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规律

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也一直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其工艺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廉、管理方便,符合现代渔业可持续科学发展理念。浮游植物一共检出81属136种,隶属8个门。经分析计算得到,草鱼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浮游植物密度平均密度为2.23 ×107 ind/L,平均生物量为21.33mg/L。在不同采样时间对比,4月22日,9月22日,12月22日,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分析,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R. Margalef指数值d,均匀度指数e值呈现减小状态,说明随着系统的运行,水体污染趋于越来越严重。在同一采样时间里,各个采样点的Shannon- Weaver、R. Margalef、均匀度指数e指数存在差别,主要表现在采样点4和采样点6,采样点4的Shannon- Weaver、R. Margalef、均匀度指数e相对采样点6的Shannon- Weaver、R. Margalef、均匀度指数e要高一些,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可能与放养的鲢鱼等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有关,滤食性鱼类有利于净化水质,肉食性鱼类有助于控制主养鱼自繁幼鱼、野杂鱼及其它竞争对象。一般情况来说,当多样性指数越高时,则水质越好。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采样点设置及采样时间 2
1.1.1 采样点的设置 2
1.1.2 采样时间 2
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3
1.2.1 样品的采集 3
1.2.2 样品的处理 3
1.2.3 分析方法和公式 3
1.3 实验池塘基本情况 3
1.3.1 池塘功能区规格 3
1.3.2 池塘水质变化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 4
2.1.1 种类组成 4
2.1.2 浮游植物的时间分布 4
2.1.3 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 5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及其他指标 5
2.2.1 优势种的时空分布 5
2.2.2 密度与生物量 5
2.2.3 多样性指数 6
3 讨论 6
3.1 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的影响 6
3.2 池塘水质状态评价 6
4 结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规律
引言
引言 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设施设备的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直到1997年,人工湿地才开始应用于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净化养殖废水。2001年,Lin等利用人工湿地循环净化凡纳滨对虾养殖废水,效果很好。2006年,李谷等将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技术与池塘养殖有机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生态系统。这一系统使池塘水体从“封闭静水”变为“循环流水”,使池塘水环境调控从“原位修复”转变为“异位控制”,使传统池塘养殖系统发生了质的变化和提升。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指在水域中能自由悬浮生活的微小植物,在水体中存在非常广泛,而且可以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是食物链和营养结构的基础环节,目前草鱼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浮游藻类是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种类组成,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到渔业产量的丰欠,同时也是评价湖泊营养化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内外均已广泛采用并卓有成效。众多研究者对浮游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浮游藻类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藻类在水体中的时空变化监测水质的变化以及估算水体鱼产量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及采样时间
1.1.1 采样点的设置 旨在研究草鱼循环水养殖池塘时空变化,结合养殖池塘的结构,分别在池塘1#、2#、3#流水池,沉淀池外,池塘边以及进水闸设置采样点1~6,如图11,每个点取3个平行样。
图11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1.1.2 采样时间 此次实验在一个养殖周期完成,分为养殖前、中、末三期,所以于2014年的4月22日,9月22日和12月22日的上午的10点到11点。
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1.2.1 样品的采集 用浮游植物网在水面下0.5m处作“8”字型拖曳,收集水样1L于棕色瓶中加10mL的4%福尔马林溶液液进行固定保存,待镜检鉴定。
1.2.2 样品的处理 样品中加1%的鲁哥试剂固定保存,实验室内静置至少48h,虹吸出上层液,浓缩至50mL,加福尔马林试剂保存,待检。
1.2.3 分析方法和公式 采用目镜视野法计数,目镜物镜为10×40倍镜检前,需要摇匀浓缩液,取0.1mL于20×20mm的计数板上对浮游植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密度大小确定观察计数视野为100个。确保载玻片下无气泡,种类鉴定参照《中国常见淡水浮游藻类图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 每升水样浮游植物数量计算公式:N=[A/AC×VS/Va]×n
N每升水样中浮游植物的数量(ind/L);
A计数框面积(mm2);
AC 计数面积(mm2);
VS 样品浓缩后的体积(mL);
Va 计数框的体积(mL);
n 计数所获得的浮游植物的个数(ind/L);
(2) ShannonWiener指数:H’= ∑[ni / N log2(ni / N)]
H’在0~1范围内水体为重污染,1 ~3范围内为中污染,>3为轻污染或者无污染。
Pielou均匀度指数:J=H’/Hmax ,Hmax =log2S
J在0~0.3的范围内水体为重污染,在0.3~0. 5的范围内为中污染,在0.5~0.8的范围内为轻污染或无污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