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防霉剂对乳酸菌发酵饲料防霉效果的研究

3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防霉剂对乳酸菌发酵饲料防霉效果。本试验分别在乳酸菌发酵饲料中添加丙酸钙、柠檬酸、双乙酸钠以及山梨酸钾四种防霉剂后,将饲料置于密封袋以及普通培养皿(非密封)两种环境中,28°C,相对湿度72%的环境中观察记录30天。结果显示,非密封条件下,双乙酸钠和丙酸钙防霉效果显著优于柠檬酸和山梨酸钾(P<0.05);密封条件下,试验组保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乙酸钠和丙酸钙梯度试验中,丙酸钙添加量为2.00%和双乙酸钠为0.30%时防霉天数为6天。综合上述结果,以在发酵饲料中添加3.00%的双乙酸钠效果最佳。
目录
引言
引言
霉菌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饲料有一
半以上系由霉变所致[1]。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发酵饲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控制霉变,因此有必要在发酵饲料中添加防霉剂以改变这一现象。霉菌毒素是由真菌或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动物体中,霉菌毒素的毒性是慢性的,很少引起动物死亡。但是霉菌毒素的存在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动物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生产力,且霉菌毒素在畜产品(肉、奶等)中的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
防止饲料霉变有多种方法,如辐射灭菌、使用防霉包装袋、化学消毒和控制真菌遗传密码等,其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防霉剂[3],但因有的措施成本过高和操作不便而未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同时,添加饲料防霉剂,应根据饲料的含水量、营养、季节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提高饲料防霉素剂的防霉效果[4]。本试验选用了市场中常用的几种防霉剂(山梨酸钾、丙酸钙、柠檬酸、双乙酸钠),对其防霉效果进行了研究,拟为延长发酵饲料的保存期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MRS琼脂培养基和虎红琼脂培养基购自奥博星公司(北京);
防霉剂:双乙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由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柠檬酸由西陇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以上产品均符合WHO标准。
饲料:由江苏富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乳猪全价配合饲料,经试验一所述方法发酵后所得的发酵饲料。
乳酸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仪器
IS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SH1型全温振荡培养箱、PYXDHS5065BS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WalkLAB pH60型酸度计、Nikon YS100台式电子显微镜、DT300电子精密天平、WEGO威高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苏净安泰BCM1000A型洁净工作台、Haier DM25L 262医用低温冰箱、培养皿和厌氧发酵管。
1.3试验方法
在发酵饲料中分别加入2.50%丙酸钙,4.0%柠檬酸,0.30%双乙酸钠和0.25%山梨酸钾,混合均匀后,分别取出200 g置于非密封条件下(普通培养皿中)和密封条件下,每组4个平行,在温度28°C、相对湿度72%的恒温箱中保存观察;将不同重量的双乙酸钠和丙酸钙加入到发酵饲料中,形成不同梯度的添加量,分别取出200 g置于非密封条件下以及单通阀密封袋中,每组4个平行,置于同样条件下观察[5],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防霉剂。
1.4 测定指标
1.4.1 饲料外观观察
对饲料的气味、结块情况、发霉以及生虫情况进行观察,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1、2、4、6、 8、10、15、30天观察饲料的霉变情况,并做记录。
1.4.2 饲料pH值
用固体pH计分别测定试验开始后第1、2、4、6、 8、10、15、30天发酵饲料pH值。
1.4.3 饲料中乳酸含量
分别测定试验开始后,第0、1、2、4、6、8、10 天饲料中乳酸含量的变化,乳酸的浓度用乳酸试剂盒测定。
1.4.4饲料中乳酸菌和霉菌菌落计数
分别测定试验开始后第0、1、2、4、6、8、10天饲料中乳酸菌含量的变化,将发酵饲料在无菌条件下取出1 g 到离心管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匀后进行梯度稀释,取稀释液100 μL分别在MRS以及虎红平板上涂板,乳酸菌在37°C培养箱中培养48 h[6]。霉菌在28°C培养箱中培养72 h,每组做4个重复,具体操作方法参考周芷锦[7]。
2 测定指标及结果分析
试验数据经Microsoft Excel (2010)初步处理后,利用SPSS 18.0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显著者采用多重比较中LSD 法进行显著性检验,P 值置于0.05。
2.1饲料外观变化
2.1.1非密封条件下饲料外观的变化
从表21可以看出,试验过程中,饲料外观由正常色泽逐渐变暗并出现霉变现象,气味由正常发酵饲料的酸香味逐渐生成油哈味至霉味,浓霉味。对照组在第4天即出现霉变并产生油哈味,双乙酸钠、丙酸钙组和山梨酸钾组外观均无异常,柠檬酸组出现点状霉变,但气味无异常;第6天时,对照组出现中度霉变且霉味较明显,双乙酸钠组和丙酸钙组外观无异常,柠檬酸组出现点状霉变且有油哈味,山梨酸钾组出现点状霉变但气味无异常;第8天对照组重度霉变且霉味较浓,双乙酸钠组和丙酸钙组组出现点状霉变但气味无异常,柠檬酸组组和山梨酸钾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变且霉味较明显;试验结束时,第30天所有饲料均出现重度霉变,霉味浓,对照组、双乙酸钠组和丙酸钙组饲料均生虫。
表21 发酵饲料在非密封条件的下表观观察结果
Table 21 The changes of fermented feed appearanec in nonsealed condition
项目Items
对照组
Control
双乙酸钠(0.30%)
SDA
柠檬酸(4.00%)
Citric acid
丙酸钙(2.50%)
Calcium propionate
山梨酸钾(0.25%)
Potassium sorbate
1d





2d





4d
+A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7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