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胎期肌纤维发育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鸡肉消费数量的日益提高,对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长快,肉质差的快大型肉鸡已不再受消费者欢迎。我国的地方优良鸡种由于具有肉质细嫩,口感好,鲜香味足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鸡胚胎期肌肉发育将直接影响出生后肌肉产量。本研究以5,9,12,18,20天胚龄的鸡胚为实验对象,研究鸡胚胎期肌纤维发育的特点,生长以及分化期间的发育规律,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并拍照,观察鸡胚肌纤维发育的组织形态变化,统计不同品种鸡纤维数量的差异,为解析不同品种肌肉的肉质性状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4
1.1 实验对象.4
1.2 实验试剂.4
1.3 石蜡切片.4
1.4苏木精伊红(HE)染色...5
1.5 数据统计.5
2结果与分析.5
2.1不同品种,不同胚胎时期鸡胚肌纤维发育HE染色.5
2.1.1同一品种在不同胚胎时期肌纤维发育5
2.1.2不同品种在不同胚胎时期肌纤维发育5
2.2红标土鸡在不同胚胎时期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核数变化...6
2.2.1同一品种不同性别,不同胚胎时期肌纤维数目与核数的比较7
3.讨论..7
致谢.... 8
参考文献.....8
鸡胚胎期肌纤维发育的研究
引言
随着人们对鸡肉消费数量的日益提高,对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长快、肉质差的快大型肉鸡已不再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如何在追求生长速度的同时提高肉品质是目前养禽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鸡胚胎期肌肉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
程,所以鸡肉品质形成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养鸡的历史悠久,拥有众多优良的地方品种,因此在肉鸡品种及肌肉品质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肌肉的生长发育是肉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的地方优良鸡种由于具有肉质细嫩,口感好,鲜香味足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鸡胚胎期肌肉发育将直接影响出生后肌肉产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肌纤维与肉质的关系密切,肌纤维直径与肌肉系水力显著相关,肌纤维越细,系水力就越强并且随动物增重速度的加快,肌纤维直径变粗,肌纤维密度也就会越大,表现为肉质越细嫩、肌肉纤维密度与肌节长度,肌肉失水率,肉色及大理石纹评分关系密切。肌节长度与肌肉嫩度呈正相关 。Dieter等研究小鼠胚胎期肌肉发生过程时发现,肌纤维随着胚龄增加而增长,变粗。Picard等综述了不同产肉量物种的胚胎期肌肉发育过程中成肌细胞增殖,融入肌纤维,肌纤维分化过程。张亚兰等(1991)和李训德等(1991),分别对鸡的肌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证明肌纤维越细,肉品嫩度越好。在较粗的肌纤维中,肌原纤维结合比较牢固,剪切力大,嫩度就差。影响肌纤维粗细的因素有年龄,体重,增长速度等。其中年龄越大的肌纤维就越粗,体重增长速度越快肌纤维增粗速度也越快,因此选择日增重快的必然牺牲嫩度,这样必须寻找生长速度和肉品质之间的平衡。吴信生等(1998)对我国7个地方鸡种的组织学研究表明:肌纤维密度与肌肉的嫩度相关比较密切,7个鸡种均表现为肌纤维密度越大,肉质越细嫩,同时还证明了肉质性状与肌 纤维的数量和生长密切相关。
肌纤维的形成依次经历单核成肌细胞的增殖,成肌细胞的融合形成多核肌管,肌管进一步分化形成熟肌纤维 。家禽肌纤维的发育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其肌纤维数量在胚胎时期就固定下来,出生后就不再改变。出生后肌肉的发育主要源于肌纤维的长度增加和直径的增大。因此,胚胎期的肌肉发育包括:成肌细胞的增殖,分化,肌纤维的肥大等等。
鸡胚胎时期是肌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形成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来自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聚集到胚胎的近轴区域,组成体节发生终末分化形成肌肉祖先细胞,也就是单核的成肌细胞。第二阶段是:单核的成肌细胞退出细胞周期,融合形成多核初级肌管,进一步分化成肌纤维。第三阶段:是肌纤维生长并最后构成骨骼肌。前两个阶段是在胚胎期完成。对家禽来说,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经历了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肌细胞共经历了增生,分化,形成了肌管。并最后成为了成熟的肌纤维。此过程也包括了肌纤维的增生和肥大。肌纤维一般在肌肉发生的时候形成,次级肌纤维在胚胎期第二次肌生成形成大量肌纤维,主要肌纤维在孵化的前6天内形成。次级肌纤维在单个肌管形成时出现,一般开始在胚胎孵化期的12至16天。主要肌纤维和次级肌纤维的形成在整个孵化期的前四分之三完成。伴随肌纤维分化的是肌纤维的肥大,这一过程主要是在胚胎孵化期的后四分之一阶段内完成。肌肉的结构和组成直接决定着肉质的好坏。因此,胚胎期是肌纤维发育的关键时期,决定了成年后的产肉潜能及肌肉品质。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采集9,12,15,18,20天胚龄的鸡胚为实验材料,鉴别雌雄,分别采集胸肌和腿肌于4%多聚甲醛中,4℃保存。
1.2 实验试剂
(1)70%100%梯度浓度酒精:无水乙醇和双蒸水配制。
(2) 二甲苯石蜡:二甲苯和石蜡按1:1等体积配比。
(3)酒精盐酸分色液:在100mL的70%酒精内加0.51mL的浓盐酸。
(4)苏木精染色液:A液苏木精2g,无水乙醇40 mL;B液硫酸锅钾100 g,蒸溜水600 mL稍加热使硫酸铅钾在水中溶解,将苏木精溶于酒精中:将A与B液混合煮沸2 min。用蒸馈水补足600mL,加入400mg碘酸钠充分混匀,苏木精染液呈紫红色。
(5)伊红染色剂:取1g伊红,溶于99mL蒸馏水中,即成1%伊红水溶液。
(6) 0.075 N KCl:取5.6g KCl溶解于100mL蒸馏水即可。
(7)封片液的配制:将22.2ml 0.1M梓檬酸与27.8mL 0.2M Na2HPO4加入到50 mL甘油
中,用NaOH调pH至5.5,4℃贮存备用。
1.3 石蜡切片
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4h后,按以下步骤进行组织切片制作:
(1)自来水冲洗过夜;
(2)脱水:50%100%乙醇逐级脱水,为保证完全脱水,一般用100%乙醇脱水二次;
(3)透明:组织先置于二甲苯乙醇(1:1配制)15min置换出乙醇,二甲苯为媒介进行二次透明(515min/次,依组织和温度而调整);
(4)包埋:用石蜡包埋机按常规石錯切片方法包埋;
(5)修块:待包埋的组织完全冷却后,用小刀将其修成边缘整齐的适宜切片的大小;
(6)切片:将切片机按5μm厚度进行切片,45℃的水浴屮展片并用预先淸洗
的洁净载玻片捞取;
(7)烤片:将玻片放入5860℃的烘箱内烘烤23h,然后冷却切片制作完成,室温
保存即可。
1.4苏木精伊红(HE)染色
方法与步骤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4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