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虫酰胺对果蝇的毒力
本实验的以果蝇为供试生物,旨在通过氟啶虫酰胺对果蝇的生物测定得出氟啶虫酰胺对果蝇的毒力。对果蝇幼虫的测定方法是将不同浓度的氟啶虫酰胺和固体饲料混合饲养幼虫,观察幼虫的生长发育状况,统计幼虫历期、化蛹率以及羽化率,测定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果蝇成虫的测定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氟啶虫酰胺母液和液体饲料混合作为饲料饲养羽化96小时的果蝇成虫,24小时后统计成虫的死亡率并处理得出LC50,分析氟啶虫酰胺对果蝇成虫的毒力。实验结果为,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延迟幼虫的生长发育并导致一部分幼虫往死;随着氟啶虫酰胺浓度的升高,幼虫的生长历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当氟啶虫酰胺浓度达到200mg/kg时,果蝇的羽化率仅为23.33%。氟啶虫酰胺对果蝇成虫的毒力表现为剂量效应,随着氟啶虫酰胺浓度的升高,果蝇成虫的死亡率升高,氟啶虫酰胺对雌果蝇的LC50为4022mg/kg(3300-4609mg/kg),对雄果蝇的LC50为1464mg/kg(1187-1712),因此氟啶虫酰胺对雌虫的毒力比氟啶虫酰胺对雄虫的毒力低。综合数据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得出结论——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果蝇成虫的毒力不高。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引言(或绪论)2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生物 2
1.2供试药剂 3
1.3 生物测定方法3
1.3.1 果蝇成虫的测定方法3
1.3.2 果蝇幼虫的测定方法3
1.4 数据处理3
2数据与分析3
2.1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3
2.2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成虫的毒力4
3讨论 4
参考文献7
致谢7
表21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3
表22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成虫的毒力4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的毒力
引言
引言
氟啶虫酰胺,化学名称为N氰甲基4(三氟甲基)烟酰胺,是一种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是现代发展中杀蚜虫剂的一类新型化学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沈娟,2011),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由于氟啶虫酰胺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杀虫作用,同时具有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目前,氟啶虫酰胺的主要防治对象是蚜虫,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各个方面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抑制,包括对氟啶虫酰胺对不同类型的蚜虫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对蚜虫成虫和幼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对蚜虫的分泌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且对蚜虫的分泌物、蚜虫后代有影响。尽管氟啶虫酰胺的作用机理仍然在研究中,但由于其低毒、高效、渗透性强、对环境友好,并且与其他杀虫剂暂无交互抗性等优势,氟啶虫酰胺已被广泛运用到农业害虫的治理中。
这种农药原本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类新型选择性杀蚜虫剂,并与FMC公司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20052006年,氟啶虫酰胺已经在美国、巴西、法国、韩国和日本等市场有售。氟啶虫酰胺于2007年获得我国农药产品临时登记证,用于黄瓜、苹果、马铃薯,商品名为铁壁,其制剂为10%水分散粒剂。市面上常见的氟啶虫酰胺有两种,一种是质量分数大于等于96%的氟啶虫酰胺原药,另一种是10%的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氟啶虫酰胺原药外观为白色无味固体粉末,熔点为157.5℃,在25℃下蒸气压为2.55× 106 Pa,在水中溶解度(g/L,20℃)为5.2,氟啶虫酰胺原药对热稳定。10%的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外观为浅褐色细小颗粒;悬浮率≥90%;常温下可稳定贮存至少2年。氟啶虫酰胺原药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均属低毒杀虫剂。氟啶虫酰胺目前与其他市售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果蝇为完全变态昆虫,属于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全球分布广泛,是生物与基础医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早在2000年就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Adams et al.,2000),它在基因组学和基因功能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万永奇,2016)。作为模式生物,黑腹果蝇有很多优势:(1)易饲养:黑腹果蝇的饲养需要很小的空间和设备,饲料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在实验室进行饲养和实验研究。