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糖水平下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糖水平和脂肪源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将均重为37.98 ± 0.07 g的团头鲂随机分配到24个网箱中,分别投喂8组等氮饲料,即两种糖水平(CH)30%糖水平和43%糖水平;四种脂肪源(LS)鱼油(FO),豆油(SO),棕榈油(PaO),混合油(FO: SO: PaO = 1:1:1,MO)。养殖实验持续11周,饱食投喂,每日投喂三次。结果表明,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全鱼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和能量都不受日粮影响(P>0.05)。肝体比(HSI)、腹脂率(IPF)、能量保留率(ERE)和全鱼粗脂肪随着糖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升高(P<0.05)。 不同脂肪源对氮保留率和粗脂肪有显著影响(P<0.05),且团头鲂饲喂豆油有最高的氮保留率,饲喂混合油有最高的粗脂肪。此外,不同糖水平和脂肪源对团头鲂采食量、氮保留率、肝体比、腹脂率和全鱼粗脂肪有交互影响(P<0.05)。这些结果表明团头鲂在不同糖水平下可以有效地利用不同脂肪源,不同糖水平,脂肪源以及交互作用对营养保留率,粗脂肪有显著影响,而生长和饲料效率不受影响。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材料与方法 4
1.1实验设计 4
1.2试验鱼种及分组 5
1.3 日常管理 5
1.4 样品采集 5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5
1.5.1生产性能 5
1.5.2 体组成 5
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6
2.结果及分析 6
2.1两种糖水平下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6
2.2两种糖水平下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体组成的影响 7
3.讨论 7
3.1两种糖水平下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7
3.2两种糖水平下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体组成的影响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两种糖水平下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
动物科技学院 江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引言
由于糖类的含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因而被认为是鱼类最便宜的能量来源[1]。日粮中糖类的增加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制粒质量,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减少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用量,从而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和减少环境中氮的排放。然而,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利用葡萄糖能力很差[2]。事实上,大多数鱼类都存在葡萄糖耐受性,并且在摄入高糖日粮后会出现长时间的高血糖症状[3]。迄今为止,这种葡萄糖耐受性机制尚未得到充分了解。此外,糖类的营养价值在各物种间差异很大,食草和杂食性淡水鱼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比食肉性鱼类高[4]。到目前为止,这种代谢差异的潜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据报道,鱼类利用糖类的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物种,采食习惯,消化系统功能,生长和发育阶段,日粮组成,饲料生产,喂养方式,水温等 [5]。这表明鱼对糖的利用和代谢相当复杂,值得广泛研究。
糖类和脂肪是鱼类两种重要的非蛋白质能源,并且糖脂代谢具有密切的关系[6]。事实上,葡萄糖和脂肪酸通常在鱼上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葡萄糖的利用[7]。这表明鱼对糖的利用和糖代谢可能受到日粮中脂肪源的影响。据报道鱼类的生长性能和糖代谢受到日粮糖脂比的显著影响[8,9]。此外,在一些鱼类中,也观察到糖水平和脂肪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如团头鲂[10],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12,13]。这些研究都表明,鱼类的生长性能和生理代谢可能受到日粮糖水平和脂肪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而其潜在的代谢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食草性经济鱼类且具有高集约化水产养殖潜力。在生产中,为其配置的日粮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非蛋白质能源,以降低饲料成本。然而,糖类和脂肪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团头鲂的代谢负担,从而导致生长迟缓和健康受损[11]。因此,研究团头鲂的非蛋白质能源利用是非常迫切的。考虑到糖类和脂肪之间的密切联系,团头鲂对糖类的利用可能受到不同脂肪源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探究日粮糖水平,脂肪源及其交互作用对团头鲂的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来调整日粮中合适的糖水平和脂肪源来减少蛋白质的使用从而推动水产饲料的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4 双因素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制备了8组等氮饲料,即两种糖水平(CH):30%糖水平和43%糖水平;四种脂肪源(LS):鱼油(FO),豆油(SO),棕榈油(PaO),混合油MO(鱼油:豆油:棕榈油=1:1:1:)。根据先前的研究,团头鲂的最佳日粮糖水平为2932%[10]。因此,采用含30%糖水平日粮作为对照组,43%糖水平作为高糖组。此外, FO,SO和PaO的选择依据于团头鲂对不同脂肪源利用的研究[14]。实验日粮的配方和组成如表1所示。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作为蛋白质来源。玉米淀粉被用作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使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物来补偿所需的糖水平。
所有日粮都是在实验室制作。将各种原料粉碎过80目筛,称重,然后逐级混匀。使用实验室制粒机(MUZL 180,江苏牧阳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国)加工成颗粒饲料,自然晾干后放入20℃冰箱保存备用。
表1,实验日粮
糖水平
日粮
30%
43%
脂肪源
FO
SO
PaO
MO
FO
SO
PaO
MO
原料 (% 干重)
鱼粉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豆粕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4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