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附件)
摘 要通过对我校400名学生进行详细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当代大学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情况。结果显示,71.9%的学生对抗生素能够治疗的各种炎症不清楚;33.8%的学生在对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有所了解;50.4%的学生会认真遵从医生的吩咐购买抗生素类药物;50.2%的学生不论感染程度如何都会购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这说明现今的大学生大部分知道不按医嘱服药的危害,但是却不能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因此学校应该多推广这类药物的用药指南,并引导学生意识到要增强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用药习惯,认真的遵从医嘱,以保证身心健康。目 录
1 引言 1
2 大学生使用抗生素中常见的误区
2.1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先用抗生素治疗 2
2.2 要求使用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 2
2.3 腹泻就用抗生素治疗 3
2.4 口服抗生素预防疾病 3
2.5 运动性扭伤要用抗生素治疗 3
2.6 无规律服用抗生素 4
3 现有文献资料 5
4 本次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4.1 调查对象 7
4.2 方法 7
4.3 统计与分析 7
5 调查结果和数据统计 8
6 讨论 12
7 大学生滥用抗生素的预防措施
7.1 加强抗生素用药知识的宣传及普及 14
7.2 纠正“输液好的快,要求使用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的错误认识 14
7.3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14
7.4 把好用药关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录(5份调查问卷样本) 19
1 引言
如今,社会不断在发展,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量逐渐增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有很多,对人们来说,其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其感知能力降低,一直这样,就会使一些病原菌发生变异,从而有可能形成“超级细菌”。
据统计,2015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2580.1万人,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巨大分支和组成部分,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调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如今,社会不断在发展,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量逐渐增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有很多,对人们来说,其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其感知能力降低,一直这样,就会使一些病原菌发生变异,从而有可能形成“超级细菌”。
据统计,2015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2580.1万人,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巨大分支和组成部分,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调查表明,抗菌药物应用的比率高达79%。而且一般学生会在宿舍中储备一定的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这难免会导致一些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建设祖国的主要群体,也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认识,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把握好用药量的多少。并且,还可以通过正确的宣传方式将用药知识普及,让每位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以便这类药能更安全有效地被使用。
2 大学生使用抗生素中常见的误区
2.1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先用抗生素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是高校门诊的多发病,据报道,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0日某高校门诊就诊病人3653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1408 例,占同期就诊病人的39%。感冒发烧是大学生错误使用抗生素最为普遍的疾病,1408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853例使用了抗生素,占60%。其中在就诊前已经服用抗生素的有248 例,占18%。许多大学生已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只要感冒先吃“消炎药”,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依赖性,抵抗性就会慢慢地变弱[1]。不能一感冒就用抗生素,这不仅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成为其他疾病的病因。例如,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最严重的感冒,该病是通过一些病毒或者是病菌感染扩散造成的,这就与滥用抗生素治疗有关。而对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一般的症状包括流鼻涕、头痛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医生一般会建议不要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多喝水,平时多注意休息,过几天感冒就好了,所以不用太担心。早期可以应用抗病毒药或选择一些解热镇痛、镇咳、抗过敏的复方制剂感冒药,且这种感冒的开始23天无需服用抗生素,因为这种自限性疾病大多在7天内会自愈;如果咳嗽有浓痰、浓性鼻涕、扁桃体肿大或表面有浓性分泌物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发热是自身免疫的自我保护的反映,是疾病的一种表现[2]。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是身体发热的主要原因,这两种疾病导致了发烧。发病有两种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身体发热,也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虽然这两种病原微生物都能导致的我们的身体发热,但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然而许多学生对其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不清楚,大多以为使用抗生素就可以治疗。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导致的,会有什么后果。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过多使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引起免疫功能的逐渐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会降低,以致更容易生病。
2.2 要求使用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
有学者报道,在平时门诊中,某高校经常有学生认为输液好得快,要求输液治疗。同期853 例使用抗生素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中静脉输液者为198 例,占使用抗生素人数的23%。其实普通感冒根本不需要输液治疗,即便是流行性感冒初期服用中药疗效也很明显,未必要选择打针、输液,尤其是不可滥用抗生素,流感患者合并有并发症时才需要输液[3]。学生进入上述误区,原因分别为:一是大多认为引起流感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必须要服用抗生素治疗;二是有一部分人群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了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在此情况下会适当的用抗生素针对性进行治疗,然而有些学生误以为这种治疗方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在这种不清楚用药方法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不但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并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严重的可导致无药可用,给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
2.3 腹泻就用抗生素治疗
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更为普遍,有报道称某高校门诊就诊腹泻病人168例,其中154 例使用了抗生素[4]。大多数学生将抗生素当成治疗腹泻的“好药”。其实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类型众多。在校大学生多为急性腹泻,常见于肠道感染和暴饮暴食引起消化性腹泻。对于肠道感染性腹泻,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多吃蔬菜和粥,忌油腻辛辣,喝点淡盐水或口服一些收敛药物,泻完后也就日渐痊愈;重者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若腹泻伴有腹痛,每天次数在10 次以上,粪便呈脓性或脓血样、粘液状,有里急后重、发烧,伴有呕吐者,一般为细菌性痢疾,需到去医院进行抗感染和补液治疗。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消化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毫无治疗效果,只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等身体失调的情况[