(2)生长周期短:包括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形成与产卵,可在25℃条件下经历十天左右就完成整个生长周期。(3)高繁殖:雌虫每天可产多达100枚卵,一生可产大约2000枚卵。(4)雌雄易分辨:雌雄差异明显,方便进行雌雄的挑选和实验;未交配的雌虫容易辨识,方便后续杂交试验。(5)基因组小:黑腹果蝇基因组仅有4对染色体,约180Mb。(6)平衡子:纯合致死的平衡子染色体携带可方便观察的遗传标记,易于保种、鉴定。(7)遗传工具丰富:具有丰富的基因突变和转基因品系,方便的基因抑制、表达和过表达系统。(8)基因保守性高:果蝇的基因与高等动物以及人类的诸多基因具有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高保守性。由于果蝇自身的独特优势,果蝇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或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又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人类疾病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各方面的研究做出许多新的贡献(刘素宁,2011)。
黑腹果蝇在自然界非常容易采集,本研究试图以果蝇为材料,研究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成虫的毒力,探讨以果蝇为基础研究氟啶虫酰胺作用机理的可能性,为这种新型农药的防治范围和市场前景创造更多机遇。。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生物
供试生物为2013年7月从南农校园采集的野外种群,用人工饲料(琼脂3g,葡萄糖30g,玉米粉35g,酵母粉6g,尼泊金甲酯1g,水350ml),在室内连续饲养,饲养条件为25℃。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质量分数96%的氟啶虫酰胺原药,为2015年4月2日由孙超提供,将原药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置成25mg/ml的母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1. 3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的生物测定方法
1.3.1 果蝇成虫的测定方法
首先配制人工饲料装入锥形瓶,放入果蝇饲养箱中收集果蝇,7天之后拿出,释放瓶中果蝇成虫并用黑布封口。经过23天后开始收集每天羽化出来的成虫,每天收集出来的成虫放置96小时之后使用。用液体饲料和适量体积的氟啶虫酰胺母液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氟啶虫酰胺浓度,完全浸润滤纸片后将滤纸放置在离心管管盖中,用以喂养成虫。用CO2麻痹果蝇成虫,分雌雄后转入离心管中,每管中装10头成虫,每浓度处理5管(共50头果蝇),用带滤纸的管盖盖好后,侧卧放置于保湿盒中24℃条件下孵育;以不加药剂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在养虫室(24℃,光照周期14:10)中放置24h后记录离心管中果蝇的死亡数。
1.3.2 果蝇幼虫的测定方法
首先制备果蝇产卵平板,将果蝇饲料倒入12cm的玻璃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备用。将平板放入果蝇饲养箱中,供果蝇产卵,24小时后取出,盖好培养皿盖后,放置在养虫室中养虫架上孵育。配制生测饲料50ml,在饲料凝固之前加入适量体积的氟啶虫酰胺母液,配制含有不同氟啶虫酰胺浓度的果蝇生测饲料,倒入玻璃管中,每管大约三分之一的饲料。饲料凝固后,接入当日孵化的果蝇幼虫,每管接20头,每个药剂浓度处理10管(10个重复),即每个浓度处理共200头果蝇幼虫,用不含药液的果蝇生测饲料作为空白对照。幼虫接入玻璃管后,用黑布封口,用橡皮筋扎紧,放置于养虫室(温度25℃,光周期14:10)中进行饲养观察,从第4日或开始有幼虫化蛹的当日开始,每日记录管壁上的化蛹数与羽化数(逐日记录日期与数目)。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引言(或绪论)2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生物 2
1.2供试药剂 3
1.3 生物测定方法3
1.3.1 果蝇成虫的测定方法3
1.3.2 果蝇幼虫的测定方法3
1.4 数据处理3
2数据与分析3
2.1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3
2.2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成虫的毒力4
3讨论 4
参考文献7
致谢7
表21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3
表22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成虫的毒力4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的毒力
引言
引言
氟啶虫酰胺,化学名称为N氰甲基4(三氟甲基)烟酰胺,是一种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是现代发展中杀蚜虫剂的一类新型化学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沈娟,2011),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由于氟啶虫酰胺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杀虫作用,同时具有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目前,氟啶虫酰胺的主要防治对象是蚜虫,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各个方面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抑制,包括对氟啶虫酰胺对不同类型的蚜虫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对蚜虫成虫和幼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对蚜虫的分泌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且对蚜虫的分泌物、蚜虫后代有影响。尽管氟啶虫酰胺的作用机理仍然在研究中,但由于其低毒、高效、渗透性强、对环境友好,并且与其他杀虫剂暂无交互抗性等优势,氟啶虫酰胺已被广泛运用到农业害虫的治理中。
