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转基因大豆检测以gm7sαri转基因植株为实验材料
大豆是人类食品中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是现代农业十分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的产量逐渐开始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利用转基因技术是增加大豆产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自首次报道大豆成功转化以来,很多研究人员相继在大豆转化方面进行成功的报道。但随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因此,为了消费者的权益,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是转基因研究的必须环节,只有准确地检测转基因含量以及成分,才能有效的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实时监控。本研究以Gm7sαRi转基因植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它的转基因后代T3进行转基因植株的检测,首先用定性PCR方法检测了转基因大豆中CaMV35启动子,NOS终止子,标记基因BAR通用元件,初步判断是否为阳性转基因大豆,然后进行了特异性的定性检以及后代植株的相对表达量,并对转基因的阳性植株选取了一部分进行含硫氨基酸的测定,得到的大豆转基因植株Gm7sα中的含硫氨基酸都高于非转化植株中的含硫氨基酸。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3
引言3
1 材料与方法3
1.1 实验材料3
1.1.1 供试的大豆品种3
1.1.2 载体3
1.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4
1.2 实验方法4
1.2.1 转基因植株叶片DNA的提取4
1.2.2 转基因材料RNA的提取(TRIZOL法)4
1.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5
1.2.4 氨基酸测定氧化水解法6
1.3 转基因大豆Gm7sαRi的筛选PCR检测6
1.3.1 转基因植株检测通用引物6
1.3.2 转化植株的筛选PCR检测扩增体系6
1.4 转基因大豆Gm7sαRi特异性PCR检测 6
1.5 转基因植株Gm7SαRi的定量检测7
2 结果与分析 7
2.1 转化植株的通用引物检测结果7
2.1.1 CaMV35S启动子(195bp) 7
2.1.2 终止子NOS(180bp)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1.3 标记基因bar 8
2.2 转化植株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8
2.3 转基因植物定量检测结果8
2.4 转基因含硫氨基酸测定结果9
3 结论与讨论10
3.1 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素10
3.2 转基因植物检测方法的讨论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优质转基因大豆检测——以Gm7sαRi转基因植株为实验材料
金善宝实验班(植物生产类)学生 毕馨月
引言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起源于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大豆为人类膳食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性蛋白,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热量,还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老少皆宜食用。同时,它已成为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被用于医药、化工、军事、环保、纺织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大豆种子蛋白中贮藏蛋白的含量占种子蛋白的7080%。据FAO资料,成年人每天应摄取75g以上的蛋白质,而世界人均水平仅达到68.8g,在我国,人均目前只有60g[13]。尽管目前传统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领域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远缘杂交不亲和、育种周期长等因素限制了大豆育种研究的迅速深入发展。因此,创造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环保的转基因大豆是解决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然而,转基因作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商业化种植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大力推广[4]。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34亿公顷,占全球耕地总面积(15亿公顷)的9%,是1996年170万公顷的79倍[5]。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为抗除草剂大豆,达0.692亿公顷,占全球大豆种植面积的67%[6]。
随着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其安全性及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受到国际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作物转基因成分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消费者的权益,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是转基因研究的必须环节,只有准确地检测转基因含量以及成分,才能有效的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实时监控,目前对转基因植株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根据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的特征目前主要分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类。由于核酸,特别是DNA的稳定性,在加工过程中不易降解,基于DNA水平的检测技术方法已成为转基因生物的主要方法。首先,通过筛选检测判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然后,通过对阳性结果的分析鉴定,确定转基因成分的性质;最后,进行定量分析。对植物中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常用方法有:PCR技术[7]、分子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810]。辅助检测方法主要有浸种法、根吸法、叶片涂抹法[11]、固体培养基筛选法和叶片浸泡法[12]。这些辅助方法的建立,丰富了我们对转基因后代鉴定的手段,为转基因后代的检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Gm7sαRi[13]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转基因后代T3代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并测定了阳性转基因植物的含硫氨基酸,发现Gm7sαRi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的后代植株中,其种子中含硫氨基酸含量也会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的大豆品种
试验所用的转基因大豆均为第3代,转化的原始栽培品种为南农881、Jack。
1.1.2 载体
RNAi表达载体PBPGWIWG2 Gm7SαRi由李萌师姐构建。本实验中用于转化得到的后代转基因植株所使用的载体,1个选择标记基因:bar。下图为构建好的载体pBIGm7SαRi的示意图。
