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能量水平对皖东黄牛青年牛产热量与体温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能量水平对皖东黄牛青年牛的产热量与体温的影响,通过饲养试验和呼吸代谢试验测定其代谢产热量。试验选择4头体型基本一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39.91±43.3)kg的皖东黄牛青年牛,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分为4期,每一期历时7天。日粮总能(GE)水平依次为T1(42.36KJ/d)、T2(65.57kJ/d)、T3(89.76kJ/d)、T4(110.45kJ/d)进行饲喂。每一期饲养试验的后3天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各试验牛的代谢产热量,同时测定各试验牛的直肠体温。试验结果表明,皖东黄牛青年牛的代谢产热量随着日粮能量采食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代谢产热量与日粮总能采食水平以及日增重之间均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代谢产热量与单位代谢体重总能采食量的回归方程为HP(kJ/d)=(0.142GEI+242.05)W0.75(r=0.942,P<0.01);代谢产热量与日增重的回归方程为HP(kJ/d)=(80.208DG+392.62)W0.75(r=0.901,P<0.01),式中GEI为单位代谢体重总能采食量(kJ/kg0.75·d),DG为日增重(kg/d)。不同日粮能量水平下皖东黄牛青年牛的直肠体温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散热性体温调节反应可以化解日粮能量水平的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3
1.1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3
1.2试验材料3
1.3试验设计3
1.4测定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3
2.1产热量的结果4
2.2体温结果5
3讨论6
4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8
日粮能量水平对皖东黄牛青年牛产热量与体温的影响
引言
皖东黄牛主要分布于凤阳、明光、来安等皖东丘陵地区[1]。该品种体型中等偏大,哺育能力强,肉用性较好,具有耐粗饲、耐热、耐寒、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等特性,是当地农民长期自发选育的地方优良品种,也是我国宝贵的牛种遗传资源,在优质肉牛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利用价值。研究皖东黄牛的产热量与体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完善我国黄牛饲养标准,可以提高黄牛的生产性能和效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畜体的热源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主要产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其主要分为基础代谢产热、热增耗、肌肉活动产热、生产产热和外源热[2]。家畜体内的各种产热或从体外的得热,都必须通过散热途径及时散发出去,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目前研究畜体产热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呼吸面具是最简单易行的间接测热法之一。国外使用此法测定了马、牛、羊的畜体产热量;国内自郭城(1983)设计并首次使用后,金公亮(1983)和杨诗兴等(1985)分别用此法测定了沙能羊和湖羊的畜体产热量;张晓明(1984)、蒋永清(1985)、彭国华(1985)、冯定远(1985)等也用此法测定了荷斯坦生长母牛、成年母牛、肉牛绝食状态下的畜体产热量。
呼吸测热室是研究和测定家畜能量代谢规律、能量需要、饲料能量转化和能量价值评定的重要手段[3]。呼吸室法试验结果准确可靠,能长时间测定,但设备较复杂,成本很高,至今在国际上只有极少数研究单位有牛呼吸室。冯仰廉1988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自行设计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牛呼吸测定室,此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也建立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牛呼吸测定室。呼吸测热室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闭路式呼吸测热室、开路式呼吸测热室和开闭式呼吸测热室。
闭路式呼吸测热室:闭路式呼吸室是将受试动物置于一个密闭的能吸热的装置中,根据装置中氧量的减少计算出该动物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根据实验前后CO2吸收剂的重量差, 算出单位时间内的CO2产量, 再由耗氧量和CO2 产量算出呼吸商。闭路式呼吸箱最早由法国科学家Regnauit和Reiset 于1849 年建成,这套装置可容纳一只羊做代谢试验[4]。1950年英国汉纳研究所建起了可供500 kg 乳牛进行试验的闭式呼吸箱。闭路式呼吸箱的突出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检测仪器,造价低,性能稳定,调试较简单,准确性高,缺点是需消耗大量的氧气和吸收剂,运行费用较高;另外对箱体的密封性要求非常严格。该方法适合于小型动物试验,不适合牛等大型动物。
开路式呼吸测热室:开路式呼吸测热室通过不断鼓入新鲜空气和排除箱内空气,测定进出管空气流量和气体成分变化,计算出CO2、CH4 及氧气消耗量。呼吸测热室虽对气体分析仪的精度要求很高,前期投入较大,但是在消除影响其测定准确性的因素之后,其准确性高,容易自动化,不会对动物造成不适感,避免了开闭式呼吸室的不足[5]。
开闭式呼吸测热室:开闭式呼吸测热室是二十世纪70 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型呼吸测热器,比采用密闭回流式呼吸装置可节省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药品, 性能较为稳定,又可避免采用开路循环式呼吸装置中气体采样处理和调试工作的麻烦,还可降低造价。呼吸室测出的结果虽然结果非常准确,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生产情况,因为呼吸室里的牛处于非正常饲养条件下。
非呼吸室法: 即利用呼吸试验采气装置准确的收集被试动物的呼出气体, 对呼出气体进行容积的测量和化学成份的分析,依此求出被试动物的能量消耗。该方法具有设备成本低,使用方便,不受环境的限制,能携带至现场测定等优点[6]。常用的非呼吸室法有面具法和头套法。杨炳壮等[7]采用传统开路式牛用呼吸面具对乳肉兼用型水牛绝食代谢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乳肉兼用生长水牛维持净能需要量为: NEm=402.152KJ/(kg.d)。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试验时间在夏季8月份进行,试验地点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大明牧业,试验选用体型基本一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39.91±43.3kg)的皖东黄牛青年牛4头。将试验牛栓系饲养,每日于上午8:00和下午16:00准时逐头饲喂,自由饮水,定时清粪。其他饲养管理方式按照牧场规程进行。
1.2 试验材料
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顺磁式氧分析仪(SIGNAL 8000 M)、机械通风干湿表、体温计、电子台秤(TCSE150型)、牛磅(ND3011S 尼岛)。
1.3 试验设计
表1 日粮组成及能量水平
种类
比例
玉米
70%
豆粕
25%
小苏打
1%
石粉
1.28%
磷酸氢钙
0.6%
食盐
0.8%
复合微量元素
0.2%
其他物质
1.12%
能值(J/g)
含水量
精饲料
15446.6±189.96
7.1%
粗饲料
16460.6±332.17
69.5%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试验分为4个时期,每期7天,日粮总能(GE)水平依次为T1(42.36kJ/d)、T2(65.57kJ/d)、T3(89.76kJ/d)、T4(110.45kJ/d)进行饲喂。每一期饲养试验的后3天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各试验牛的代谢产热量,同时测定各试验牛的直肠体温。饲粮由精料和粗料组成,精料由常用饲粮原料组成,粗料为全株玉米青贮,其组成成分及营养水平见表1。
1.4 测定方法
将各试验牛按照预先的饲养饲喂方法进行饲喂,在每期后3天上午10:00用开放式呼吸测热箱测定试验牛的呼吸代谢产热量。具体方法步骤为将肉牛头部用夹栏固定,将呼吸测热箱套在牛头上,连接好测试系统各部,从上午9:00开始,按每头牛20分钟的测试时间依次测定,利用顺磁式氧分析仪记录氧气浓度。同时用体温计插入牛肛门测定直肠温度并记录数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