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技术在鹅采食量上的应用研究

采食是动物摄入营养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养鹅业从过去的自由式放养模式走上了集约化快速养殖的发展轨道。适时检测鹅的采食量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具有着重要作用。无线射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阔,并己在畜牧业中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无线射频技术应用于鹅的采食量监测,验证其可行性,并对适时对鹅的体重及体尺等进行了测量及分析,得到了鹅生长的第一手资料为鹅生产提供数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 3
引言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试验时间、地点 4
1.2 试验材料4
1.2.1 仪器与设备4
1.2.2 试验动物4
1.2.3 试验设计4
1.2.4 试验饲粮4
1.2.5 测定指标及方法5
1.2.6 体尺测定5
1.2.7 统计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5
2.1 RFI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5
2.2应用RFID测定不同体重鹅采食量情况6
2.3 应用RFID技术测定鹅增重情况分析6
2.4 各组鹅体尺测量结果分析7
3 讨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在鹅采食量上的应用研究
引言
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同时也是鹅产品需求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养鹅数从1992年为1.86亿只发展到2003年为5.78亿只[1]。据不完全调查,近几年全国年出栏商品鹅6亿只左右,需求缺口至少有40%以上。例如,广东省和江苏省每年至少需求1亿只,上海市每年需要2000万只,香港每年也需要300—400万只[2]。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崇尚绿色食潮的发展,鹅肉的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鹅产品已成为餐饮业的新宠。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从10年前的1%上升到4%,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供大于求[3]。目前我国养鹅业中的主体是个体养殖户,在饲养量上已占据了绝对的地位,他们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没有文化。国内从事养鹅的95%为农户,其中传统养鹅、千家万户的零星散养乃占农村养鹅的主导地位[4]。除种鹅场外,规模化养殖数量极少。以贵州南部黔南地区为例,存栏500羽以上的肉鹅规模养殖场不超过10个,绝大多数以农户散养为主,每批饲养量在70200羽之间,但农户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出栏体重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肉鹅养殖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5]。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6]。20世纪90年代以来, 射频识别技术迅速发展,因其数据存储量大、读写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使用方便、读写距离远等显著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物流管理、物品追踪、防伪、交通、动物管理等诸多领域[7]。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应答器(transponder) 、阅读器(reader) 和数据处理系统构成。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并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8]。作为RFID 技术应用研究的新兴领域,动物电子身份标识正在动物监管的各个应用方向上不断拓展。在肉牛和奶牛等大动物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饲养管理和疫情防控上[9],家禽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溯源和禽流感疫情的防控上[10]。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是宠物电子身份证管理,日本和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要求对宠物植入电子标签,实行一犬(猫)一标管理[11]。
畜禽育种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群体中不同个体的生产性能进行及时测定,并通过比较选择优良个体。利用 RFID 电子标识技术能够随时从一个群体中识别出每个个体,并采集个体在生长与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采食时间、采食量、体重等),以此确定不同个体的生产性能,计算生产中动物的生长发育曲线,用于指导种畜、种禽的选择或选育[12]。本文就是将RFID电子标识技术初次应用于鹅生产以测定其日食量、日增重等,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为RFID在在畜牧业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1.2试验材料
1.2.1 仪器与设备
电子标签、读卡器、工控板、电子秤、视频监控系统。
1.2.2 试验动物
试验选择孵化后,选择体质健壮、站立平稳、出雏准时、个体大(100g)左右、绒毛粗长、有光泽、眼大有神、无畸形、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松软、挣扎有力、仰翻放置翻身快的雏鹅为试验鹅。
1.2.3 试验设计
雏鹅饲养一周后,对各鹅佩戴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佩戴于腿部,要求不对鹅的正常活动产生影响。待雏鹅生长至二周龄时,按照体重分为三组,每组五只,每组平均体重梯度为60g。每天定时添料添水并对鹅舍进行打扫,注意采食口的清洁卫生,以防饲料变潮而受到污染等情况发生。每周一下午对鹅进行称重及体尺测量,测量体长体宽,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记录并做好采食量数据的收集工作,并结合监控视频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将鹅的生长状况与鹅的采食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1.2.4 试验饲粮
雏鹅所采食饲粮由江阴港虹饲料厂生产,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饲粮成分
原料组成%
玉米
61.97
豆粕
22.0
次粉
5.0
玉米秸
8.0
鱼粉
1.5
磷酸氢钙
0.78
石粉
0.95
食盐
0.3
维生素预混料
0.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