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天气下横向交互送风肉牛棚舍的环境评价
本试验旨在探讨横向交互送风对缓解肉牛热应激的效果,以期为该模式在南方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数据。本试验选择西门塔尔牛及其父本与锦江牛杂交牛各8头。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以不开风机为对照组,以开风机为试验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为期7天,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段的舍外温度、湿度与风速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横向吹风显著降低畜舍环境温度;试验组风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温湿指数差异虽不显著(p>0.05)却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呼吸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西门塔尔牛的呼吸数要高于杂交牛;试验组皮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直肠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安装横向交互对吹型风机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温度;并且可以通过提高送风量和风速增加肉牛的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量,降低肉牛的直肠温度、皮温和呼吸数,缓解高温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引言2
2.材料与方法3
2.1试验地点和畜舍3 2.2试验设计3
2.2.1测定指标与方法3
2.2.2环境指标4
2.2.3生理指标4
2.结果与分析4
3.讨论6
3.1横向交互送风对畜舍环境的影响6
3.2横向交互送风对肉牛生理指标的影响6
3.2.1对呼吸频率的影响6
3.2.2 对皮肤温度的影响7
3.2.3对直肠温度的影响7
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夏季高温天气下横向交互送风肉牛棚舍的环境评价
引言
引言
热应激对家畜生产效率的影响难以精确计量,粗略估算全球每年由热应激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应激导致采食量量的减少,机体代谢紊乱,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致使其生长缓慢,畜品质下降,繁殖性能降低甚至导致家畜的死亡。尽管反刍动物有很强的体温调节能力,但在热应激条件下依然不能保持体热平衡。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高温无论是对家畜的品种,适应性还是生产率都是有害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认的解释是体温的升高导致食欲的降低,代谢率适应性的降低[1]。
热应激影响家畜的行为,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生产性能。一般情况下家畜一天的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但在炎热的夏季,放牧家畜白天则表现为活动量减少,寻找遮阴处休息,而在夜晚或者黎明活动增加[2]。如果没有遮阳物的存在,动物则会改变姿势以减少热交换,严重热应激条件下家畜会用水或分泌物弄湿身体,这一系列行为的改变可以减少产热量以及通过传导和对流增加散热量[3]。Yousef等报道,外界环境温度由20℃升到30℃时,家畜饮水次数由60次/天升高到90 次/天。直肠温度作为体温平衡的指标,常常被用作评价热应激状态下生长期,妊娠期,哺乳期奶牛的生理学指标。热应激环境可以显著提高家畜的直肠温度与呼吸数。热应激使家畜的内分泌紊乱,血清中一些生化指标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家畜的机体代谢。在热应激条件下由于家畜生物学功能的紊乱导致生长发育、产奶、繁殖受到严重影响[4]。有的研究表明,热应激严重影响家畜的繁殖性能,主要表现在母畜受胎率降低,胚胎早期死亡增加,空怀期明显延长,易于流产 ,公畜精子畸形率高,活力低等[5]。
热应激在家畜生产上的危害已经表现得日趋严重,尤其我国南方处于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太阳辐射较强的环境中,更容易给家畜带来热应激的影响。所以,怎样去降低热应激带来的影响是养殖工作者需要尽快解决的大难题。尽管散热技术有所进展,但是动物的生产性能在夏季都有所减少。通过对热应激环境的调整和控制,能够有效的改善由热应激所带来对经济的不良影响[6]。
有研究表明,遮阴主要通过阻挡太阳辐射而减缓家畜热应激,改善家畜的生产性能。设计合理的遮阳棚可以减少3050%的辐射热负荷,当外围护结构、遮阳、绿化无法满足家畜防暑需要时,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暑设备。喷雾与喷淋是用机械设备向畜舍或畜体喷射水,通过水分蒸发从而有利于家畜机体散热和畜舍内部环境温度的降低,一般喷雾或者喷淋的水分会沉积到地面,使牛床湿润,湿度增加,空气流通减弱,影响水分的蒸发与热量的传导,从而影响家畜的散热。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采用喷淋或喷雾与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目前,南方畜牧场主要的防暑装置已有遮阳棚、安装吊扇、纵向接力风机、冷风机风管系统、湿帘负压通风等降温模式,但横向交互送风装置却不多见。
本研究依据大气流通风系统不受高湿气候制约的特点,设计了横向交互送风系统,以求改善生产南方肉牛夏季的温热环境。本试验旨在探讨横向交互对吹型通风模式的防暑技术对缓解西门塔尔牛和杂交牛热应激效果的评价,以期为该模式在南方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畜舍
本试验于2016年7月进行。试验地点在江西省宜春市国家肉牛体系高安试验站。选择南北走向,长42 m,跨度18 m,屋顶高8.52m,檐高5.92 m,南北墙高2.0 m。在牛舍内装上新型的风机,风机型号为HDF1M,直径0.96 m,风量19800 m3/h,转速800 r/min,距地面2.4 m,与水平方向夹角20°,东侧三台风机,西侧四台风机,每隔6m横向交互安装。畜舍内饲养79头肉牛,东侧饲养锦江牛与杂交牛共40头,西侧饲养39头西门塔尔牛。
