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规模化猪场腹泻病因探究
2017年9月份江苏某猪场发生新生仔猪群体性腹泻,为查明造成腹泻流行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实验室PCR诊断技术,经过RNA的抽提、RT-PCR和电泳等步骤,对96份腹泻仔猪的粪便样品分别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轮状病毒(R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全部为阴性。后续又采集该猪场两只腹泻仔猪的小肠样品,通过PCR诊断技术,检测为PEDV阳性,但并未检测到其他病毒。进一步,本研究通过对代表性PEDV基因序列的测序比对,分析了该猪场PED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该猪场当前流行的PEDV为变异株。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旨在为该猪场提供更加准确的防治措施,避免经济损失的发生。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材料 4
1.2方法 4
1.2.1病料处理 4
1.2.2 PCR鉴定及序列分析 5
2 结果与分析7
2.1腹泻病原的RTPCR鉴定结果 7
2.2 样品PEDV的S1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8
3 讨论10
3.1 腹泻病原的RTPCR鉴定结果讨论10
3.2 该猪场PEDV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控11
3.3 我国当前猪腹泻病因分析及研究进展11
3.4 关于PEDV的讨论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一例规模化猪场腹泻病因探究
引言
引言
猪腹泻是造成我国当前养猪业经济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猪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日常管理不善,不良环境的应激效应和营养全价水平低等,这些因素均可诱发猪腹泻的发生[1]。临诊经验显示,导致猪腹泻病因是复杂的,常常为上述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这几种病因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因素[1]。同时,各种病因间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因此,猪腹泻常呈多重或交叉感染[1]。
近几年,伴随我国养猪业的迅猛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猪腹泻病在我国已呈常态化发病,一年四季均有猪腹泻病的发生,冬春季节和59月为每年的高发时间。临床上,对腹泻病料检测结果统计显示,各类病毒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为82.1%,其次是轮状病毒(rotavirus,RV)为1.9%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为1.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和腹泻为基本特征,各日龄猪均易感,新生仔猪发病最严重[2]。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可达100 %[3] 。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比利时各自报道了该病的发生[45],随后该病在世界上多个主要养猪国家相继暴发和流行[6],近年来亚洲一些国家如泰国、韩国、越南和中国多次报道了PEDV变异株的发生和流行[79] 。
PEDV归类于套式病毒目( 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甲型冠状病毒属(Alacoronavirus ) [1011]。PEDV为有囊膜且基因组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为28kb,编码7个开放阅读框(ORFs),依次包括复制酶(ORFIa, ORF1ab),纤突糖蛋白(Spike, S),辅助蛋白(ORF3),次要囊膜蛋白(Envelope, E ),主要囊膜蛋白(Membrane, M),以及核衣壳蛋白(Nueleoeapsid ,N) [1011] 。PEDV S基因分为S1和S2 两部分,S1 区域变异较大,S2 区域相对保守[14] 。S 蛋白为Ⅰ型跨膜蛋白,位于病毒粒子的表面,它在诱导感染宿主中和抗体的产生、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及细胞膜融合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13] 。
2017年9月,江苏某猪场发生新生仔猪群体性腹泻,发病仔猪日龄集中于110日龄,发病率约50%,死亡率约25%。临床症状表现为:开始发生于仔猪,呈流行性发病,表现为粪便稀如水样,灰黄色或灰色;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严重的引起死亡。随后母猪也开始发病,但未引起死亡,通常发病后几天即可痊愈。仔猪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可见小肠水肿,充满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肺部存在阴影区域等。因此,本研究采取仔猪粪便和小肠组织样品,通过实验室PCR诊断技术分别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PEDV、RV和TGEV。检测结果为PEDV阳性,RV和TGEV阴性。同时,本研究还对样品中PEDV流行株的部分S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最终确定了该猪场PEDV的流行变异情况,为该猪场防控PEDV提供了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样品收集自2017年9月份江苏某规模化猪场流行性腹泻发病猪, 采集自江苏盐城,采集的样品包括发病仔猪粪便样品96份和小肠样品2份,发病母猪的乳样6份,均由大学动物医学院保存。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1.2.1 主要试剂 Prime star As premix、DEPC水和Trizol购自TaKaRa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购自诺唯赞生物公司;氯仿、异丙醇和无水乙醇均为国产分析纯。
1.1..2.2 仪器与器材
