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因探究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以腺胃肿大,腺胃乳头出血、溃疡为特征的肉鸡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和消瘦,且病程长,死淘率高,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对所在实习企业鸡群的鸡传染性腺胃炎进行病因探究,通过生产数据分析、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SPF鸡胚分离培养,血凝实验等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检测。经病样组织匀浆上清接种的鸡胚并未死亡,收集其尿囊液检测呈血凝阴性。病样组织匀浆上清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阴性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阴性。实验结果显示引起鸡群患病的特异性抗原有待进一步鉴定。本研究结果为该病的诊断及后续防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 2
1.1材料 2
1.1.1病料 2
1.1.2 主要试剂 2
1.1.3主要仪器 2
1.2方法 2
1.2.1 SPF鸡胚接种 3
1.2.2 SPF鸡胚观察 3
1.2.3 1%红细胞制备 3
1.2.4血凝实验3
1.2.5 引物 3
1.2.6 病料基因组提取 3
1.2.7 cDNA的制备 4
1.2.8 IBV和REV的PCR 4
1.2.9 电泳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生产数据 4
2.2 SPF鸡胚接种后的结果 5
2.3 血凝实验结果 6
2.4 病样IBV与REV的RTPCR检测结果 6
3讨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10 一例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因探究
引言
引言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以腺胃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于1996年首次在江苏省被发现[1],浙江,山东,四川,河南,北京等地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该病的特征性病变是病鸡腺胃肿大,腺胃粘膜出血,溃疡,凹陷。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严重萎缩,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大约30%50%[4]。随着肉鸡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鸡传染性腺胃炎在我国养殖密集地区多有发生。由于肉鸡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消化率较高,粗纤维含量不足,机体不易出现饥饿,进而腺胃和肌胃无法排空,使其无法得到充足的锻炼和保养,导致其功能明显减弱,从而更容易发病[5]。总体来说,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雏鸡,临床表现为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和消瘦。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多发生于8~9月份,尤以生长速度快的肉鸡发病率较高,一般多发于15~20日龄,个别病例可在5~8日龄发病[6]。该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区域性因素,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大多数发病原因是养殖企业从疫区引进带有病原的鸡苗,发病后向周围扩散。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国内外专家均对此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暂无明确定论[7]。根据其病因特点,将该病分为由传染性因素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腺胃坏死病毒(CPNV)引起[7],以及由非传染性因素如饲料中霉菌菌素含量过高、硫酸铜的不当使用引起[8]。
近年来鸡传染性腺胃炎对养鸡业的危害较为严重,本人实习所在的肉鸡养殖场更是受到了该病的侵扰。因此,本研究通过生产数据分析、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由传染性因素入手,对该肉鸡养殖场鸡群的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因进行了初步探究。在实验室中利用SPF鸡胚分离培养,血凝实验以及RTPCR方法对病料进行病原分离检验[91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从江苏省某肉鸡养殖场采集病鸡腺胃与肌胃组织(添加生理盐水并置于20℃环境保存)。
1.1.2 主要试剂 SPF鸡胚, MiniBEST Viral RNA/DNA Extraction Kit Ver.5.0(Takara),HiScript II 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Vazyme),鸡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1%红细胞,肝素钠抗凝剂,PBS缓冲液。
1.1.3 主要仪器 PCR仪(Takara),电泳槽(Biorad),凝胶成像系统(Tannon),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rf),DK8D型电热恒温水槽,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1.2 方法
1.2.1 SPF鸡胚接种
①接种前的准备,将鸡腺胃组织加入PBS进行研磨成匀浆,并置于离心机中进行5000r/min转速下离心五分钟,取上清在超净台中用滤器过滤细菌。②照蛋以铅笔划出气室、胚胎的位置。③用锥子在酒精灯火焰烧灼消毒后,在气室顶端和气室下沿无血管处各钻一小孔,随后利用注射器吸取过滤后的上清以及鸡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针头从气室下沿小孔处插入,深1.5cm,即已穿过了外壳膜且距胚胎有半指距离,注射量0.1mL。注射后以石蜡封闭小孔,置37.5℃恒温箱中直立孵育。
图1;SPF鸡胚接种准备
1.2.2 SPF鸡胚观察 接种24h后,每天照蛋2次,观察是否可见清晰的血管,明显的胎动,以及血管网是否丰满。
1.2.3 1%红细胞制备
①由鸡翅下静脉无菌采取抗凝血10ml。
②1000r/min离心5min,吸弃上清液体及白细胞层。
③加入适量PBS重悬清洗,1000r/min离心5min,吸弃上清液体及白细胞层。
④重复前一步骤2次。
⑤最后一次吸弃上清后沉淀即为红细胞,吸取1ml红细胞加入99ml PBS重悬即制得1%红细胞悬液,于4℃保存。
1.2.4 血凝实验
①用PBS(生理盐水)铺板:采用50μL体系进行试验。调节移液器至25μL,吸取PBS缓冲液加入96孔血凝板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2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