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期皖东黄牛增重的影响
为探究生长期皖东黄牛的能量需要,通过饲养试验以日增重为指标获得皖东黄牛维持和生长的能量需要。本试验选取体型相似、健康无病发育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39.91±43.3kg)的皖东黄牛青年牛4头作为试验牛,饲养试验分为4期,每期7天。设定四个日粮能量梯度(T1=42.36MJ/d,T2=65.57MJ/d,T3=89.76MJ/d,T4=110.45MJ/d)对试验牛进行饲喂。在每一个试验时期的初始以及结尾对试验牛进行空腹称重。试验验结果表明皖东黄牛生长期日增重随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增加(P<0.01),日粮能量为T1水平时,各试验牛均为负增重;T2水平时,皖东黄牛青年牛的生长接近于维持水平;T3和T4水平下,皖东黄牛青年牛的日增重达到了0.78+0.20和1.09+0.33kg,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皖东黄牛青年牛的日增重与其单位代谢体重总能采食量之间极显著相关(r=0.903,P<0.01),其用于维持的总能需要量为1091.7kJ/kg0.75·d,每增重1kg所需要的总能为1687.27 kJ/kg0.75·d。皖东黄牛青年牛总能需要量的计算公式为GEI(kJ/d)=(595.57DG+1091.7)W0.75,式中DG为日增重(kg/d)。为制定皖东黄牛的饲养标准提供参考数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3
1.1试验动物及饲样样管理3
1.2试验设计及日粮3
1.2.1试验设计3
1.2.2试验日粮4
1.3试验材料及测定指标4
1.3.1试验材料4
1.3.2气象指标的测定4
1.3.3增重测定4
2.结果与分析 4
2.1 试验牛饲养期间牛舍气象指标 4
2.2试验牛饲养试验结果 5
3.讨论6
3.1影响牛生长育肥的因素6
3.2日粮能量水平对皖东黄牛日增重的影响6
致谢7
参考文献7
日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期皖东黄牛增重的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响
引言
黄牛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地域广、数量大、生产效益高,世界牛存栏数1975年为11.81亿头,1995年达到13.16亿头,2005年为13.35亿头,全世界牛的存栏总数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占70%以上[1]。在亚洲主要以役用牛为主,肉牛、奶牛处于次要地位。因此所生产的牛肉和牛奶占世界牛肉和牛奶的总产量比重并不很高。我国的肉牛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朝阳产业,据统计,我国肉类产量中牛肉比重超过10%,粗略算在13%(根据国家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调研得出)。改革开放当初,牛肉占肉类比重4%在左右,短短30多年就超过10%。
皖东黄牛是安徽特有的黄牛品种,主要分布在凤阳、定远、明光、来安、五河等皖东丘陵地区,于2012年由安徽省家畜家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鉴定成为了新的黄牛品种[2]。皖东黄牛的体型比较大,有较强的哺育能力,同时肉用性能也很出色[3]。皖东黄牛具有耐粗饲、耐热、耐寒、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等特性,很受当地农民的喜爱,是当地农民长期自发选育的地方优良品种,也是我国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在优质肉牛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皖东黄牛的体貌特征主要是基础毛色为黄色或深黄色,颈部、头部毛色为黑色,鼻镜周围均呈马蹄状白色。皖东黄牛体质紧凑,结构匀称。成年公牛头、颈粗短,肌肉发达,背腰宽广、平直,胸部宽且深,前躯发达多肉,鬐甲高耸圆润多肉。成年母牛细致紧凑,前驱肌肉发达,鬐甲高耸多肉,头颈部粗短,结构匀称。
自1816年Magendie教授提出含氮物质是动物日粮中的必需营养素以来[5],动物蛋白质营养代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全球动物营养学发展的主旋律[4]。能量是评价饲料的重要指标,饲料能量浓度高低决定动物采食量。不同能量梯度的日粮对动物各种生产性能以及营养指标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科研团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新疆农业大学的师生研究了4种日粮条件下30~ 150日龄期间羔羊采食、消化与体增重的变化[6]。陈小鸽等人运用不同的日粮能量梯度研究了对肉杂817 生长性能的影响[7]。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师生研究了不同日粮能量梯度对豪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8]。