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为Eppendorff 公司产品;PCR 仪为TAKARA公司产品。凝胶成像仪为 上海天能公司产品;电泳仪和电泳槽为北京六一仪器厂产品。
器材: 1.5mlEP管;PCR管;无RNA酶的大、中、小枪头;各种型号的移液枪。
1.1.3 引物 根据PEDV、TGEV和RV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三对引物,分别标记为PEDV F、PEDV R;TGEV F、TGEV R;RVF、RVR。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材料 4
1.2方法 4
1.2.1病料处理 4
1.2.2 PCR鉴定及序列分析 5
2 结果与分析7
2.1腹泻病原的RTPCR鉴定结果 7
2.2 样品PEDV的S1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8
3 讨论10
3.1 腹泻病原的RTPCR鉴定结果讨论10
3.2 该猪场PEDV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控11
3.3 我国当前猪腹泻病因分析及研究进展11
3.4 关于PEDV的讨论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一例规模化猪场腹泻病因探究
引言
引言
猪腹泻是造成我国当前养猪业经济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猪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日常管理不善,不良环境的应激效应和营养全价水平低等,这些因素均可诱发猪腹泻的发生[1]。临诊经验显示,导致猪腹泻病因是复杂的,常常为上述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这几种病因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因素[1]。同时,各种病因间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因此,猪腹泻常呈多重或交叉感染[1]。
近几年,伴随我国养猪业的迅猛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猪腹泻病在我国已呈常态化发病,一年四季均有猪腹泻病的发生,冬春季节和59月为每年的高发时间。临床上,对腹泻病料检测结果统计显示,各类病毒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为82.1%,其次是轮状病毒(rotavirus,RV)为1.9%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为1.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和腹泻为基本特征,各日龄猪均易感,新生仔猪发病最严重[2]。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可达100 %[3] 。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比利时各自报道了该病的发生[45],随后该病在世界上多个主要养猪国家相继暴发和流行[6],近年来亚洲一些国家如泰国、韩国、越南和中国多次报道了PEDV变异株的发生和流行[79] 。
PEDV归类于套式病毒目( 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甲型冠状病毒属(Alacoronavirus ) [1011]。PEDV为有囊膜且基因组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为28kb,编码7个开放阅读框(ORFs),依次包括复制酶(ORFIa, ORF1ab),纤突糖蛋白(Spike, S),辅助蛋白(ORF3),次要囊膜蛋白(Envelope, E ),主要囊膜蛋白(Membrane, M),以及核衣壳蛋白(Nueleoeapsid ,N) [1011] 。PEDV S基因分为S1和S2 两部分,S1 区域变异较大,S2 区域相对保守[14] 。S 蛋白为Ⅰ型跨膜蛋白,位于病毒粒子的表面,它在诱导感染宿主中和抗体的产生、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及细胞膜融合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13] 。
2017年9月,江苏某猪场发生新生仔猪群体性腹泻,发病仔猪日龄集中于110日龄,发病率约50%,死亡率约25%。临床症状表现为:开始发生于仔猪,呈流行性发病,表现为粪便稀如水样,灰黄色或灰色;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严重的引起死亡。随后母猪也开始发病,但未引起死亡,通常发病后几天即可痊愈。仔猪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可见小肠水肿,充满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肺部存在阴影区域等。因此,本研究采取仔猪粪便和小肠组织样品,通过实验室PCR诊断技术分别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PEDV、RV和TGEV。检测结果为PEDV阳性,RV和TGEV阴性。同时,本研究还对样品中PEDV流行株的部分S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最终确定了该猪场PEDV的流行变异情况,为该猪场防控PEDV提供了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样品收集自2017年9月份江苏某规模化猪场流行性腹泻发病猪, 采集自江苏盐城,采集的样品包括发病仔猪粪便样品96份和小肠样品2份,发病母猪的乳样6份,均由大学动物医学院保存。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1.2.1 主要试剂 Prime star As premix、DEPC水和Trizol购自TaKaRa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购自诺唯赞生物公司;氯仿、异丙醇和无水乙醇均为国产分析纯。
1.1..2.2 仪器与器材
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为Eppendorff 公司产品;PCR 仪为TAKARA公司产品。凝胶成像仪为 上海天能公司产品;电泳仪和电泳槽为北京六一仪器厂产品。
器材: 1.5mlEP管;PCR管;无RNA酶的大、中、小枪头;各种型号的移液枪。
1.1.3 引物 根据PEDV、TGEV和RV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三对引物,分别标记为PEDV F、PEDV R;TGEV F、TGEV R;RVF、RVR。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