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不同组织中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性研究
本试验应用Real Time PCR技术对抗氧化蛋白基因Prx在团头鲂的肝、肾、脾、心、脑、鳃、肌肉、鳔、前肠、后肠十个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xⅠ、PrxⅡ、PrxⅢ、PrxⅣ、PrxⅤ、PrxⅥ在团头鲂10个主要组织中均有表达PrxⅠ心脏、肾脏>肝脏、脾脏、鳃>后肠>前肠>脑、肌肉、鳔;PrxⅡ肝脏>前肠>后肠>心脏、脑、鳔、肾脏、脾脏、鳃、肌肉;PrxⅢ肌肉、鳔>脾脏>肝脏>心脏>前肠、后肠>鳃、脑、肾脏;PrxⅣ肝脏>后肠>前肠>心脏、脑、肌肉>肾脏>脾脏、鳃、鳔;PrxⅤ脑、心脏>肌肉>后肠>前肠>肾脏、脾脏、鳃、肝脏、鳔;PrxⅥ肝脏>前肠>肌肉>后肠>肾脏>脾脏、心脏>鳃>鳔、脑。抗氧化蛋白基因在各组织上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说明其表达具有特异性。鉴于抗氧化蛋白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水平均较高,推断肝脏在团头鲂抗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用鱼与养殖管理 2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
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
1.4 cDNA的设计与合成 3
1.4.1 RNA的提取 3
1.4.2 反转录过程 3
1.5 SYBR Green Real Time PCR反应 3
1.6 数据处理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PrxⅠ的组织表达分布 4
2.2 PrxⅡ的组织表达分布 4
2.3 PrxⅢ的组织表达分布 5
2.4 PrxⅣ的组织表达分布 5
2.5 PrxⅤ的组织表达分布 6
2.6 PrxⅥ的组织表达分布 7
3 讨论 7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团头鲂不同组织中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性研究
引言
引言
抗氧化系统是动物在进化中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是动物体内清除体内多余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活性氧,保护自身免受氧化损伤的重要体系[1]。Peroxiredoxin 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过氧化物酶,其催化活性和蛋白序列与其它抗氧化剂完全不同。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对清除鱼体内由细菌感染造成的氧化应激反应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鱼类抗氧化应激免疫提供了方向与依据。目前,Peroxiredoxin家族的相关基因在日本沼虾[2]获得克隆,软体动物中皱纹盘鲍[3]、褶纹冠蚌[4]等的Prxs基因也相继被克隆,同时也有有关该基因表达分布的研究在其它品种养殖动物上开展,如鮸鱼[5]等;Peroxiredoxin 蛋白在蛋白质序列数据库SWISSPROT中总共有78个相关记录[1],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数据会呈爆炸式增长。
Peroxiredoxin 家族包括PrxⅠ、Ⅱ、Ⅲ、Ⅳ、Ⅴ、Ⅵ 6个成员,它们的同源性的比较结果表明:PrxⅠⅣ的同源性相对较高,PrxⅤ与其它成员的同源性约为10%,没有显著的相似性,而Prx Ⅵ与另外4个成员的同源性相对较低,约为40%[6],且该家族中6个成员在组织表达和细胞定位上存在一些差别[1]。章波等就哺乳动物Peroxiredoxin蛋白家族的分布进行了总结:PrxⅠ蛋白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在成体肝脏、肾脏以及胚胎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PrxⅡ也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在成体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最高;Prx Ⅲ定位于线粒体;Prx Ⅳ在内质网和细胞外基质可以检测到;Prx Ⅴ存在于细胞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Prx Ⅵ在多种组织中均能检测到,在肺脏中表达最高[1]。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鮊亚科(Abramidinae),鲂属(Megalobrama),俗称武昌鱼。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经济价值高,养殖前景广阔。在团头鲂养殖生产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幼鱼期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应激进而造成受伤、生病和死亡,严重影响了团头鲂的正常生长与繁殖。同时,近年来,氧化应激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或过强的氧化应激会造成鱼体生长发育缓慢、免疫机能下降、发病率升高等危害,并降低水产品质量和饲料转化率,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7]。抗氧化蛋白基因Peroxiredoxin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鱼类抗氧化应激免疫提供了方向与依据。
本试验旨在了解抗氧化蛋白基因Peroxiredoxin在团头鲂幼鱼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情况,为机体代谢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与养殖管理