1.1.3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生物公司。DL2000 DNA Marker、2×Taq Plus PCR MasterMix(KT20502)购自南京诺维赞生物有限公司。
PCR仪(北京东胜创新)、凝胶成像系统(Pharmacia Biotech ImageMaster);
L一8900氨基酸分析仪,A200 amino acid Nova analyzer型氨基酸分析仪,电子分析天平,超纯水机RODI50EE,恒温鼓风干燥箱。
1.2 实验方法
1.2.1 转基因植株叶片DNA的提取
采用优化的CTAB法提取大豆叶片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和浓度,稀释备用。用于提取DNA的叶片,为单植株中随机挑取的新鲜叶片。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3
引言3
1 材料与方法3
1.1 实验材料3
1.1.1 供试的大豆品种3
1.1.2 载体3
1.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4
1.2 实验方法4
1.2.1 转基因植株叶片DNA的提取4
1.2.2 转基因材料RNA的提取(TRIZOL法)4
1.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5
1.2.4 氨基酸测定氧化水解法6
1.3 转基因大豆Gm7sαRi的筛选PCR检测6
1.3.1 转基因植株检测通用引物6
1.3.2 转化植株的筛选PCR检测扩增体系6
1.4 转基因大豆Gm7sαRi特异性PCR检测 6
1.5 转基因植株Gm7SαRi的定量检测7
2 结果与分析 7
2.1 转化植株的通用引物检测结果7
2.1.1 CaMV35S启动子(195bp) 7
2.1.2 终止子NOS(180bp)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1.3 标记基因bar 8
2.2 转化植株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8
2.3 转基因植物定量检测结果8
2.4 转基因含硫氨基酸测定结果9
3 结论与讨论10
3.1 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素10
3.2 转基因植物检测方法的讨论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优质转基因大豆检测——以Gm7sαRi转基因植株为实验材料
金善宝实验班(植物生产类)学生 毕馨月
引言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起源于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大豆为人类膳食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性蛋白,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热量,还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老少皆宜食用。同时,它已成为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被用于医药、化工、军事、环保、纺织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大豆种子蛋白中贮藏蛋白的含量占种子蛋白的7080%。据FAO资料,成年人每天应摄取75g以上的蛋白质,而世界人均水平仅达到68.8g,在我国,人均目前只有60g[13]。尽管目前传统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领域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远缘杂交不亲和、育种周期长等因素限制了大豆育种研究的迅速深入发展。因此,创造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环保的转基因大豆是解决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然而,转基因作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商业化种植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大力推广[4]。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34亿公顷,占全球耕地总面积(15亿公顷)的9%,是1996年170万公顷的79倍[5]。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为抗除草剂大豆,达0.692亿公顷,占全球大豆种植面积的67%[6]。
随着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其安全性及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受到国际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作物转基因成分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消费者的权益,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是转基因研究的必须环节,只有准确地检测转基因含量以及成分,才能有效的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实时监控,目前对转基因植株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根据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的特征目前主要分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类。由于核酸,特别是DNA的稳定性,在加工过程中不易降解,基于DNA水平的检测技术方法已成为转基因生物的主要方法。首先,通过筛选检测判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然后,通过对阳性结果的分析鉴定,确定转基因成分的性质;最后,进行定量分析。对植物中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常用方法有:PCR技术[7]、分子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810]。辅助检测方法主要有浸种法、根吸法、叶片涂抹法[11]、固体培养基筛选法和叶片浸泡法[12]。这些辅助方法的建立,丰富了我们对转基因后代鉴定的手段,为转基因后代的检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Gm7sαRi[13]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转基因后代T3代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并测定了阳性转基因植物的含硫氨基酸,发现Gm7sαRi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的后代植株中,其种子中含硫氨基酸含量也会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的大豆品种
试验所用的转基因大豆均为第3代,转化的原始栽培品种为南农881、Jack。
1.1.2 载体
RNAi表达载体PBPGWIWG2 Gm7SαRi由李萌师姐构建。本实验中用于转化得到的后代转基因植株所使用的载体,1个选择标记基因:bar。下图为构建好的载体pBIGm7SαRi的示意图。
1.1.3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生物公司。DL2000 DNA Marker、2×Taq Plus PCR MasterMix(KT20502)购自南京诺维赞生物有限公司。
PCR仪(北京东胜创新)、凝胶成像系统(Pharmacia Biotech ImageMaster);
L一8900氨基酸分析仪,A200 amino acid Nova analyzer型氨基酸分析仪,电子分析天平,超纯水机RODI50EE,恒温鼓风干燥箱。
1.2 实验方法
1.2.1 转基因植株叶片DNA的提取
采用优化的CTAB法提取大豆叶片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和浓度,稀释备用。用于提取DNA的叶片,为单植株中随机挑取的新鲜叶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