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20200510204134]
摘要: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选择3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试验采用配对设计,对照组饲喂原场配方配制的全混合日粮,试验组根据日粮氨基酸含量,确定HMBi的添加量,围产前期试验组每天每头牛添加20g,围产后期及产奶期试验组每天每头牛添加26g。比较分析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产奶性能方面:试验组的乳蛋白、非脂固形物显著提高,试验组乳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试验组的产奶量及体细胞数较对照组稍有提高,繁殖性能方面:试验组犊牛出生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奶牛产后首次发情间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卵巢发育情况及第一情期受胎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胎衣不下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空怀期小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荷斯坦奶牛,蛋氨酸,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3
1.1 实验动物奶牛的选择3
1.2 饲养管理3
1.3 产奶性能测定3
1.4 繁殖性能测定3
1.5 数据统计3
2 结果与分析4
3 讨论5
3.1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5
3.2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5
致谢5
参考文献6
过瘤胃蛋氨酸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引言
引言:目前,奶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养殖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奶牛的饲养规模逐渐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轨。由于饲养管理水平和种质资源的限制,我国奶牛的生理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普遍低于国外同期水平。日粮的蛋白质营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1]。反刍动物优质蛋白质饲料(豆饼、豆粕等)的瘤胃降解率较高,为了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浪费,降低优质蛋白饲料在瘤胃内的降解,过瘤胃技术成为目前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过瘤胃保护技术是将蛋白质、氨基酸或脂肪经过技术处理将其保护起来,避免其在瘤胃内被发酵、降解,使之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利用,从而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通过各种保护技术可使优质蛋白质通过瘤胃时的降解率下降,使小肠消化吸收的必需氨基酸量增加[2]。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化学名称为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是用异丙醇与HM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物质。研究表明HMBi能够被瘤胃上皮迅速吸收从而避免微生物的降解,吸收后分解为HMB和异丙醇,然后转化为Met和丙酮,为动物提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Met以合成体蛋白或乳蛋白,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学价值的过瘤胃蛋氨酸[3]。国内外学者在这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诸多进展。已知蛋氨酸是奶牛合成乳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增加了奶牛合成乳蛋白的必需成分[4]。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泌乳中期奶牛乳蛋白量和乳脂肪量,显著提高乳脂率,并提高牛奶中酪蛋白的水平[5]。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不仅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奶牛日粮中的非降解蛋白饲料的供给量,从而降低成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泌乳奶牛的总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避免蛋白质过剩给奶牛造成的代谢负担[6],由于奶牛生理阶段以及基础日粮的不同,添加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的饲用效果存在差异[7]。添加过瘤胃氨基酸的饲用效果对于泌乳初期的奶牛要好于中后期的奶牛[8]。高产牛比低产牛效果好。高产牛合成乳蛋白对蛋氨酸需要量大,光靠进入真胃和小肠的蛋白质分解的蛋氮酸很难满足需要, 所以越是高产奶牛效果越好[9]。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产前开始补充比产后补充对泌乳影响更大,让蛋氨酸在产前就活化肝脏和乳腺的机能,并在产前开始动员体脂肪。如在产后随着奶牛采食量增加时才开始补充蛋氨酸,因适口性问题补充比较困难。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低比价值高补充效果好。补充蛋氨酸效果与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关系很大,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时补充效果差些[10-12]。提高蛋白质饲料的过瘤胃率会影响瘤胃的发酵进程,影响瘤胃微生物菌体蛋白的合成数量,导致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数量下降。瘤胃内环境的改变,微生物合成效率的降低,食糜通过率的加快都会影响过瘤胃蛋白质的功效[13]。使用少量的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可以代替数量可观的瘤胃非降解蛋白(UIP),还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和饲料成本[14]。研究表明蛋氨酸的吸收,不仅能满足限制性营养的需求,还能提高内源氮的利用率。另外还有潜在的生产效益,即通过尿素氮动力学的调整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15]。研发和应用瘤胃保护性产品将在今后的反刍动物饲料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反刍动物饲料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意义。
国内外报道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报道较多,研究表明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泌乳前期的产奶量和乳成分[16-18],对泌乳中后期的研究较少[19]。本试验在常规奶牛日粮中添加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探讨日粮蛋氨酸水平变化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奶牛的选择
根据年龄、胎次、上一个胎次产奶量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选择3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试验牛情况如表1所示)。试验从预产期前21天开始到产后100天,为期121天。
表1试验奶牛分组情况
Table 1 Condition of dairy cow for trial
指标Item 试验组Treatment I 对照组Control
年龄age 4.47±0.31 4.47±0.38
胎次parity 2.53±0.27 2.53±0.34
产奶量milk yield 30.73±0.99 30.47±0.99
试验采用配对设计,对照组饲喂原场配方配制的全混合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粮,试验组根据日粮氨基酸含量,确定HMBi的添加量,围产前期试验组每天每头牛添加20g,围产后期及产奶期试验组每天每头牛添加26g。
1.2饲养管理
奶牛饲养采取栓系式饲养,水槽自由饮水,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商品名美斯特)添加到精料补充料中。饲喂方式为人工饲喂,每天早中晚添加到精料补充料中饲喂3次,每天挤奶3次。
1.3产奶性能测定
从奶牛分娩后2周开始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每周测定2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取1天的奶样(早:中:晚=4:3:3),测定乳脂率、乳蛋白、乳糖、总固体、体细胞数和乳尿素氮。
1.4繁殖性能测定
记录奶牛的分娩情况,初生犊牛的初生重,产后胎衣不下,乳房炎的发生情况,空怀期,第一情期受胎率,产后发情间隔,从产后第七天开始,每七天用B超监测仪检查一次卵巢发育情况。
1.5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0初步整理后,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Mean±SE)表示。
2.结果与分析
如表2所示,试验组的产奶量较对照组增加了1.34kg/d,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乳脂率较对照组下降了0.07,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较对照组提高了0.2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乳糖较对照组提高了0.0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非脂固形物提高了0.3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的总固形物较对照组提高了0.23个百分点;试验组的体细胞数较对照组提高了14.59万个/ml,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46mg/dL,差异极显著(P<0.01)。
注:同行肩标无字母或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9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