 含量的测定 8
2.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8
2.5.2 试验方法 8
2.5.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8
2.5.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5.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2.5.2.4 色谱条件: 9
2.5.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9
2.6 精密度实验 11
2.7 重复性实验 11
2.8 稳定性实验 12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4
3.1 实验结果: 14
3.2 实验小结: 15
3.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15
3.2.2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与优化 15
3.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20
1 绪论
1.1 木瓜简介
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 一部)中记录木瓜具有和胃化湿、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腰膝关节酸肿疼痛、转筋挛痛、湿痹拘挛、署湿吐泻、脚气水肿等病症,它是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干燥近成熟的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在100 ℃的热水中烫成灰白色,对半纵剖后晒干。在中医临床中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1]。在当代药理学研究应用中表明木瓜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而有关于其化学成分已经报道的有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类等[2]。
木瓜本品为长圆形,外表面紫红色或者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药用木瓜属木瓜属,在我国已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了,木瓜最早记载于《尔雅》中,为传统的中药,《诗经》中记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剧。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我国木瓜资源丰富,且里面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木瓜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还不完善。
1.2 木瓜国内外研究现状
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总有机酸是木瓜阵痛抗炎的功效成分之一[3] 。邓月影通过亲水层析法分离木瓜的水溶性成分,建立木瓜水溶性部分指纹图谱。 采用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建立木瓜和水溶性部分指纹特征的丰富资料。通过使用各种模式识别技术和联合药物成分含量的测定建立木瓜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评价木瓜饮片的质量[4] 。
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赫彬彬等人做的《HPLC法同时测定木瓜肉、皮、核不同构型维生素E含量》中发现木瓜果皮中αVE、γ(β)VE、δVE等含量均大于果肉和果核,可用于面膜等的应用。由于木瓜籽粒含量最高,木瓜核可以作为面膜开发,有效利用植物种子,药用和食用价值有机结合番木瓜核研究未来的未来发展方向[5] 。
在6月下旬至8月初期的成熟期研究了成熟木瓜(芝麻点)果实中OA和UA的含量,为适宜的收获期评价提供相关科学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度的增加,OA和UA含量的变化呈波动,OA变化曲线显示M型和UA型均为w型。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进一步研究[6]。
传统木瓜以“味酸”者为佳[78],木瓜含量中有有机酸与小脂肪酸莽草酸,柠檬酸等成分较为复杂,种类丰富,具有抗炎,抗菌,镇痛作用[910]。木瓜含有酚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炎,抗氧化,抗病毒,胆囊等生物活性[1116],并含有三萜酸成分具有抗炎抗菌,降低转氨酶,预防肝硬化,镇静,血糖等作用[1721],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将熊果酸、齐墩果酸作为评价木瓜饮片质量的指标。然而,目前的文献仅采用HPLCUV法同时测定木瓜脂肪酸,酚酸2类有机酸[22],不能很好地综合评价木瓜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时测定木瓜脂肪酸(莽草酸,柠檬酸)(UFLCMS),三萜酸(齐墩果酸,紫杉醇,焦酸,咖啡酸,肉桂酸),三萜酸(齐墩果酸,熊果酸)MS)的量,以客观、全面的方式评估不同地区木瓜片的质量,为药效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23]。
身体的皮肤组织是老化过程中最容易发现的,皮肤会变薄,收缩,皱纹,含水量减少,弹性消退,色素沉着,这是随着年龄的出现,其发生主要原因是自由基过度积累,氨基酸或直接与蛋白质反应以破坏肽键,导致皮肤交联蛋白降解,皮肤变薄,起皱,弹性,细胞生长减慢。
同时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会遭到活性氧的攻击,引起跨膜物质交换障碍,破坏内环境稳态,形成多种脂质过氧化物及其代谢产物MDA。MDA是一种有效的交联剂,可以引起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分子的交联聚合,形成溶酶体不能消化LF,积累在皮肤结缔组织中形成老年斑[24 ]。因此,由于对细胞成分的攻击造成的结果是老化,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自由基清除剂,可延长预期寿命并推迟这种现象。SOD是生物活性氧的重要清除剂之一,可以有效去除和防止超氧自由基的复杂反应,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损伤,从而起到延缓皮肤老化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胶原蛋白是皮肤的主要成分,HYP是胶原蛋白中主要和相对恒定的氨基酸,HYP含量随皮肤老化而降低,是皮肤老化和可靠的生化指标[25]。
经实验研究表明,木瓜提取液可提高皮肤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阻止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减少皮肤蛋白因交联聚合而发生的变性和破坏,避免细胞间质胶原纤维交联增多,皮肤角质化而出现真性皱纹或假性皱纹,使老年小鼠皮肤不会因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和LF的含量的增加而出现退行性变,从而维持皮肤正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延缓衰老[26]。
实验研究表明,木瓜含有抗溶血性链球菌成分(如齐墩果酸,紫杉醇和熊果苷)和抑制链球菌溶血素谷甾醇紫杉醇可以消除喉咙炎症。木瓜300 mL乙醇提取液通过柱层析分离,原儿茶酸和高分子量多酚在透明质酸酶和大鼠肥大细胞上的分离释放组胺强抑制作用[27]。临床资料显示,木瓜作为祛风除湿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显著[2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