1 引言 1
2 大学生使用抗生素中常见的误区
2.1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先用抗生素治疗 2
2.2 要求使用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 2
2.3 腹泻就用抗生素治疗 3
2.4 口服抗生素预防疾病 3
2.5 运动性扭伤要用抗生素治疗 3
2.6 无规律服用抗生素 4
3 现有文献资料 5
4 本次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4.1 调查对象 7
4.2 方法 7
4.3 统计与分析 7
5 调查结果和数据统计 8
6 讨论 12
7 大学生滥用抗生素的预防措施
7.1 加强抗生素用药知识的宣传及普及 14
7.2 纠正“输液好的快,要求使用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的错误认识 14
7.3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14
7.4 把好用药关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录(5份调查问卷样本) 19
1 引言
如今,社会不断在发展,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量逐渐增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有很多,对人们来说,其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其感知能力降低,一直这样,就会使一些病原菌发生变异,从而有可能形成“超级细菌”。
据统计,2015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2580.1万人,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巨大分支和组成部分,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调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如今,社会不断在发展,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量逐渐增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有很多,对人们来说,其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其感知能力降低,一直这样,就会使一些病原菌发生变异,从而有可能形成“超级细菌”。
据统计,2015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2580.1万人,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巨大分支和组成部分,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调查表明,抗菌药物应用的比率高达79%。而且一般学生会在宿舍中储备一定的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这难免会导致一些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建设祖国的主要群体,也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认识,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把握好用药量的多少。并且,还可以通过正确的宣传方式将用药知识普及,让每位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以便这类药能更安全有效地被使用。
2 大学生使用抗生素中常见的误区
2.1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先用抗生素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是高校门诊的多发病,据报道,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0日某高校门诊就诊病人3653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1408 例,占同期就诊病人的39%。感冒发烧是大学生错误使用抗生素最为普遍的疾病,1408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853例使用了抗生素,占60%。其中在就诊前已经服用抗生素的有248 例,占18%。许多大学生已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只要感冒先吃“消炎药”,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依赖性,抵抗性就会慢慢地变弱[1]。不能一感冒就用抗生素,这不仅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成为其他疾病的病因。例如,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最严重的感冒,该病是通过一些病毒或者是病菌感染扩散造成的,这就与滥用抗生素治疗有关。而对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一般的症状包括流鼻涕、头痛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医生一般会建议不要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多喝水,平时多注意休息,过几天感冒就好了,所以不用太担心。早期可以应用抗病毒药或选择一些解热镇痛、镇咳、抗过敏的复方制剂感冒药,且这种感冒的开始23天无需服用抗生素,因为这种自限性疾病大多在7天内会自愈;如果咳嗽有浓痰、浓性鼻涕、扁桃体肿大或表面有浓性分泌物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发热是自身免疫的自我保护的反映,是疾病的一种表现[2]。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是身体发热的主要原因,这两种疾病导致了发烧。发病有两种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身体发热,也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虽然这两种病原微生物都能导致的我们的身体发热,但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然而许多学生对其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不清楚,大多以为使用抗生素就可以治疗。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导致的,会有什么后果。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过多使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引起免疫功能的逐渐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会降低,以致更容易生病。
2.2 要求使用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
有学者报道,在平时门诊中,某高校经常有学生认为输液好得快,要求输液治疗。同期853 例使用抗生素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中静脉输液者为198 例,占使用抗生素人数的23%。其实普通感冒根本不需要输液治疗,即便是流行性感冒初期服用中药疗效也很明显,未必要选择打针、输液,尤其是不可滥用抗生素,流感患者合并有并发症时才需要输液[3]。学生进入上述误区,原因分别为:一是大多认为引起流感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必须要服用抗生素治疗;二是有一部分人群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了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在此情况下会适当的用抗生素针对性进行治疗,然而有些学生误以为这种治疗方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在这种不清楚用药方法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不但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并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严重的可导致无药可用,给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
2.3 腹泻就用抗生素治疗
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更为普遍,有报道称某高校门诊就诊腹泻病人168例,其中154 例使用了抗生素[4]。大多数学生将抗生素当成治疗腹泻的“好药”。其实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类型众多。在校大学生多为急性腹泻,常见于肠道感染和暴饮暴食引起消化性腹泻。对于肠道感染性腹泻,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多吃蔬菜和粥,忌油腻辛辣,喝点淡盐水或口服一些收敛药物,泻完后也就日渐痊愈;重者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若腹泻伴有腹痛,每天次数在10 次以上,粪便呈脓性或脓血样、粘液状,有里急后重、发烧,伴有呕吐者,一般为细菌性痢疾,需到去医院进行抗感染和补液治疗。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消化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毫无治疗效果,只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等身体失调的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