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及免疫性能的影响[2020051002]
摘要:本试验研究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应用饲养对比试验,选用240只生长状况相近、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丁酸梭菌组。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无抗生素),II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 mg/kg丁酸梭菌。试验结果: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增加、料肉比降低、耗料量降低,差异均不显著(P>0.05);免疫器官指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增加,除42日龄脾脏指数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具有促进樱桃谷肉鸭生长、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的作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微生态制剂;丁酸梭菌;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免疫性能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动物及分组4
1.2饲养管理4
1.3样品采集4
1.4指标测定4
1.4.1生产性能4
1.4.2免疫器官指数4
2 结果与分析4
2.1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4
2.2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5
3讨论 5
3.1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5
3.2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6
4结论 6
致谢6
参考文献7
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引言
自1929 年Fleming 发现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至今, 抗生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 并推动了发酵等微生物工程发展, 对于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科学进展亦有重要反馈影响[1],在畜牧生产上更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细菌耐药性和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对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基因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2]。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去寻找绿色、安全并能够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正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选择性促进宿主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总称[3]。由于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无残留,并能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等功能,目前在畜牧和水产养殖生产上应用广泛[4]。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对微生态学认识加深,人们逐渐了解和重视微生态制剂,并充分肯定其应用效果。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是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1933)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又名宫入菌、酪酸梭菌,细菌学分类属于梭菌属(Clostridium),主要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培养后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呈阴性[5,6]。许多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的生长、产生益生物质、抗癌、抗肿瘤等功能[7-9]。在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中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能降低动物死亡率,提高抗病力,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增重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此,本试验以无抗生素的基础日粮为对照,研究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动物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用240只生长状况相近、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处理如下:(1)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无抗生素);(2)丁酸梭菌处理组:基础日粮(无抗生素)+5 mg/kg丁酸梭菌。试验为期42 d。
1.2 饲养管理
肉鸭饲养于同一鸭舍内,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 h光照,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定时饲喂试验饲料,每天两次。
1.3 样品采集
于21和42日龄上午清晨,从每重复中随机选1只肉鸭进行采样。放血后剖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用滤纸吸去血渍,剔除脂肪后称鲜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
1.4 指标测定
1.4.1 生产性能
于1、21、42日龄时按重复进行空腹称重,并统计肉鸭采食量和死淘情况,计算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
1.4.2 免疫器官指数
用各器官重量除以活体重,用g/kg表示。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由Excel和SPSS20.0进行方差分析,然后用T-test进行组间比较,显著水平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21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知,试验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提高41.22g只-1,增幅为3.76%,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98g天-1只-1,增幅为3.60%,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02,降幅为1.21%,差异不显著(P>0.05);耗料量比对照组增加了0.08Kg只-1,增幅为4.79%,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添加丁酸梭菌对21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 平均体重(g) 日增重(g) 料肉比 耗料量(Kg)
对照I组 1095.56±17.08a 54.94±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3a 1.65±0.03a 1.67±0.09a
试验II组 1136.78±29.96a 56.92±1.58b 1.63±0.02a 1.75±0.04a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肩标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42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知,试验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提高51.93 g只-1,增幅为1.91%,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0.51g天-1只-1,增幅为0.66%,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耗料量比对照组减少了0.01Kg只-1,降幅为0.02%,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添加丁酸梭菌对21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 平均体重(g) 日增重(g) 料肉比 耗料量(Kg)
对照I组 2712.56±70.50a 77.00±2.23a 2.41±0.04a 3.84±0.36a
试验II组 2764.49±104.12b 77.51±0.86a 2.41±0.01a 3.83±0.37a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整个试验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3。
摘要:本试验研究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应用饲养对比试验,选用240只生长状况相近、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丁酸梭菌组。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无抗生素),II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 mg/kg丁酸梭菌。试验结果: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增加、料肉比降低、耗料量降低,差异均不显著(P>0.05);免疫器官指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增加,除42日龄脾脏指数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具有促进樱桃谷肉鸭生长、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的作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微生态制剂;丁酸梭菌;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免疫性能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动物及分组4
1.2饲养管理4
1.3样品采集4
1.4指标测定4
1.4.1生产性能4
1.4.2免疫器官指数4
2 结果与分析4
2.1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4
2.2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5
3讨论 5
3.1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5
3.2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6
4结论 6
致谢6
参考文献7
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引言
自1929 年Fleming 发现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至今, 抗生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 并推动了发酵等微生物工程发展, 对于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科学进展亦有重要反馈影响[1],在畜牧生产上更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细菌耐药性和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对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基因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2]。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去寻找绿色、安全并能够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正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选择性促进宿主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总称[3]。由于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无残留,并能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等功能,目前在畜牧和水产养殖生产上应用广泛[4]。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对微生态学认识加深,人们逐渐了解和重视微生态制剂,并充分肯定其应用效果。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是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1933)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又名宫入菌、酪酸梭菌,细菌学分类属于梭菌属(Clostridium),主要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培养后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呈阴性[5,6]。许多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的生长、产生益生物质、抗癌、抗肿瘤等功能[7-9]。在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中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能降低动物死亡率,提高抗病力,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增重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此,本试验以无抗生素的基础日粮为对照,研究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动物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用240只生长状况相近、体重接近的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处理如下:(1)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无抗生素);(2)丁酸梭菌处理组:基础日粮(无抗生素)+5 mg/kg丁酸梭菌。试验为期42 d。
1.2 饲养管理
肉鸭饲养于同一鸭舍内,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 h光照,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定时饲喂试验饲料,每天两次。
1.3 样品采集
于21和42日龄上午清晨,从每重复中随机选1只肉鸭进行采样。放血后剖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用滤纸吸去血渍,剔除脂肪后称鲜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
1.4 指标测定
1.4.1 生产性能
于1、21、42日龄时按重复进行空腹称重,并统计肉鸭采食量和死淘情况,计算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
1.4.2 免疫器官指数
用各器官重量除以活体重,用g/kg表示。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由Excel和SPSS20.0进行方差分析,然后用T-test进行组间比较,显著水平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21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知,试验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提高41.22g只-1,增幅为3.76%,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98g天-1只-1,增幅为3.60%,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02,降幅为1.21%,差异不显著(P>0.05);耗料量比对照组增加了0.08Kg只-1,增幅为4.79%,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添加丁酸梭菌对21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 平均体重(g) 日增重(g) 料肉比 耗料量(Kg)
对照I组 1095.56±17.08a 54.94±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3a 1.65±0.03a 1.67±0.09a
试验II组 1136.78±29.96a 56.92±1.58b 1.63±0.02a 1.75±0.04a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肩标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42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知,试验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提高51.93 g只-1,增幅为1.91%,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0.51g天-1只-1,增幅为0.66%,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耗料量比对照组减少了0.01Kg只-1,降幅为0.02%,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添加丁酸梭菌对21日龄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 平均体重(g) 日增重(g) 料肉比 耗料量(Kg)
对照I组 2712.56±70.50a 77.00±2.23a 2.41±0.04a 3.84±0.36a
试验II组 2764.49±104.12b 77.51±0.86a 2.41±0.01a 3.83±0.37a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樱桃谷肉鸭整个试验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