这种农药原本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类新型选择性杀蚜虫剂,并与FMC公司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20052006年,氟啶虫酰胺已经在美国、巴西、法国、韩国和日本等市场有售。氟啶虫酰胺于2007年获得我国农药产品临时登记证,用于黄瓜、苹果、马铃薯,商品名为铁壁,其制剂为10%水分散粒剂。市面上常见的氟啶虫酰胺有两种,一种是质量分数大于等于96%的氟啶虫酰胺原药,另一种是10%的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氟啶虫酰胺原药外观为白色无味固体粉末,熔点为157.5℃,在25℃下蒸气压为2.55× 106 Pa,在水中溶解度(g/L,20℃)为5.2,氟啶虫酰胺原药对热稳定。10%的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外观为浅褐色细小颗粒;悬浮率≥90%;常温下可稳定贮存至少2年。氟啶虫酰胺原药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均属低毒杀虫剂。氟啶虫酰胺目前与其他市售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果蝇为完全变态昆虫,属于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全球分布广泛,是生物与基础医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早在2000年就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Adams et al.,2000),它在基因组学和基因功能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万永奇,2016)。作为模式生物,黑腹果蝇有很多优势:(1)易饲养:黑腹果蝇的饲养需要很小的空间和设备,饲料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在实验室进行饲养和实验研究。(2)生长周期短:包括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形成与产卵,可在25℃条件下经历十天左右就完成整个生长周期。(3)高繁殖:雌虫每天可产多达100枚卵,一生可产大约2000枚卵。(4)雌雄易分辨:雌雄差异明显,方便进行雌雄的挑选和实验;未交配的雌虫容易辨识,方便后续杂交试验。(5)基因组小:黑腹果蝇基因组仅有4对染色体,约180Mb。(6)平衡子:纯合致死的平衡子染色体携带可方便观察的遗传标记,易于保种、鉴定。(7)遗传工具丰富:具有丰富的基因突变和转基因品系,方便的基因抑制、表达和过表达系统。(8)基因保守性高:果蝇的基因与高等动物以及人类的诸多基因具有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高保守性。由于果蝇自身的独特优势,果蝇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或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又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人类疾病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各方面的研究做出许多新的贡献(刘素宁,2011)。
黑腹果蝇在自然界非常容易采集,本研究试图以果蝇为材料,研究氟啶虫酰胺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成虫的毒力,探讨以果蝇为基础研究氟啶虫酰胺作用机理的可能性,为这种新型农药的防治范围和市场前景创造更多机遇。。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生物
供试生物为2013年7月从南农校园采集的野外种群,用人工饲料(琼脂3g,葡萄糖30g,玉米粉35g,酵母粉6g,尼泊金甲酯1g,水350ml),在室内连续饲养,饲养条件为25℃。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质量分数96%的氟啶虫酰胺原药,为2015年4月2日由孙超提供,将原药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置成25mg/ml的母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1. 3 氟啶虫酰胺对果蝇的生物测定方法
1.3.1 果蝇成虫的测定方法
首先配制人工饲料装入锥形瓶,放入果蝇饲养箱中收集果蝇,7天之后拿出,释放瓶中果蝇成虫并用黑布封口。经过23天后开始收集每天羽化出来的成虫,每天收集出来的成虫放置96小时之后使用。用液体饲料和适量体积的氟啶虫酰胺母液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氟啶虫酰胺浓度,完全浸润滤纸片后将滤纸放置在离心管管盖中,用以喂养成虫。用CO2麻痹果蝇成虫,分雌雄后转入离心管中,每管中装10头成虫,每浓度处理5管(共50头果蝇),用带滤纸的管盖盖好后,侧卧放置于保湿盒中24℃条件下孵育;以不加药剂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在养虫室(24℃,光照周期14:10)中放置24h后记录离心管中果蝇的死亡数。
1.3.2 果蝇幼虫的测定方法
首先制备果蝇产卵平板,将果蝇饲料倒入12cm的玻璃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备用。将平板放入果蝇饲养箱中,供果蝇产卵,24小时后取出,盖好培养皿盖后,放置在养虫室中养虫架上孵育。配制生测饲料50ml,在饲料凝固之前加入适量体积的氟啶虫酰胺母液,配制含有不同氟啶虫酰胺浓度的果蝇生测饲料,倒入玻璃管中,每管大约三分之一的饲料。饲料凝固后,接入当日孵化的果蝇幼虫,每管接20头,每个药剂浓度处理10管(10个重复),即每个浓度处理共200头果蝇幼虫,用不含药液的果蝇生测饲料作为空白对照。幼虫接入玻璃管后,用黑布封口,用橡皮筋扎紧,放置于养虫室(温度25℃,光周期14:10)中进行饲养观察,从第4日或开始有幼虫化蛹的当日开始,每日记录管壁上的化蛹数与羽化数(逐日记录日期与数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