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抗缺氧作用实验研究

摘 要丹红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等方面的应用较多。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为阳性对照组,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实验、CO中毒实验、急性脑缺氧实验,以小鼠的存活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小鼠的形态活动为评价指标,来观察丹红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小鼠抗缺氧的保护作用。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丹红注射液组可以明显延长模型小鼠在亚硝酸钠中毒、常压缺氧、CO中毒实验中的存活时间;从急性脑缺氧实验中检测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组可以提高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目 录
1 引言
1.1 丹红注射液的概述 1
1.2 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 2
1.2.1 心脑血管中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2
1.2.2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
1.2.3 抗血小板聚集 2
1.3 临床应用 3
1.3.1 冠心病 3
1.3.2 脑梗死 3
1.3.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
1.3.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
1.3.5 血管性痴呆 4
1.3.6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4
1.3.7 骨折 4
1.3.8 慢性萎缩性胃炎 4
1.3.9 眼底出血的辅助治疗 5
2 抗缺氧实验观察
2.1 实验材料 6
2.1.1 实验动物 6
2.1.2 主要试剂 6
2.1.3 仪器 6
2.1.4 实验药品 6
2.1.5 给药 6
2.2 实验方法 7
2.2.1 常压耐缺氧实验 7
2.2.2 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 7
2.2.3 CO中毒存活实验 7
2.2.4 对小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 8
2.3 统计学处理 8
2.4 实验结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验药品 6
2.1.5 给药 6
2.2 实验方法 7
2.2.1 常压耐缺氧实验 7
2.2.2 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 7
2.2.3 CO中毒存活实验 7
2.2.4 对小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 8
2.3 统计学处理 8
2.4 实验结果 8
2.4.1 常压耐缺氧实验中小鼠的存活时间比较 8
2.4.2 常压耐缺氧实验中小鼠的形态学观察 8
2.4.3 亚硝酸钠中毒实验中的存活时间比较 9
2.4.4 亚硝酸钠中毒实验中的形态学观察 9
2.4.5 CO中毒实验中小鼠的存活时间比较 10
2.4.6 CO中毒实验中小鼠形态学观察 10
2.4.7 对小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 11
讨论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引言
氧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缺氧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出现脑组织病理和机能失调情况,最终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供氧不足而死亡。机体缺氧会表现头痛、气短、头昏、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乏力、紫绀、食欲不振、失眠以及外周水肿等症状。为了减轻或消除缺氧所引起的症状,有关人员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抗缺氧药物。研究表明部分西药如磺胺唑啶、地塞米松、尼莫地平等,对高原缺氧引起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大导致其实际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另据报道,人参[1]、红景天、银杏提取物等中药能够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但它们大多数都属于贵重中药或藏药,地理分布局限,资源很少而且价格昂贵,因此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2]。
丹红注射液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中含有丹参酮、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儿茶酚、红花酚苷等有效成分[3],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凝集、减少血小板的黏附、抗血栓形成、保护心肌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1.1 丹红注射液的概述
丹红注射液主要是从丹参和红花中提取有效物质而成的,丹参和红花二者合用,一寒一温,相辅相成,除邪而不伤正。
丹参为君药,性味苦、微寒,归心、胆经,有效成分包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其水溶性成分中的原儿茶醛和丹参素等不仅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血栓、扩张冠状动脉、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氧自由基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4]。
红花为臣药,味辛、性温,归心、胆经,主要是由黄酮类化学成分组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激活纤溶酶原、抑制凝血、凝固复钙、对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增加脑动脉血流量及营养脑细胞的作用,并能通过改善心功能途径进而改善冠心病等症状,还能明显改善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微血栓的形成、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
1.2 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
1.2.1 心脑血管中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头闷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情绪低落等,该病症在发作后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如在此时输入新的血液则会导致强烈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使脑组织水肿加剧,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并引起严重的神经结构与功能损伤甚至坏死。金波等[5]通过线拴法塑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的模型,对模型组注射丹红注射液,然后观察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并检查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MAO活力,增加SOD含量,有效减轻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并能减小梗死体积,对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辛勤等[6]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复制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指数、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发现丹红注射液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扩张脑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还能拮抗Ca2+的内流,提高组织和血液中酶的活性,同时也具有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对脑组织有显著性的保护作用。
1.2.2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在研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中,通过对雄性白兔注射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白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7],能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白兔血清中NO的含量,降低血浆ET浓度,使超氧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