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几种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无机硒来说,生物的有机硒吸收利用率高、价值营养好、无毒无副作用。微生物有着以下特点繁殖快、生长旺、适应强、代谢快及易于工厂化生产等,使得成为富硒研究的热点。富硒菌制剂使硒元素与微生物的保健功效和药理作用完美结合,而且在一些程度上得到了加强,是很好的营养强化剂。细菌对硒元素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可将无机硒转化为硒蛋白、硒多糖和硒核酸等有机硒。目前研究较多有乳酸菌(Lacticacid bacteria)、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光合细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等,这其中大部分为益生菌。乳酸菌指可将糖类发酵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乳酸菌包含有很多不同的种属,生长特性各不相同,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也有高低之分。硒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经常食用 富硒产品,尤其是植物硒产品,可以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防癌抗衰老,因此,人们研究了土壤施硒、 叶面喷硒、水培等多种方法来提高产品中的硒含量为生产富硒产品提供了有效途径。湖北省恩施市是迄今全球发现的唯一高硒区,具有丰富的硒资源。产出的各种农作物和中草药中含有大量的硒元素;为全国72%的低硒和缺硒地区带来了希望。 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有研究但其能否成为硒元素的良好载 体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在基质中添加硒元素,研究了富硒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作物富硒效果的影响。关键字 富硒细菌 富硒酵母 生长影响 小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目录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1
2.1 供试材料和地点 1
2.1.1 供试材料 1
2.1.2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制备和培养 1
2.1.3 大隐球酵母的制备和培养 2
2.2 试验设计 2
2.2.1 小麦的实验设计 2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
2.3.1 测定指标 3
2.3.2 计算公式与软件 3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果与分析 3
3.1 富硒微生物对小麦的影响 3
3.1.1 发芽率 4
3.1.2 鲜重与干重 4
3.1.3 株高、叶长、叶宽、根长 9
4 讨论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1]。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2]。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后者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
1817年,瑞典的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底部的红色粉状物物质中制得硒。他还发现到硒的同素异形体。他还原硒的氧化物,得到橙色无定形硒;缓慢冷却熔融的硒,得到灰色晶体硒;在空气中让硒化物自然分解,得到黑色晶体硒。硒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常常用于肿瘤癌症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前列腺病、心脏病、癌症等40多种疾病,广泛运用于癌症、手术、放化疗等[34]。
硒又分为植物活性硒和无机硒两种[5],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包括有大量无机硒残留的酵母硒、麦芽硒,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无机硒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植物活性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植物活性硒是人类和动物允许使用的硒源。
本试验通过对水稻、小麦等品种与富硒微生物的组合,分别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苗期的株高、鲜重、叶长、叶宽、根粗、根系活力等指标,初步探讨富硒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水稻小麦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效果研究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地点
2.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小麦种子
供试菌种:富硒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富硒酵母:大隐球酵母
小麦种植地点:校内试验基地。
材料处理地点:20172018年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实验室处理测定。
2.1.2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制备和培养:
(1)LB培养基(1 L):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补足水至1 L,用1 mol/L的NaOH调节pH至7.0~7.2,分装后105℃灭菌20min备用。
(2)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种经活化后在超净工作台接种到LB培养基中,25℃下在摇床中培养3d。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生长速度为每天6×108cfuml1,培养3d后,菌液孢子浓度达到2×109 cfuml1,按照1:50和1:200的比例分别将原菌液孢子浓度稀释4.0×107 cfuml1、8.0 × 106 cfuml1,以备用。
2.1.3 大隐球酵母的制备和培养:
(1)PDA培养基:去皮的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 ml,乳酸少许,121℃高压灭菌20min。在超净工作台内将培养基倒入灭菌培养基,待培养基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采用简单快速的赤霉病菌单孢分离方法培养基稀释画线分离法分离。
(2)菌液制备:大隐球酵母活化后超净工作台接种在LB培养基中,25℃下在摇床中培养7d,镜检调整病原菌孢子浓度为5.0×106cfuml1左右,以备用。
