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河扩繁场春季仔猪存活率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目前,扩繁场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提高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存活率。根据喻河扩繁场的春季资料分析表明,新生仔猪分娩的存活率为82.1%,断奶仔猪的总体存活率为82.6%,哺育阶段仔猪日龄越大,存活率越高,此外,腹泻,压死,弱死对不同阶段对仔猪的存活率也有影响。在春季,气候变化无常,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和传染,仔猪出生后,其消化道发育不健全,抵抗能力弱,很容易发生黄白痢腹泻甚至出现呕吐的病毒性腹泻,最终导致仔猪瘦弱而死;仔猪断奶期也容易发生生理性、营养性腹泻导致死亡。因此,通过对仔猪存活率的调查及原因分析,为有效提高扩繁场仔猪的存活率提供指导。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材料与方法1
1.1实验材料1
1.1.1调查猪群的选择2
1.1.2实验药品2
1.1.3实验器材2
1.2试验方法2
1.2.1分娩过程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2
1.2.2 0—7日龄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2
1.2.3 8—20日龄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2
1.2.4 21—34日龄(断奶前后)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2
2 结果与分析2
2.1 分娩过程仔猪存活率统计结果2
2.2 0—7日龄仔猪存活率统计结果3
2.3 8—20日龄仔猪存活率统计结果4
2.4 21—34日龄(断奶前后)仔猪存活率统计结果4
2.5 不同阶段仔猪死亡率综合统计结果4
3讨论5
3.1 喻河扩繁场仔猪死胎 5
3.2 喻河扩繁场仔猪被压死5
3.3 喻河扩繁场仔猪被咬死6
3.4 喻河扩繁场仔猪腹泻6
3.5 喻河扩繁场仔猪弱死6
致谢6
参考文献7
附录 分娩仔猪统计表8
图1 木乃伊胎9
喻河扩繁场
春季仔猪存活率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引言
喻河扩繁场的生产效益直接影响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效益, 而影响生产效益的因素有许多,如窝胎数、死胎率、仔猪成活率等。在死胎中,其中死亡仔猪中约10%~30%在胎儿发育期间死亡,例如木乃伊,70%~90%在分娩时死亡,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窒息。因此,可将仔猪死胎分为两类,I类死胎是指受到细菌感染等原因死亡的仔猪,II类死胎属于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窒息死亡的仔猪[1]。
在仔猪存活率中,仔猪初重、疾病、饲养管理及母猪母性好坏等许多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仔猪初重、疾病、饲养管理等间接接影响仔猪存活率;母猪母性行为的好坏如对仔猪尖叫声的敏感性、咬死、压死、踩死仔猪行为直接决定仔猪的成活率[2]。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死因容易被误判,获取大量真实的数据难度大,而数据的真实性与猪场管理和饲养员有很大关系[3]。为此,通过直接参与生产,调查仔猪存活率并分析其原因,为提高扩繁场生产效率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 调查猪群的选择 2015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喻河扩繁场计划生产的一单元母猪群——二线71单元
1.1.2 实验药品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电解质多维(加能速补);三针散;白头翁散;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缩宫素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氯前列醇钠注射液;乙酰甲喹注射液;安痛定注射液;铁血龙;土霉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恒丰强注射液;密斯陀(养殖环境改良剂);紫药水;5%碘酊;乙醇;高锰酸钾;冰醋酸;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消特灵);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杜邦卫可);轻质液状石蜡等。
1.1.3 实验器材 注射器;输液管;温度计;高压锅;保温灯;断尾剪耳钳;手术刀等。
1.2实验方法
1.2.1 分娩过程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 喻河扩繁场位于安徽省全椒县郊区,气候四季分明,猪舍采用全封闭式模式,产房在分娩期保持在22℃左右,产前母猪按照标准进行控料,猪栏进行消毒,生产用的药品准备齐全,在母猪产仔6头左右,对母猪进行吊水,分别挂消炎(3支鱼腥草+2支青霉素+1支链霉素)、营养(2支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支维生素B1注射液+2支维生素C注射液)、排胎衣(4支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1支缩宫素注射液)作用的葡萄糖水,对于难产的母猪,在羊水排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无仔猪产出,需人工助产。分娩期产生的死胎可分两种标准记录,Ⅰ类死胎因营养元素不足和感染疾病等使发育受到破坏而死亡的仔猪,包括木乃伊和畸形(畸形因在产下后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而被立刻丢弃死亡,此处被算作死胎);Ⅱ类死胎是仔猪在分娩过程中死亡,包括产下前已窒息死亡、产下后“假死仔猪”未及时处理而窒息死亡。
1.2.2 0—7日龄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 产后猪舍温度在25℃左右,保温箱内温度在30℃~35℃,母猪产后8小时后注射奥特辛10毫升(土霉素),按照母猪产后标准使用不同作用的饲料和控料,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及腿臀部位,并在外阴部滴加碘酊,产后吃过初乳的仔猪开始调栏。3日龄的仔猪要进行剪牙断尾,公仔去势,母仔打耳号;贫血的仔猪注射“铁血龙”2毫升;仔猪发生腹泻,需口服硫酸庆大霉素2毫升;脚痛的仔猪,注射安痛定注射液2毫升,对不同病症的仔猪进行不同的标记,以便跟踪其健康状况,7日龄仔猪注射猪圆环和支原体疫苗。产后活仔猪的死因有很多,而部分仔猪的死因在实际生产中难有效确认,因此,仅将产后活仔猪的死因划分为容易确认的四大类:压死、腹泻、弱死和咬死,而将漏肠、腹胀、应激、疝气、感染发炎和不明死因等归为其他死因。按照以上标准进行统计记录。
1.2.3 8—20日龄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 猪舍温度维持在25℃左右,仔猪进行调栏,8日龄后仔猪开始进行诱料;腹泻或呕吐仔猪抓到空栏隔离并控料,口服白头翁散,用密斯陀干燥消毒。跟踪仔猪健康状况,做好标记。按产后仔猪死因标准进行统计。
1.2.4 21—34日龄(断奶前后)仔猪存活率的观察与统计 猪舍温度维持在25℃左右,仔猪调栏,第22日断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栏内,断奶前后四天,在水箱中加Vc抗应激,断奶后仔猪不吃料的,用米糊加奶粉冲水料作为过渡。跟踪仔猪健康状况,按产后仔猪死因标准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娩过程仔猪存活率统计结果
本实验选取40头分娩母猪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母猪在分娩过程中Ⅱ类死胎率为15.4%(84/546),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窒息死亡,Ⅰ类死胎率为2.6%(14/546),主要是在发育过程中死亡,说明母猪产死胎的主要原因是Ⅱ类死胎;此外,分娩仔猪存活率为82.1%(448/546)(见表1)。
母猪顺产仔猪死亡率,白天为14.9%(38/255),夜间为17.6(43/244),难产仔猪死亡率明显高于顺产仔猪死亡率为36.2%(17/47),可能是母猪长期饲养在限位栏中,缺乏运动,导致产仔时力量不够,骨质疏松引起难产[4];母猪白天分娩仔猪死亡率较低14.9%(38/255),夜间分娩仔猪死亡率较高17.6%(43/244),说明分娩过程中有人监控和协助母猪分娩,有助于降低仔猪的死胎率[56]。由于一月到三月产房实行隔离,除接产人员,其他人员不准进入,因此,夜间产房无人值班,仔猪出生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护理,造成死亡率偏高(见表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9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