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肌内脂系的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研究

为了探究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的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特性,本试验选取了苏淮猪27头和苏淮猪高肌内脂系(含有25%莱芜猪和75%苏淮猪血统)12头,共计39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水平下进行饲养,比较其生长、胴体性能和肉质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苏淮猪的平均日增重(399.21 g vs 458.65 g,P ﹤ 0.01),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在胴体性能方面,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的眼肌面积显著低于苏淮猪的眼肌面积(334.98cm2 vs 378.27cm2, P ﹤ 0.05),而高肌内脂系猪的平均背膘厚、6-7肋背膘厚、校正6-7肋背膘厚均显著高于苏淮猪的平均背膘厚、6-7肋背膘厚、校正6-7肋背膘厚(P ﹤ 0.05),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的剪切力显著低于苏淮猪的剪切力(3.84 kg*f vs 4.70 kg*f,P ﹤ 0.05),高肌内脂系猪的肌内脂肪极显著高于苏淮猪的肌内脂肪(1.99% vs 4.29%,P ﹤ 0.01),其他指标均无差异(P ﹥ 0.05)。综合评定虽然高肌内脂系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能方面低于苏淮猪,但高肌内脂系猪的猪肉在肉质性状方面显著优于苏淮猪,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可以作为苏淮猪中一个高端肉质新品系进行培育。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动物2
1.2 育种期饲料配方2
1.3 育种期试验时间与地点3
1.4 饲养管理与统计3
1.5 胴体性能测定方法3
1.5.1 宰前活重3
1.5.2 胴体重3
1.5.3 屠宰率3
1.5.4 胴体长3
1.5.5 膘厚与皮厚、左右肋骨数3
1.5.6 瘦肉率3
1.5.7 眼肌面积3
1.6 肉质性状测定方法4
1.6.1 肉色测定4
1.6.2 剪切率4
1.6.3 失水率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6.4 肌内脂肪4
1.7 统计方法4
2 结果与分析4
2.1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的生长性能4
2.2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的胴体性能5
2.3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的肉质性状5
3 讨论6
3.1 对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的生产性能的探究6
3.2对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的胴体性状的探究6
3.3对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的肉质性状的探究6
4 总结7
致谢7
参考文献8
表1 试验期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3
表2 苏淮猪及其高肌内脂系猪生长性能4
表3 苏淮猪及其高肌内脂系猪胴体性状5
表4 苏淮猪及其高肌内脂系猪肉质性状对比6
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的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研究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洋三元猪有着生长发育速度快、瘦肉率高等优良的特点使得其在我国猪的生产、繁育和销售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在日益变化。人们对于猪肉的品质要求逐渐增高,土种猪市场逐渐回温,但受到土猪生长速度缓慢和市场价格偏高等因素的限制,优质猪肉未能走进普通消费群体。育种目标取决于市场和消费需求,现在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缺陷,我们必须重新寻找洋三元猪的替代品来促进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升级转型。我们挑选了数十种土猪品种后发现:对于传统的土猪,苏淮猪由于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母性好、耐粗饲、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在2011年后,苏淮猪的培育与推广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猪群数量不够大,遗传结构较简单,群内品系血统还不够丰富,很容易被迫近交而退化。由于大约克血统占75%,其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只有2.32%,偏低。
因此,苏淮猪的高肌内脂系的培育得以开展。所以本试验选用了12头高肌内脂系(含有25%莱芜血统和75%苏淮猪血统)与27头苏淮猪,将其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水平下进行饲养,然后比较它们的生长性能、胴体和肉质指标,为今后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猪全部选自淮阴种猪场,包括:苏淮猪27头和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猪(含有25%莱芜血统和75%苏淮猪血统)12头,共计39头,进行饲养试验。
1.2 育肥期饲料配方
试验期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均相同,见表1。
表1 试验期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原料/%
配比
营养指标
营养水平
玉米
54.06
猪消化能/(MJ/kg)
12.68
麸皮
24.00
粗蛋白/%
17.87
豆粕
15.90
Ca/%
0.35
鱼粉
2.00
P/%
0.54
酵母
2.00
赖氨酸/%
0.93
预混
1.00
蛋+胱氨酸/%
0.53

0.30
粗纤维/%
3.63
石粉
0.50
赖氨酸
0.10
磷酸氢钙
0.12
多维
0.02
合计
100.00
1.3 育肥期试验时间与地点
育肥试验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种猪场完成,试验时间2016年5月4日至2017年1月16日。
1.4饲养管理及性能统计
所有种猪统一饲养、防疫,专人管理;生产高肌内脂系猪剔除弱仔后,同栋统一饲料专人饲喂。仔猪生后第 2 天称重;第20天称重;最后在第40天的时候再次称重,计算出哺乳期日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所有数据统一记录、整理备用。
1.5 胴体性能的测定
1.5.1 宰前活重 实验猪在宰前24小时停食称重,只喂水。
1.5.2 胴体重 实验猪经过电击、颈动脉放血、开膛去内脏(不包括板油、肾脏),去头(沿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横褶切离寰枕关节)、蹄(前肢断离腕掌关节,后肢在跗关节内侧断离第一间关节)和尾部(紧贴肛门切断尾根),沿中线切开成左右对称胴体,左右两片胴体重量之和(包括板油和肾脏)即为胴体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3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