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尿病药物的用药分析(附件)
摘 要糖尿病是目前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慢性杀手,而我国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医院对糖尿病的诊出率、病人得到的合理治疗率并不尽如人意。本课题旨在向大家介绍糖尿病疾病的发展现状和常用降糖药药物的相关情况,为临床上使用降糖药物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卫生部门加强糖尿病知识普及提供依据。对西安市某三甲医院的门诊糖尿病电子处方进行随机抽取,共抽取处方1000张。运用Excel进行整理,同时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对其流行病学特点、降糖口服药物的特点、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合理性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结果发现用药量上胰岛素和双胍类居于前两位,而胰岛素的销售金额处于首要地位。本次统计中最主要的联合用药方案是二联降糖,在二联降糖方案中,最主要的降糖方案是胰岛素与双胍类联用。通过对该院用药的DUI分析,表明该院医生对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多数是合理的。Key words: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diabetes; antidiabetic; DDDs; DUI目 录
1 引言
1.1 糖尿病疾病的发展现状 1
1.2 降糖药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2 资料的来源与方法
2.1 资料的来源 3
2.2 选取依据 3
2.3 统计的内容 3
2.4 统计方法 3
2.5 年龄分组情况 3
2.6 评价指标 4
3 统计结果
3.1 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5
3.2 年龄统计 5
3.3 体重指数统计 6
3.4 糖尿病类型统计 7
3.5 并发症的统计 8
3.6 常用降糖药药物 8
3.7 医院糖尿病药物的DDDs、DUI 10
3.8 各类降糖药销售总金额及百分比 10
3.9 降糖药方案使用情况 11
4 讨论
4.1 门诊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13
4.2 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 13
4.3 该院常用降糖药物的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8
3.6 常用降糖药药物 8
3.7 医院糖尿病药物的DDDs、DUI 10
3.8 各类降糖药销售总金额及百分比 10
3.9 降糖药方案使用情况 11
4 讨论
4.1 门诊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13
4.2 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 13
4.3 该院常用降糖药物的使用特点和降糖方案分析 14
4.4 用药合理性分析及用药建议的提出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1 引言
1.1 糖尿病疾病的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物质消费能力的增强,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变,而糖尿病作为世界性的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及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以及患病人数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等。因患糖尿病而引发的其他代谢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也成为了各个国家社会负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有文献及数据显示糖尿病的危害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2]。
经2004年的数据统计,其中在城市人口中18岁以上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农村为2%[3,4]。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总数达到9240万人,居全球首位,其次是印度6510万,美国2440万,巴西1190万,俄罗斯1090万。在中国的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另外中国还有6.9%的人有糖耐量异常(准糖尿病)。几乎每10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0.5个人患有糖耐量异常[5]。
1.2 降糖药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两大类[9]。其口服降糖化学药包括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包括普通胰岛素、基因工程胰岛素、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69]。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主要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得到准确的解释,多数学者和科研人员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从而导致最终表现出来。虽然目前糖尿病的控制率在逐渐增加,降糖效果也在逐步提升,但是也有缺点[10]。现在人类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理想的降糖药药物,以达到治疗方案简明、疗效合理、依从性高、同时还经济合理的目的。
在降糖药物的新药研发领域,胰岛素是研发的热点和重点,现在的主要研发方向是寻求胰岛素剂型的突破,以期达到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的最大发挥。另外GLP1 类的药物成为了治疗糖尿病的新选择,以胰高血糖素样1(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为代表的胃肠激素多肽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上受到广泛关注。GLP1能增加胃排空的时间并通过作用下丘脑的某些区域,抑制糖尿病病人的食欲。近年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有两种亚型即SGLT1和SGLT2 抑制剂)成为研究的热点并有望成为降糖新药的未来之星。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高发的代谢性疾病,其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等伴发疾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11]。故本研究主要对我市某三甲医院的治疗糖尿病疾病的电子处方进行收集,并对该院常用降糖药、降糖方案、联合用药等数据分析比较,旨在了解现有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指导临床上的药物使用及合理用药。
2 资料的来源与方法
2.1 资料的来源
西安市三甲医院2016年1月到3月的治疗糖尿病的门诊电子处方1000例。处方均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开具的。
