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犬恶心丝虫病的病例分析和诊断治疗
:犬恶丝虫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给犬类的一种血液线虫病,其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日益受到重视。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以通过临床诊断、微丝蚴检查、免疫学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该病进行诊断。其中dot-ELISA和PCR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犬恶丝虫病的诊断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病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消灭中间宿主蚊子,对于感染犬,主要以驱虫为主,同时对症治疗,采用伊维菌素和丙硫苯咪唑为主治疗感染犬的药物,治愈率很高。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 病原及流行情况3
2 诊断技术3
2.1 临床症状观察4
2.2 微丝蚴检查4
2.3 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辅助诊断4
2.4 免疫学诊断4
2.5 分子生物学诊断5
3 病例分析5
3.1 治疗结果6
3.2 结果分析6
4 讨论6
4.1 预防6
4.2 治疗6
致谢7
参考文献7
两例犬恶心丝虫病的病例分析和诊断治疗
引言
犬恶丝虫病又名犬心丝虫病,是由犬恶丝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线虫病。该病目前呈世界性流行,广泛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等蚊子较多的地区。据报道,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犬恶丝虫的感染率达40%~60%。给养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及流行情况
该病病原是双瓣科、恶丝属的犬恶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等处,可使犬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遭受严重损害,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雌虫产出的幼虫——微丝蚴进入并寄生在患犬的外周血液循环中,当蚊子等中间宿主吸血时,微丝蚴进入蚊子体内,发育为侵袭性幼虫,犬被微丝蚴阳性蚊子叮咬即可被感染。该病宿主广泛,除犬外,猫和其他30多种动物以及人均可作其终末宿主。人感染后以咳嗽、胸痛和胸闷为主要症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近年来在人群中的确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不仅严重威胁养犬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带来严重威胁。
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有该病的存在。犬群感染率一般为20%~30%,高的可达50%以上,给养犬业带来重大损失。健康犬从被蚊子叮咬、侵袭性幼虫进入体内,需经过6~7个月的时间发育为成虫,在此期间一般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错过杀灭病原的最佳时期。当微丝蚴发育为成虫时,治疗效果不佳,多预后不良[1]。
2 诊断技术
目前犬恶丝虫病的生前诊断方法较多, 主要有临床诊断、 病原检查、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等。 此外, 亦可配合其他诊断技术如胸腔 X光摄影、心脏超声波、 心电图等提高确诊率。
2.1 临床症状观察
早期病犬不表现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犬出现慢性咳嗽,常表现为干咳,一般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运动时咳嗽加重,或运动时患犬易疲劳,且精神不振,食欲不佳。随后病犬出现心悸亢进,脉细弱并有间歇。肝区触诊疼痛,肝肿大,腹腔积水,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有的呈现后肢跛行、麻痹或瘫痪。有的伴发急性大静脉症候群时,则出现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尿毒症和虚脱等症候。有的患犬呈现脱毛、瘙痒或慢性顽固性湿疹等皮肤病症。长期受到感染的病例,肺原性心脏病十分明显,患犬呈现呼吸困难、重度咳嗽、咯血等症状,心区听诊可闻三尖瓣闭锁不全的缩期杂音[2]。
2.2 微丝蚴检查
犬恶丝虫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传统诊断主要通过血检微丝蚴确诊,只要在末梢血液中检出微丝蚴,即可确认犬体有成虫寄生。检查方法有以下3种。
2.2.1 直接涂片法 取末梢血液1滴,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直接镜检,或制作血液涂片直接镜检。移动不同视野,观察活动的微丝蚴。微丝蚴长280~300 μm,呈细丝状。
2.2.2 集虫法 (a)毛细管法:将血液离心沉淀后,取血浆与血球界面部分镜检。(b)溶血集虫法:静脉采血1 mL于试管中,加入2%福尔马林10 mL,或7%醋酸5 mL,或加入1%稀盐酸5 mL,振荡片刻,以2500 rpm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涂片镜检。
2.2.3 过滤法 采血1 mL加2.5%枸橼酸钠5 mL,倒入300目筛网中过滤。用定性滤纸沾干筛网背面的血液后直接镜检,发现微丝蚴者为阳性。上述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判断。但是,由于在犬恶丝虫感染的早期,血液中不能检测到微丝蚴,且在自然感染犬恶丝虫的犬中有10%~67%为单性感染,不能产生微丝蚴,导致该法容易出现假阴性,对单性虫体和未成熟虫体无法检测。同时,雌雄两性成虫隐性寄生或成虫寄生数量少时,或采血时间、采血位置不恰当等,微丝蚴的检出率也低。约有20%以上感染犬用虫检法会出现假阴性。
2.3 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辅助诊断
