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灰飞虱cyp6ay3v2和cyp353d1v2基因果蝇的生物测定
本研究利用超量表达灰飞虱CYP6AY3v2和CYP353D1v2基因的转基因果蝇,通过生物测定检测了CYP6AY3v2和CYP353D1v2过量表达对果蝇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量表达灰飞虱CYP6AY3v2的果蝇品系tub>CYP6AY3v2对乙虫腈、灭多威和氟虫腈的抗药性都有提高,抗性倍数分别为3.17、4.01和1.45。超量表达灰飞虱CYP353D1v2的果蝇品系tub>CYP353D1v2对乙虫腈和灭多威的抗药性都有提高,抗性倍数分别为2.22和7.22;但对氟虫腈的抗性没有提高。因此,灰飞虱CY
轮枝镰刀菌中swi4swi6复合体生物学功能研究
轮枝镰孢菌所造成的的玉米穗腐和茎基腐病是玉米上重要的一种病害。通过对轮枝镰孢菌突变体?FvSwi4和?FvSwi6对玉米粒和玉米茎干的致病性检测发现,在玉米粒上突变体?FvSwi4和?FvSwi6的菌丝明显减少,玉米粒的腐烂现象明显减弱。在玉米茎干上,发现突变体?FvSwi4和?FvSwi6的褐色病斑长度明显小于野生型菌株Fv102。这表明突变体?FvSwi4和?FvSwi6对玉米致病性减弱。真菌的无性生殖对真菌在环境中存活,并对真菌对对植物侵染是保证迅速扩展与是植物发病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
高粱低磷胁迫响应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1高粱(Sorghum bicolor L.)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磷参与植物大部分重要的生理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蛋白质、核酸、氨基酸和叶绿素等的组成成分。然而,土壤中磷含量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植物对磷含量的需求。近年来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中被发现为特有的新型转录调控因子。本实验克隆了高粱中与低磷胁迫响应相关的WRKY转录因子,命名为SbWRKY2,共编码24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比对发现,SbWRKY2属于第Ⅱ类WRKY转录因子。分析SbWRKY2在低磷处理不同
高羊茅草坪草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评价
草坪草种质资源是草坪业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国外草坪草种质资源具有优质、抗湿热、抗旱和耐寒等诸多优良性状,是改良我国草坪草品质和抗性不可多得的重要基因资源,对我国草坪业的发展发挥着引领和支撑作用。本试验以近年来从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引进的44个高羊茅品种为研究对象,按照《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国家标准结合美国国家草坪草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对草坪草的密度、均一性、色泽、质地、结穗率、修剪质量、枯草层厚度、抗旱性、耐热性等指标进行了田间评价,并由此计算草坪质量综合得分。结果表明草坪质量综合得分
轮枝镰孢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fvset1对伏马素调控机制的研究
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是植物病原菌中一种重要的丝状真菌,会造成多种植物的茎、穗腐烂,尤其是对玉米的危害极其严重,是玉米茎、穗腐病的优势种群。其分泌的毒素伏马毒素(Fumonisin,FB)对人和动物都有极为严重的危害。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H3K4甲基化调控丝状真菌中毒素合成,但轮枝镰孢菌中重要毒素伏马毒素(FB1)如何受到组蛋白甲基化水平调控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鉴定了轮枝镰孢菌中编码H
近零磁场对白背飞虱生长发育和翅型分化的影响研究
白背飞虱作为稻飞虱中的一种,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此外,地球磁场作为无处不在的非生物因素,除可在动物定向行为中发挥作用外,其强度的变化也可对生物产生磁生物学效应。本论文基于昆虫生态学,以白背飞虱为模式昆虫,从生长发育和翅型分化两个方面,开展了近零磁场对白背飞虱的磁生物学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零磁场显著延长了卵期,同时显著延长了若虫的发育历期。翅型分化方面,相对于正常磁场,近零磁场处理下的白背飞虱短翅比例明显增高。另一方面,通过对白背飞虱5龄若虫保幼激素合成通路关键基因JHAMT,FAMeT和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番茄免疫受体蛋白sw5b上cc结构域互作的宿主蛋白因子
番茄斑萎病毒(TSWV)是一种可系统侵染番茄、辣椒、烟草、心叶烟、百日草、莴苣等农作物的危害农产品的重要病毒。Sw-5b是植株抗TSWV的抗病基因,并已经证实抗病基因Sw-5b上cc结构域与植物的抗性表达有关。在蛋白质与蛋白质互作的研究方法中,酵母双杂交方便、灵敏度高并且高效,所以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筛选互作的因子。酵母双杂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有效地用来分离能与一种已知的靶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它利用酵母遗传学方法在真核细胞体内研究蛋白质之间相用。本实验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与
重测序技术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机制
本研究首次在基因水平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对噻枯唑的抗药性机制。Xoo 2-1-1是野生型Xoo ZJ173接种喷施噻枯唑的水稻上筛选分离得到的对噻枯唑表现抗药性的菌株, 但2-1-1菌株在离体环境下表现对噻枯唑更加敏感。我们分别对ZJ173和2-1-1进行基因重测序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均与标准菌株MAFF 311018 亲缘性最高,基因组匹配率为99.37%。通过分析抗药性菌株与药敏性菌株的序列差异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位(SNP)分析
银杏内生真菌nodulisporiumsp.a21的新抗菌化合物研究
: 植物内生菌是指其生活史在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或组织间的微生物。研究证明,作为一类生活在植物体内的特境微生物,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形成了协同进化、互惠共生的关系,由此产生多种结构新颖和功能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低剂量高防效的需求以及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发展,促进了新农药研发的不断创新。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农药活性先导化合物是新农药创制的重要途径。因此,植物内生菌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天然活性物质重要来源,在农业、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组从银杏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A21,经鉴定为多节孢属N
长三角地区差翅亚目蜻科稚虫分类研究
蜻蜓目是重要的水生昆虫,我国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成虫,对于稚虫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长三角地区差翅亚目蜻科稚虫分类。首先通过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将野外采集到的末龄稚虫标本鉴定到属级分类单元,然后利用通用引物扩增稚虫标本的线粒体COI基因,将得到的序列进行编辑、拼接和修正,利用NCBI的工具BLAST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搜索,并构建NJ树。本文重新描述了4种蜻科稚虫白尾灰蜻Orthetrum albistylum、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黄蜻Pantala flav
长三角地区蜻蜓目均翅亚目稚虫分类研究
蜻蜓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比较原始的种类,稚虫水生,成虫陆生。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均翅亚目4总科12科58属,包括蟌总科4科24属,丝蟌总科4科14属,色蟌总科4科20属。蜻蜓目稚虫是重要水质监测指示生物,但我国有关稚虫的研究很少,已知稚虫种类远低于成虫种类。本文通过野外采集均翅亚目的成虫和稚虫,稚虫室内饲养,成稚虫线粒体COI序列扩增和序列分析方法,运用MEGA5.0软件,采用邻接法(NJ法)法构建了进化树,确定了五种均翅亚目的稚虫。重新描述了这五种稚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拍摄了各部分的特征图,五种稚虫分别为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