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油和高油酸材料的筛选
: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完成了对200份栽培大豆的籽粒油分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200份大豆的油分含量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大豆籽粒的油脂和五种脂肪酸含量在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油脂含量与硬脂酸、油酸含量极显著(P <0.01)正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了15份高油、高油酸的大豆品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材料 2
1.2田间设计2
1.3油脂及脂肪酸含量测定2
1.3.1实验器材及试剂2
1.3.2甲酯化方法2
1.3.3 GC分析条件2
1.3.4 GC测定法2
1.4表型统计分析3
2结果与分析3
2.1籽粒油脂及组分含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
2.2籽粒油脂及组分含量的方差分析4
2.3籽粒油脂及五种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5
2.4筛选得到的高油、高油酸大豆品种5
3讨论5
致谢6
参考文献7
大豆高油和高油酸材料的筛选
引言
引言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全球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约占全球油料籽粒产量的57%)。目前国内大豆的平均油分含量为20%左右,而世界上大豆主要产出国的大豆平均油分含量高达22%,有的国家品种甚至达到了24%[1],高油分大豆具有高经济产量的特点,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大豆油籽中油酸含量约占20.7%左右,合理的高油酸含量有利于豆油的稳定性,也能降低人体内的高血脂,有效地抑制高血压、心脏病和血栓的形成[2],提高大豆油酸含量对提升大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在研究大豆油脂性状领域做出了重要突破。袁明[3]选取了12份油分含量高,丰产性好的优质大豆品种进行育种实验,之后通过对实验杂交后代的品质鉴定,得到了3个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质品种。王继安等[4]种植并鉴定了由高油酸大豆N989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5A与低亚麻酸大豆哈91016杂交获得的F2代群体,通过对鉴定数据的整理分析,最后得到了具有高油酸低亚麻酸特性的优质大豆品种。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国内的大豆种质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长期使用近缘骨干亲本进行育种工作的结果使现有推广品种遗传基础狭隘[56],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后认为,要选育高油和高油酸大豆优质品种必须先筛选一批优秀的大豆种质资源[78]。所以急需要创新实验以发现、创造和筛选更多优异的大豆品种,丰富大豆种质资源库。
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种植的栽培大豆材料做到了快速准确地检测,通过对所得表型数据的处理,分析油脂含量与五种脂肪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根据表型数据筛选得到具备高油性状和高油酸性状的优质大豆品种。研究的过程能为其它相关实验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测定后得到的高油性状和高油酸性状亲本可以为其他大豆育种工作者提供育种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200份大豆品种由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提供,包括90份地方品种和110份育成品种。供试品种在全国各地区均匀分布。供试材料根据品种熟制、生育期等条件划为六大生态区域[9],表1为实验品种的来源及地理分布表。
表1 200份中国栽培大豆品种的来源与地理分布
Table1 Origin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200 soybean landraces
省/市/地方
品种数
省/市/地方
品种数
Province/region
NO.of accessions
Province/region
NO.of accessions
甘肃
Gansu
1
福建
Fujian
8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3
贵州
Guizhou
9
吉林
Jilin
5
北京
Beijing
10
上海
Shanghai
5
浙江
Zhejiang
10
安徽
Anhui
6
湖北
Hubei
9
陕西
Shaanxi
7
江西
Jiangxi
13
云南
Yunnan
4
山西
Shanxi
12
河北
Hebei
5
四川
Sichuang
15
辽宁
Liaoning
7
河南
Heinan
21
广东
Guangdong
9
江苏
Jiangsu
20
湖南
Hunan
8
黑龙江
Heilongjiang
8
广西
Guangxi
5
合计
Total
200
1.2 田间设计
田间设计方法为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重复,播种方式为穴播,穴距为0.7m×0.8m,每小区保留3株。采收脱粒后烘干,每个重复称取20 g大豆分别磨粉装瓶,并置于4 ℃冰箱中保存。