当疑似本病而血液中查不出微丝蚴时,可以采用血液学检查、心血管检查和X线检查进行辅助诊断。
2.3.1 血液学检查 可见犬恶丝虫感染的病例血细胞减少,严重病例血细胞压积降低至10%,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如果肝脏坏死或瘀血,肝功能指数就会上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正常值为40mmol/L,约高达80mmol/L时则预后不良),血清肌酸酐和血清尿素氮升高至14~21 mmol/L。
2.3.2 尿液分析 出现白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和高胆红素尿。
2.3.3 心电图检查 可见右轴变位和肺性P波。右心室扩张时,ST波降低和T波增高。
2.3.4 胸腔 X线摄影检查,早期可见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扩张,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肺动脉弯曲或分支阻塞。由于动脉血压升高,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故肺脏局部或整体呈白色。当肺内出血时,心脏阴影不明显,呈无气肺现象。
2.3.5 超声检查 后期可以见到虫体,可检出大部分病犬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张膨大、三尖瓣乳头肌肥大,肺动脉扩张、弯曲或阻塞[35]。
2.4 免疫学诊断
近年来,免疫学技术检测抗原或抗体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犬恶丝虫病诊断。免疫学诊断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dot ELISA)、商品化诊断试剂盒等。
2.4.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近年来国内外已建立了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的ELISA方法进行本病的诊断。Prieto等用犬恶丝虫成虫抗原进行犬恶丝虫病早期诊断;徐礼周等报道了用牛指状丝虫粗抗原检测犬恶丝虫抗体的PPAELISA法和用牛腹腔丝虫G抗原的ELISA法诊断犬的恶丝虫病。侯洪烈等在2007年采用犬恶丝虫成虫纯化抗原检测犬恶丝虫抗体,建立了犬恶丝虫病的ELISA诊断方法,检测犬恶丝虫感染犬血清的最高抗体滴度达1:25600,且不与钩虫和蛔虫感染犬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虫检法检出率高,能够检出感染度较低的病犬。
2.4.2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常规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但存在需要特殊的仪器、不便于基层单位使用等缺点。刘德昊等在2008年采用犬恶丝虫成虫粗提物为抗原,建立了诊断犬恶丝虫病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dot ELISA),其敏感性明显高于琼脂扩散试验和国外犬恶丝虫病诊断试剂盒,灵敏度比琼脂扩散试验和美国IDEXX实验室制备的犬恶丝虫病诊断试剂盒分别高2048倍和48倍,能够检出感染强度较低(1条犬恶丝虫)的病犬,且不与犬钩虫、犬弓首蛔虫和犬蠕形螨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DotELISA简便、快速、经济、敏感、特异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基层单位应用,其结果可用肉眼判断并可长期保存,有利于复查和对照。随着DotELISA在犬恶丝虫病诊断方面不断完备,该项技术在本病的诊断上应该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 病原及流行情况3
2 诊断技术3
2.1 临床症状观察4
2.2 微丝蚴检查4
2.3 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辅助诊断4
2.4 免疫学诊断4
2.5 分子生物学诊断5
3 病例分析5
3.1 治疗结果6
3.2 结果分析6
4 讨论6
4.1 预防6
4.2 治疗6
致谢7
参考文献7
两例犬恶心丝虫病的病例分析和诊断治疗
引言
犬恶丝虫病又名犬心丝虫病,是由犬恶丝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线虫病。该病目前呈世界性流行,广泛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等蚊子较多的地区。据报道,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犬恶丝虫的感染率达40%~60%。给养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及流行情况
该病病原是双瓣科、恶丝属的犬恶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等处,可使犬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遭受严重损害,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雌虫产出的幼虫——微丝蚴进入并寄生在患犬的外周血液循环中,当蚊子等中间宿主吸血时,微丝蚴进入蚊子体内,发育为侵袭性幼虫,犬被微丝蚴阳性蚊子叮咬即可被感染。该病宿主广泛,除犬外,猫和其他30多种动物以及人均可作其终末宿主。人感染后以咳嗽、胸痛和胸闷为主要症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近年来在人群中的确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不仅严重威胁养犬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带来严重威胁。
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有该病的存在。犬群感染率一般为20%~30%,高的可达50%以上,给养犬业带来重大损失。健康犬从被蚊子叮咬、侵袭性幼虫进入体内,需经过6~7个月的时间发育为成虫,在此期间一般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错过杀灭病原的最佳时期。当微丝蚴发育为成虫时,治疗效果不佳,多预后不良[1]。
2 诊断技术