养殖试验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基地室内循环养殖系统(规格为820×700mm)中进行,试验用团头鲂由该基地提供。试验鱼在正式饲养前使用通威饲料公司提供的沉性颗粒饲料在循环水系统中驯化12周至稳定。挑选90尾规格基本一致的健康鱼,随机分成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于3个规格为φ 820×700 mm的可控温室内循环水圆形养殖桶中饲养,保持安静。用基础日粮每天3次(8:209:00、11:3012:10和16:5017:30)饱食投喂60天,根据生长和摄食的情况作适当调整,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5%,尽量无饲料剩余,每天吸污一次。循环水系统日夜连续循环并充气增氧,饲养期间温度为26 ± 1℃,pH为7.27.8,DO> 6 mg/L,TAN< 0.05 mg/L,H2S< 0.01 mg/L。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饲养试验结束后,禁食24 h。每个重复各取3尾鱼,共9尾,用苯挫卡因(200300mg/L)麻醉后取脑、心、脾、鳃、肝、前肠、后肠、中肾、肌肉以及鳔十个组织器官于液氮保存运送回实验室存于80℃冰箱中。抽提RNA,使用SYBR荧光定量RTPCR法的方法测定分析其不同组织器官内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用鱼与养殖管理 2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
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
1.4 cDNA的设计与合成 3
1.4.1 RNA的提取 3
1.4.2 反转录过程 3
1.5 SYBR Green Real Time PCR反应 3
1.6 数据处理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PrxⅠ的组织表达分布 4
2.2 PrxⅡ的组织表达分布 4
2.3 PrxⅢ的组织表达分布 5
2.4 PrxⅣ的组织表达分布 5
2.5 PrxⅤ的组织表达分布 6
2.6 PrxⅥ的组织表达分布 7
3 讨论 7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团头鲂不同组织中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性研究
引言
引言
抗氧化系统是动物在进化中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是动物体内清除体内多余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活性氧,保护自身免受氧化损伤的重要体系[1]。Peroxiredoxin 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过氧化物酶,其催化活性和蛋白序列与其它抗氧化剂完全不同。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对清除鱼体内由细菌感染造成的氧化应激反应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鱼类抗氧化应激免疫提供了方向与依据。目前,Peroxiredoxin家族的相关基因在日本沼虾[2]获得克隆,软体动物中皱纹盘鲍[3]、褶纹冠蚌[4]等的Prxs基因也相继被克隆,同时也有有关该基因表达分布的研究在其它品种养殖动物上开展,如鮸鱼[5]等;Peroxiredoxin 蛋白在蛋白质序列数据库SWISSPROT中总共有78个相关记录[1],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数据会呈爆炸式增长。
Peroxiredoxin 家族包括PrxⅠ、Ⅱ、Ⅲ、Ⅳ、Ⅴ、Ⅵ 6个成员,它们的同源性的比较结果表明:PrxⅠⅣ的同源性相对较高,PrxⅤ与其它成员的同源性约为10%,没有显著的相似性,而Prx Ⅵ与另外4个成员的同源性相对较低,约为40%[6],且该家族中6个成员在组织表达和细胞定位上存在一些差别[1]。章波等就哺乳动物Peroxiredoxin蛋白家族的分布进行了总结:PrxⅠ蛋白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在成体肝脏、肾脏以及胚胎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PrxⅡ也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在成体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最高;Prx Ⅲ定位于线粒体;Prx Ⅳ在内质网和细胞外基质可以检测到;Prx Ⅴ存在于细胞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Prx Ⅵ在多种组织中均能检测到,在肺脏中表达最高[1]。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鮊亚科(Abramidinae),鲂属(Megalobrama),俗称武昌鱼。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经济价值高,养殖前景广阔。在团头鲂养殖生产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幼鱼期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应激进而造成受伤、生病和死亡,严重影响了团头鲂的正常生长与繁殖。同时,近年来,氧化应激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或过强的氧化应激会造成鱼体生长发育缓慢、免疫机能下降、发病率升高等危害,并降低水产品质量和饲料转化率,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7]。抗氧化蛋白基因Peroxiredoxin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鱼类抗氧化应激免疫提供了方向与依据。
本试验旨在了解抗氧化蛋白基因Peroxiredoxin在团头鲂幼鱼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情况,为机体代谢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与养殖管理
养殖试验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基地室内循环养殖系统(规格为820×700mm)中进行,试验用团头鲂由该基地提供。试验鱼在正式饲养前使用通威饲料公司提供的沉性颗粒饲料在循环水系统中驯化12周至稳定。挑选90尾规格基本一致的健康鱼,随机分成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于3个规格为φ 820×700 mm的可控温室内循环水圆形养殖桶中饲养,保持安静。用基础日粮每天3次(8:209:00、11:3012:10和16:5017:30)饱食投喂60天,根据生长和摄食的情况作适当调整,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5%,尽量无饲料剩余,每天吸污一次。循环水系统日夜连续循环并充气增氧,饲养期间温度为26 ± 1℃,pH为7.27.8,DO> 6 mg/L,TAN< 0.05 mg/L,H2S< 0.01 mg/L。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饲养试验结束后,禁食24 h。每个重复各取3尾鱼,共9尾,用苯挫卡因(200300mg/L)麻醉后取脑、心、脾、鳃、肝、前肠、后肠、中肾、肌肉以及鳔十个组织器官于液氮保存运送回实验室存于80℃冰箱中。抽提RNA,使用SYBR荧光定量RTPCR法的方法测定分析其不同组织器官内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