1.3 油脂及油酸性状测定
1.3.1 实验器材及试剂
仪器:ThermoTRACE GC ULTRA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Agilent毛细管柱等
标准品:油酸甲酯(标准样品纯度>99%)
试剂:硫酸、甲醇、正已烷、氯化钠、乙酸乙酯
1.3.2 甲酯化方法
脂肪酸测定前并须经过甲酯化处理[10]。
1.3.3 GC分析条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材料 2
1.2田间设计2
1.3油脂及脂肪酸含量测定2
1.3.1实验器材及试剂2
1.3.2甲酯化方法2
1.3.3 GC分析条件2
1.3.4 GC测定法2
1.4表型统计分析3
2结果与分析3
2.1籽粒油脂及组分含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
2.2籽粒油脂及组分含量的方差分析4
2.3籽粒油脂及五种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5
2.4筛选得到的高油、高油酸大豆品种5
3讨论5
致谢6
参考文献7
大豆高油和高油酸材料的筛选
引言
引言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全球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约占全球油料籽粒产量的57%)。目前国内大豆的平均油分含量为20%左右,而世界上大豆主要产出国的大豆平均油分含量高达22%,有的国家品种甚至达到了24%[1],高油分大豆具有高经济产量的特点,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大豆油籽中油酸含量约占20.7%左右,合理的高油酸含量有利于豆油的稳定性,也能降低人体内的高血脂,有效地抑制高血压、心脏病和血栓的形成[2],提高大豆油酸含量对提升大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在研究大豆油脂性状领域做出了重要突破。袁明[3]选取了12份油分含量高,丰产性好的优质大豆品种进行育种实验,之后通过对实验杂交后代的品质鉴定,得到了3个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质品种。王继安等[4]种植并鉴定了由高油酸大豆N989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5A与低亚麻酸大豆哈91016杂交获得的F2代群体,通过对鉴定数据的整理分析,最后得到了具有高油酸低亚麻酸特性的优质大豆品种。但是必须看到目前国内的大豆种质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长期使用近缘骨干亲本进行育种工作的结果使现有推广品种遗传基础狭隘[56],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后认为,要选育高油和高油酸大豆优质品种必须先筛选一批优秀的大豆种质资源[78]。所以急需要创新实验以发现、创造和筛选更多优异的大豆品种,丰富大豆种质资源库。
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种植的栽培大豆材料做到了快速准确地检测,通过对所得表型数据的处理,分析油脂含量与五种脂肪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根据表型数据筛选得到具备高油性状和高油酸性状的优质大豆品种。研究的过程能为其它相关实验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测定后得到的高油性状和高油酸性状亲本可以为其他大豆育种工作者提供育种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200份大豆品种由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提供,包括90份地方品种和110份育成品种。供试品种在全国各地区均匀分布。供试材料根据品种熟制、生育期等条件划为六大生态区域[9],表1为实验品种的来源及地理分布表。
表1 200份中国栽培大豆品种的来源与地理分布
Table1 Origin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200 soybean landraces
省/市/地方
品种数
省/市/地方
品种数
Province/region
NO.of accessions
Province/region
NO.of accessions
甘肃
Gansu
1
福建
Fujian
8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3
贵州
Guizhou
9
吉林
Jilin
5
北京
Beijing
10
上海
Shanghai
5
浙江
Zhejiang
10
安徽
Anhui
6
湖北
Hubei
9
陕西
Shaanxi
7
江西
Jiangxi
13
云南
Yunnan
4
山西
Shanxi
12
河北
Hebei
5
四川
Sichuang
15
辽宁
Liaoning
7
河南
Heinan
21
广东
Guangdong
9
江苏
Jiangsu
20
湖南
Hunan
8
黑龙江
Heilongjiang
8
广西
Guangxi
5
合计
Total
200
1.2 田间设计
田间设计方法为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重复,播种方式为穴播,穴距为0.7m×0.8m,每小区保留3株。采收脱粒后烘干,每个重复称取20 g大豆分别磨粉装瓶,并置于4 ℃冰箱中保存。
1.3 油脂及油酸性状测定
1.3.1 实验器材及试剂
仪器:ThermoTRACE GC ULTRA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Agilent毛细管柱等
标准品:油酸甲酯(标准样品纯度>99%)
试剂:硫酸、甲醇、正已烷、氯化钠、乙酸乙酯
1.3.2 甲酯化方法
脂肪酸测定前并须经过甲酯化处理[10]。
1.3.3 GC分析条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