1.2试验设计
在装有横向交互风机的畜舍内随机选取西门塔尔和锦江牛与西门塔尔杂交牛各8头,并且进行编号。在夏季相似的高温条件下以不开风机为对照组,以开风机为试验组。开风机和不开风机各做7天。整个试验期间风机开启时间为每日8:0019:00。
1.2.1 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期间每日10:00、14:00和18:00分别测量环境指标和生理指标。图11为畜舍平面图。A表示牛栏内距离后墙距离4 m,两点之间间距6 m,1.5 m的垂直高度环境指标测量点。分别测量环境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AT,℃)、干球温度(dry ball temperature,Td)和湿球温度(wet ball temperature,Tw)和风速(wind speed,WS,m/s)。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引言2
2.材料与方法3
2.1试验地点和畜舍3 2.2试验设计3
2.2.1测定指标与方法3
2.2.2环境指标4
2.2.3生理指标4
2.结果与分析4
3.讨论6
3.1横向交互送风对畜舍环境的影响6
3.2横向交互送风对肉牛生理指标的影响6
3.2.1对呼吸频率的影响6
3.2.2 对皮肤温度的影响7
3.2.3对直肠温度的影响7
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夏季高温天气下横向交互送风肉牛棚舍的环境评价
引言
引言
热应激对家畜生产效率的影响难以精确计量,粗略估算全球每年由热应激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应激导致采食量量的减少,机体代谢紊乱,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致使其生长缓慢,畜品质下降,繁殖性能降低甚至导致家畜的死亡。尽管反刍动物有很强的体温调节能力,但在热应激条件下依然不能保持体热平衡。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高温无论是对家畜的品种,适应性还是生产率都是有害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认的解释是体温的升高导致食欲的降低,代谢率适应性的降低[1]。
热应激影响家畜的行为,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生产性能。一般情况下家畜一天的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但在炎热的夏季,放牧家畜白天则表现为活动量减少,寻找遮阴处休息,而在夜晚或者黎明活动增加[2]。如果没有遮阳物的存在,动物则会改变姿势以减少热交换,严重热应激条件下家畜会用水或分泌物弄湿身体,这一系列行为的改变可以减少产热量以及通过传导和对流增加散热量[3]。Yousef等报道,外界环境温度由20℃升到30℃时,家畜饮水次数由60次/天升高到90 次/天。直肠温度作为体温平衡的指标,常常被用作评价热应激状态下生长期,妊娠期,哺乳期奶牛的生理学指标。热应激环境可以显著提高家畜的直肠温度与呼吸数。热应激使家畜的内分泌紊乱,血清中一些生化指标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家畜的机体代谢。在热应激条件下由于家畜生物学功能的紊乱导致生长发育、产奶、繁殖受到严重影响[4]。有的研究表明,热应激严重影响家畜的繁殖性能,主要表现在母畜受胎率降低,胚胎早期死亡增加,空怀期明显延长,易于流产 ,公畜精子畸形率高,活力低等[5]。
热应激在家畜生产上的危害已经表现得日趋严重,尤其我国南方处于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太阳辐射较强的环境中,更容易给家畜带来热应激的影响。所以,怎样去降低热应激带来的影响是养殖工作者需要尽快解决的大难题。尽管散热技术有所进展,但是动物的生产性能在夏季都有所减少。通过对热应激环境的调整和控制,能够有效的改善由热应激所带来对经济的不良影响[6]。
有研究表明,遮阴主要通过阻挡太阳辐射而减缓家畜热应激,改善家畜的生产性能。设计合理的遮阳棚可以减少3050%的辐射热负荷,当外围护结构、遮阳、绿化无法满足家畜防暑需要时,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暑设备。喷雾与喷淋是用机械设备向畜舍或畜体喷射水,通过水分蒸发从而有利于家畜机体散热和畜舍内部环境温度的降低,一般喷雾或者喷淋的水分会沉积到地面,使牛床湿润,湿度增加,空气流通减弱,影响水分的蒸发与热量的传导,从而影响家畜的散热。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采用喷淋或喷雾与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目前,南方畜牧场主要的防暑装置已有遮阳棚、安装吊扇、纵向接力风机、冷风机风管系统、湿帘负压通风等降温模式,但横向交互送风装置却不多见。
本研究依据大气流通风系统不受高湿气候制约的特点,设计了横向交互送风系统,以求改善生产南方肉牛夏季的温热环境。本试验旨在探讨横向交互对吹型通风模式的防暑技术对缓解西门塔尔牛和杂交牛热应激效果的评价,以期为该模式在南方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畜舍
本试验于2016年7月进行。试验地点在江西省宜春市国家肉牛体系高安试验站。选择南北走向,长42 m,跨度18 m,屋顶高8.52m,檐高5.92 m,南北墙高2.0 m。在牛舍内装上新型的风机,风机型号为HDF1M,直径0.96 m,风量19800 m3/h,转速800 r/min,距地面2.4 m,与水平方向夹角20°,东侧三台风机,西侧四台风机,每隔6m横向交互安装。畜舍内饲养79头肉牛,东侧饲养锦江牛与杂交牛共40头,西侧饲养39头西门塔尔牛。
1.2试验设计
在装有横向交互风机的畜舍内随机选取西门塔尔和锦江牛与西门塔尔杂交牛各8头,并且进行编号。在夏季相似的高温条件下以不开风机为对照组,以开风机为试验组。开风机和不开风机各做7天。整个试验期间风机开启时间为每日8:0019:00。
1.2.1 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期间每日10:00、14:00和18:00分别测量环境指标和生理指标。图11为畜舍平面图。A表示牛栏内距离后墙距离4 m,两点之间间距6 m,1.5 m的垂直高度环境指标测量点。分别测量环境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AT,℃)、干球温度(dry ball temperature,Td)和湿球温度(wet ball temperature,Tw)和风速(wind speed,WS,m/s)。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