皖东黄牛作为主要的肉牛品种,日增重一直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一项生产参数。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以及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高皖东黄牛的日增重是我们当前研究的重点。本试验就是要探究日粮能量梯度对皖东黄牛日增重的影响,找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完善我国皖东黄牛饲养标准, 可以提高皖东黄牛的生产性能和效益,使饲养效益最大化。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本试验开始于2014年8月15日结束于9月12日,地点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大明牧业。试验选取体型相似、体重相近(239.91±43.3kg)、健康无病发育状况良好且较为温顺的皖东黄牛青年牛4头作为试验牛,分别编号为1、2、3、4号。将挑选的试验牛进行隔离,在进行预饲的同时,对试验牛进行安抚,以求各试验牛适应试验条件。饲养管理参考大明牧业的管理办法,各试验牛栓系饲养,逐头饲喂,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3点投喂两次日粮,自由饮水,定期清粪。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本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分为四期,每一期历时7天,总共28天。四个日粮总能水平依次为T1(42.36MJ/d)、T2(65.57MJ/d)、T3(89.76MJ/d)、T4(110.45MJ/d)进行饲喂,各处理日粮组成不变,精粗饲料投喂量根据预试期采食量来确定,保证试验牛能全部采食,不剩余料,同一水平各组投料量一致。试验日粮由精料和粗料组成,粗料为全株青贮玉米,精料为自配的精料混合料,具体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组成及能量水平
种类
比例
玉米
70%
豆粕
25%
小苏打
1%
石粉
1.28%
磷酸氢钙
0.6%
食盐
0.8%
复合微量元素
0.2%
其他物质
1.12%
能值(J/g)
含水量
精饲料
15446.6±189.96
7.1%
粗饲料
16460.6±332.17
69.5%
1.3试验材料及测定指标
1.3.1试验材料
本试验器材主要分为配制日粮所需的电子秤,以及给牛进行称重时所需的地称(ND3011S 尼岛)。通过机械通风干湿表检测牛舍内温湿度以及气压。
1.3.2测定指标
环境指标:本试验所需测量的气象指标主要是试验场所即牛棚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气压,以及风速。温湿度的测定方法为在牛舍内设5个测定点,分别为牛舍的4个角和中间位置,舍外设两个测定点,于每日的8:00、13:00和17:00距地面1.5m处用通风干湿表测定干湿球温度。
日增重:在每一个试验时期的最初两天以及最后两天对试验牛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称重,取其平均值,得到试验牛的体重。将试验牛每个时期最后和最初的体重相减得到试验牛的体重差,除以每一期的天数得到试验牛的日增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3
1.1试验动物及饲样样管理3
1.2试验设计及日粮3
1.2.1试验设计3
1.2.2试验日粮4
1.3试验材料及测定指标4
1.3.1试验材料4
1.3.2气象指标的测定4
1.3.3增重测定4
2.结果与分析 4
2.1 试验牛饲养期间牛舍气象指标 4
2.2试验牛饲养试验结果 5
3.讨论6
3.1影响牛生长育肥的因素6
3.2日粮能量水平对皖东黄牛日增重的影响6
致谢7
参考文献7
日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期皖东黄牛增重的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响
引言
黄牛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地域广、数量大、生产效益高,世界牛存栏数1975年为11.81亿头,1995年达到13.16亿头,2005年为13.35亿头,全世界牛的存栏总数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占70%以上[1]。在亚洲主要以役用牛为主,肉牛、奶牛处于次要地位。因此所生产的牛肉和牛奶占世界牛肉和牛奶的总产量比重并不很高。我国的肉牛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朝阳产业,据统计,我国肉类产量中牛肉比重超过10%,粗略算在13%(根据国家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调研得出)。改革开放当初,牛肉占肉类比重4%在左右,短短30多年就超过10%。