2.2 选取依据
我国糖尿病仍然采用的是WHO(1999年)的判断指标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依据。在诊断时不仅需要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还需要血糖监测指标,具体标准如下表2.1。
表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 (mmol/L)
(1)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浓度
≥11.1
(2)空腹血糖浓度
≥7.0
(3)葡萄糖负荷和2 h血糖浓度
≥11.1
(4)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974.html
1 引言
1.1 糖尿病疾病的发展现状 1
1.2 降糖药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2 资料的来源与方法
2.1 资料的来源 3
2.2 选取依据 3
2.3 统计的内容 3
2.4 统计方法 3
2.5 年龄分组情况 3
2.6 评价指标 4
3 统计结果
3.1 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5
3.2 年龄统计 5
3.3 体重指数统计 6
3.4 糖尿病类型统计 7
3.5 并发症的统计 8
3.6 常用降糖药药物 8
3.7 医院糖尿病药物的DDDs、DUI 10
3.8 各类降糖药销售总金额及百分比 10
3.9 降糖药方案使用情况 11
4 讨论
4.1 门诊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13
4.2 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 13
4.3 该院常用降糖药物的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8
3.6 常用降糖药药物 8
3.7 医院糖尿病药物的DDDs、DUI 10
3.8 各类降糖药销售总金额及百分比 10
3.9 降糖药方案使用情况 11
4 讨论
4.1 门诊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13
4.2 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 13
4.3 该院常用降糖药物的使用特点和降糖方案分析 14
4.4 用药合理性分析及用药建议的提出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1 引言
1.1 糖尿病疾病的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物质消费能力的增强,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变,而糖尿病作为世界性的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及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以及患病人数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等。因患糖尿病而引发的其他代谢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也成为了各个国家社会负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有文献及数据显示糖尿病的危害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2]。
经2004年的数据统计,其中在城市人口中18岁以上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农村为2%[3,4]。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总数达到9240万人,居全球首位,其次是印度6510万,美国2440万,巴西1190万,俄罗斯1090万。在中国的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另外中国还有6.9%的人有糖耐量异常(准糖尿病)。几乎每10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0.5个人患有糖耐量异常[5]。
1.2 降糖药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两大类[9]。其口服降糖化学药包括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包括普通胰岛素、基因工程胰岛素、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69]。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主要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得到准确的解释,多数学者和科研人员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从而导致最终表现出来。虽然目前糖尿病的控制率在逐渐增加,降糖效果也在逐步提升,但是也有缺点[10]。现在人类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理想的降糖药药物,以达到治疗方案简明、疗效合理、依从性高、同时还经济合理的目的。
在降糖药物的新药研发领域,胰岛素是研发的热点和重点,现在的主要研发方向是寻求胰岛素剂型的突破,以期达到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的最大发挥。另外GLP1 类的药物成为了治疗糖尿病的新选择,以胰高血糖素样1(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为代表的胃肠激素多肽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上受到广泛关注。GLP1能增加胃排空的时间并通过作用下丘脑的某些区域,抑制糖尿病病人的食欲。近年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有两种亚型即SGLT1和SGLT2 抑制剂)成为研究的热点并有望成为降糖新药的未来之星。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高发的代谢性疾病,其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等伴发疾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11]。故本研究主要对我市某三甲医院的治疗糖尿病疾病的电子处方进行收集,并对该院常用降糖药、降糖方案、联合用药等数据分析比较,旨在了解现有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指导临床上的药物使用及合理用药。
2 资料的来源与方法
2.1 资料的来源
西安市三甲医院2016年1月到3月的治疗糖尿病的门诊电子处方1000例。处方均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开具的。
2.2 选取依据
我国糖尿病仍然采用的是WHO(1999年)的判断指标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依据。在诊断时不仅需要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还需要血糖监测指标,具体标准如下表2.1。
表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 (mmol/L)
(1)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血糖浓度
≥11.1
(2)空腹血糖浓度
≥7.0
(3)葡萄糖负荷和2 h血糖浓度
≥11.1
(4)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