2.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小麦有120个样本,分别作2组对照CK,一组富硒细菌和水,另一组富硒酵母和水。
2.2.1 小麦的实验设计
选种:选择质地饱满,正常形状,且不发霉的种子120颗。播种:准备4个穴盘,将选好的小麦种子播种在穴盘里,每个穴盘里播种30颗小麦种子。
浸种:选取两个穴盘分别滴入富硒酵母和富硒细菌的溶液,另两盘正常滴水。
每日浇水,测定发芽率。
喷施:待长到苗期,使用叶面喷施法分别喷富硒酵母和富硒细菌液,另两盘正常滴水。
取样:将长出的小麦苗全部取出带到实验室测量。
小麦的指标测定:每颗小麦苗测定干重、鲜重、株高,叶长,叶宽,根长。
富硒细菌处理:CK1:500ml 清水;
A:500ml浓度为5.5× 106cfuml1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富硒酵母处理:CK2:500ml 清水;
B:1ml 病原菌+1ml 浓度为3.0 × 106cfuml1大隐球酵母;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测定指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目录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1
2.1 供试材料和地点 1
2.1.1 供试材料 1
2.1.2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制备和培养 1
2.1.3 大隐球酵母的制备和培养 2
2.2 试验设计 2
2.2.1 小麦的实验设计 2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
2.3.1 测定指标 3
2.3.2 计算公式与软件 3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果与分析 3
3.1 富硒微生物对小麦的影响 3
3.1.1 发芽率 4
3.1.2 鲜重与干重 4
3.1.3 株高、叶长、叶宽、根长 9
4 讨论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1]。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2]。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后者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
1817年,瑞典的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底部的红色粉状物物质中制得硒。他还发现到硒的同素异形体。他还原硒的氧化物,得到橙色无定形硒;缓慢冷却熔融的硒,得到灰色晶体硒;在空气中让硒化物自然分解,得到黑色晶体硒。硒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常常用于肿瘤癌症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前列腺病、心脏病、癌症等40多种疾病,广泛运用于癌症、手术、放化疗等[34]。
硒又分为植物活性硒和无机硒两种[5],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包括有大量无机硒残留的酵母硒、麦芽硒,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无机硒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植物活性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植物活性硒是人类和动物允许使用的硒源。
本试验通过对水稻、小麦等品种与富硒微生物的组合,分别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苗期的株高、鲜重、叶长、叶宽、根粗、根系活力等指标,初步探讨富硒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水稻小麦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效果研究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地点
2.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小麦种子
供试菌种:富硒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富硒酵母:大隐球酵母
小麦种植地点:校内试验基地。
材料处理地点:20172018年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实验室处理测定。
2.1.2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制备和培养:
(1)LB培养基(1 L):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补足水至1 L,用1 mol/L的NaOH调节pH至7.0~7.2,分装后105℃灭菌20min备用。
(2)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种经活化后在超净工作台接种到LB培养基中,25℃下在摇床中培养3d。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生长速度为每天6×108cfuml1,培养3d后,菌液孢子浓度达到2×109 cfuml1,按照1:50和1:200的比例分别将原菌液孢子浓度稀释4.0×107 cfuml1、8.0 × 106 cfuml1,以备用。
2.1.3 大隐球酵母的制备和培养:
(1)PDA培养基:去皮的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 ml,乳酸少许,121℃高压灭菌20min。在超净工作台内将培养基倒入灭菌培养基,待培养基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采用简单快速的赤霉病菌单孢分离方法培养基稀释画线分离法分离。
(2)菌液制备:大隐球酵母活化后超净工作台接种在LB培养基中,25℃下在摇床中培养7d,镜检调整病原菌孢子浓度为5.0×106cfuml1左右,以备用。
2.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小麦有120个样本,分别作2组对照CK,一组富硒细菌和水,另一组富硒酵母和水。
2.2.1 小麦的实验设计
选种:选择质地饱满,正常形状,且不发霉的种子120颗。播种:准备4个穴盘,将选好的小麦种子播种在穴盘里,每个穴盘里播种30颗小麦种子。
浸种:选取两个穴盘分别滴入富硒酵母和富硒细菌的溶液,另两盘正常滴水。
每日浇水,测定发芽率。
喷施:待长到苗期,使用叶面喷施法分别喷富硒酵母和富硒细菌液,另两盘正常滴水。
取样:将长出的小麦苗全部取出带到实验室测量。
小麦的指标测定:每颗小麦苗测定干重、鲜重、株高,叶长,叶宽,根长。
富硒细菌处理:CK1:500ml 清水;
A:500ml浓度为5.5× 106cfuml1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富硒酵母处理:CK2:500ml 清水;
B:1ml 病原菌+1ml 浓度为3.0 × 106cfuml1大隐球酵母;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测定指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