皖东黄牛是安徽特有的黄牛品种,主要分布在凤阳、定远、明光、来安、五河等皖东丘陵地区,于2012年由安徽省家畜家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鉴定成为了新的黄牛品种[2]。皖东黄牛的体型比较大,有较强的哺育能力,同时肉用性能也很出色[3]。皖东黄牛具有耐粗饲、耐热、耐寒、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等特性,很受当地农民的喜爱,是当地农民长期自发选育的地方优良品种,也是我国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在优质肉牛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皖东黄牛的体貌特征主要是基础毛色为黄色或深黄色,颈部、头部毛色为黑色,鼻镜周围均呈马蹄状白色。皖东黄牛体质紧凑,结构匀称。成年公牛头、颈粗短,肌肉发达,背腰宽广、平直,胸部宽且深,前躯发达多肉,鬐甲高耸圆润多肉。成年母牛细致紧凑,前驱肌肉发达,鬐甲高耸多肉,头颈部粗短,结构匀称。
自1816年Magendie教授提出含氮物质是动物日粮中的必需营养素以来[5],动物蛋白质营养代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全球动物营养学发展的主旋律[4]。能量是评价饲料的重要指标,饲料能量浓度高低决定动物采食量。不同能量梯度的日粮对动物各种生产性能以及营养指标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科研团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新疆农业大学的师生研究了4种日粮条件下30~ 150日龄期间羔羊采食、消化与体增重的变化[6]。陈小鸽等人运用不同的日粮能量梯度研究了对肉杂817 生长性能的影响[7]。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师生研究了不同日粮能量梯度对豪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8]。皖东黄牛作为主要的肉牛品种,日增重一直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一项生产参数。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以及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高皖东黄牛的日增重是我们当前研究的重点。本试验就是要探究日粮能量梯度对皖东黄牛日增重的影响,找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完善我国皖东黄牛饲养标准, 可以提高皖东黄牛的生产性能和效益,使饲养效益最大化。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本试验开始于2014年8月15日结束于9月12日,地点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大明牧业。试验选取体型相似、体重相近(239.91±43.3kg)、健康无病发育状况良好且较为温顺的皖东黄牛青年牛4头作为试验牛,分别编号为1、2、3、4号。将挑选的试验牛进行隔离,在进行预饲的同时,对试验牛进行安抚,以求各试验牛适应试验条件。饲养管理参考大明牧业的管理办法,各试验牛栓系饲养,逐头饲喂,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3点投喂两次日粮,自由饮水,定期清粪。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本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分为四期,每一期历时7天,总共28天。四个日粮总能水平依次为T1(42.36MJ/d)、T2(65.57MJ/d)、T3(89.76MJ/d)、T4(110.45MJ/d)进行饲喂,各处理日粮组成不变,精粗饲料投喂量根据预试期采食量来确定,保证试验牛能全部采食,不剩余料,同一水平各组投料量一致。试验日粮由精料和粗料组成,粗料为全株青贮玉米,精料为自配的精料混合料,具体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组成及能量水平
种类
比例
玉米
70%
豆粕
25%
小苏打
1%
石粉
1.28%
磷酸氢钙
0.6%
食盐
0.8%
复合微量元素
0.2%
其他物质
1.12%
能值(J/g)
含水量
精饲料
15446.6±189.96
7.1%
粗饲料
16460.6±332.17
69.5%
1.3试验材料及测定指标
1.3.1试验材料
本试验器材主要分为配制日粮所需的电子秤,以及给牛进行称重时所需的地称(ND3011S 尼岛)。通过机械通风干湿表检测牛舍内温湿度以及气压。
1.3.2测定指标
环境指标:本试验所需测量的气象指标主要是试验场所即牛棚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气压,以及风速。温湿度的测定方法为在牛舍内设5个测定点,分别为牛舍的4个角和中间位置,舍外设两个测定点,于每日的8:00、13:00和17:00距地面1.5m处用通风干湿表测定干湿球温度。
日增重:在每一个试验时期的最初两天以及最后两天对试验牛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称重,取其平均值,得到试验牛的体重。将试验牛每个时期最后和最初的体重相减得到试验牛的体重差,除以每一期的天数得到试验牛的日增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