目前犬恶丝虫病的生前诊断方法较多, 主要有临床诊断、 病原检查、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等。 此外, 亦可配合其他诊断技术如胸腔 X光摄影、心脏超声波、 心电图等提高确诊率。
2.1 临床症状观察
早期病犬不表现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犬出现慢性咳嗽,常表现为干咳,一般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运动时咳嗽加重,或运动时患犬易疲劳,且精神不振,食欲不佳。随后病犬出现心悸亢进,脉细弱并有间歇。肝区触诊疼痛,肝肿大,腹腔积水,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有的呈现后肢跛行、麻痹或瘫痪。有的伴发急性大静脉症候群时,则出现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尿毒症和虚脱等症候。有的患犬呈现脱毛、瘙痒或慢性顽固性湿疹等皮肤病症。长期受到感染的病例,肺原性心脏病十分明显,患犬呈现呼吸困难、重度咳嗽、咯血等症状,心区听诊可闻三尖瓣闭锁不全的缩期杂音[2]。
2.2 微丝蚴检查
犬恶丝虫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传统诊断主要通过血检微丝蚴确诊,只要在末梢血液中检出微丝蚴,即可确认犬体有成虫寄生。检查方法有以下3种。
2.2.1 直接涂片法 取末梢血液1滴,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直接镜检,或制作血液涂片直接镜检。移动不同视野,观察活动的微丝蚴。微丝蚴长280~300 μm,呈细丝状。
2.2.2 集虫法 (a)毛细管法:将血液离心沉淀后,取血浆与血球界面部分镜检。(b)溶血集虫法:静脉采血1 mL于试管中,加入2%福尔马林10 mL,或7%醋酸5 mL,或加入1%稀盐酸5 mL,振荡片刻,以2500 rpm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涂片镜检。
2.2.3 过滤法 采血1 mL加2.5%枸橼酸钠5 mL,倒入300目筛网中过滤。用定性滤纸沾干筛网背面的血液后直接镜检,发现微丝蚴者为阳性。上述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判断。但是,由于在犬恶丝虫感染的早期,血液中不能检测到微丝蚴,且在自然感染犬恶丝虫的犬中有10%~67%为单性感染,不能产生微丝蚴,导致该法容易出现假阴性,对单性虫体和未成熟虫体无法检测。同时,雌雄两性成虫隐性寄生或成虫寄生数量少时,或采血时间、采血位置不恰当等,微丝蚴的检出率也低。约有20%以上感染犬用虫检法会出现假阴性。
2.3 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辅助诊断
当疑似本病而血液中查不出微丝蚴时,可以采用血液学检查、心血管检查和X线检查进行辅助诊断。
2.3.1 血液学检查 可见犬恶丝虫感染的病例血细胞减少,严重病例血细胞压积降低至10%,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如果肝脏坏死或瘀血,肝功能指数就会上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正常值为40mmol/L,约高达80mmol/L时则预后不良),血清肌酸酐和血清尿素氮升高至14~21 mmol/L。
2.3.2 尿液分析 出现白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和高胆红素尿。
2.3.3 心电图检查 可见右轴变位和肺性P波。右心室扩张时,ST波降低和T波增高。
2.3.4 胸腔 X线摄影检查,早期可见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扩张,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肺动脉弯曲或分支阻塞。由于动脉血压升高,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故肺脏局部或整体呈白色。当肺内出血时,心脏阴影不明显,呈无气肺现象。
2.3.5 超声检查 后期可以见到虫体,可检出大部分病犬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张膨大、三尖瓣乳头肌肥大,肺动脉扩张、弯曲或阻塞[35]。
2.4 免疫学诊断
近年来,免疫学技术检测抗原或抗体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犬恶丝虫病诊断。免疫学诊断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dot ELISA)、商品化诊断试剂盒等。
2.4.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近年来国内外已建立了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的ELISA方法进行本病的诊断。Prieto等用犬恶丝虫成虫抗原进行犬恶丝虫病早期诊断;徐礼周等报道了用牛指状丝虫粗抗原检测犬恶丝虫抗体的PPAELISA法和用牛腹腔丝虫G抗原的ELISA法诊断犬的恶丝虫病。侯洪烈等在2007年采用犬恶丝虫成虫纯化抗原检测犬恶丝虫抗体,建立了犬恶丝虫病的ELISA诊断方法,检测犬恶丝虫感染犬血清的最高抗体滴度达1:25600,且不与钩虫和蛔虫感染犬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虫检法检出率高,能够检出感染度较低的病犬。
2.4.2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常规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但存在需要特殊的仪器、不便于基层单位使用等缺点。刘德昊等在2008年采用犬恶丝虫成虫粗提物为抗原,建立了诊断犬恶丝虫病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dot ELISA),其敏感性明显高于琼脂扩散试验和国外犬恶丝虫病诊断试剂盒,灵敏度比琼脂扩散试验和美国IDEXX实验室制备的犬恶丝虫病诊断试剂盒分别高2048倍和48倍,能够检出感染强度较低(1条犬恶丝虫)的病犬,且不与犬钩虫、犬弓首蛔虫和犬蠕形螨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DotELISA简便、快速、经济、敏感、特异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基层单位应用,其结果可用肉眼判断并可长期保存,有利于复查和对照。随着DotELISA在犬恶丝虫病诊断方面不断完备,该项技术在本病的诊断上应该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