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本地哈萨克羊传染性口膜炎的临床防治
新疆哈密本地哈萨克羊传染性口膜炎的临床防治[20200507190128]
摘要:哈萨克羊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哈密地区及准格尔盆地边缘数量较多,饲养量大。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又叫“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是一种副痘病毒属种的传染性脓疱,临床上以动物的唇部鼻孔周围口腔黏膜和乳房等部位皮肤形成丘疹、水疱、脓疱为主要特征。在2014年2月20号至28号期间哈密花园乡村发现羊口疮病。该村总共有343只哈萨克羊,其中怀孕母羊有87只,羔羊有27只,未怀孕母羊67只。其中,共50只发病羊,包括怀孕母羊14只,羔羊27只,未怀孕母羊9只。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经过2-6天治疗,所有病羊痊愈并且没有再发生此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哈萨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临床症状及诊断;防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材料与方法1
1.1临床诊断2
1.2实验室诊断2
1.2.1组织病理学检2
1.2.2电子显微镜 2
1.2.3病原学诊断法2
1.3综合性防治措施3 1.3.1预防方法 3
1.3.1.1注射疫苗 3
1.3.1.2严格检疫制度4
1.3.1.3严格杨舍卫生,消毒制度4
1.3.1.4加强饲养管4
1.3.2治疗4
1.3.2.1全身治疗 5
1.3.2.2局部治疗5
2结果5
2.1临床症状6
2.2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
2.3病原学诊断结果 6
2.4防治效果 6
3讨论 7
致谢7
参考文献7
新疆哈密本地哈萨羊传染性口膜炎的临床防治
动物医学 热娜古丽艾买提
引言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又叫“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或“羊口膜炎”是一种副痘病毒属种的传染性脓疱病毒(Contagious pustular dermatitis virus,CPDV)或羊口疮病(Orf virus ,ORFU)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嗜上皮性传染病,以在山羊等动物的唇部鼻孔周围口腔黏膜和乳房等部位皮肤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痂皮为特征,人也可因接触病羊而感染。我国有关该病的文献记载最早始于1955年,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羊国家和地区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川[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该病主要危害羔羊和部分成年羊,羔羊发病率高达100%,若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则病死率较高。该病可以通过伤口感染饲养人员表现为手背、指间和前臂部疤疹和破溃。因此,羊传染性脓疤的暴发和流行,不但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目前对于口疮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但是往往从症状上易和反刍动物的其他水泡性疾病以及羊的溃疡性皮炎相混淆。笔者在2014年2月20日至28日期间诊治了新疆哈密花园乡村发现的一例羊传染性口膜炎,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对病牛进行临床初步诊断,采取病料,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动物试验进行进一步诊断,根据发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1.1 临床诊断
病初发病羊精神沉郁,不愿采食,呆立墙角,首先在唇,口角,鼻,眼脸等部位皮肤出现小红斑(绿豆或黄豆大),以后逐渐变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疤或脓疤。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基本可以作出诊断,但要注意与羊痘、蓝舌病、溃疡性皮炎等进行区别诊断[3]。因此,笔者与其他兽医工作者对病羊进行体温测量,观察其体表病变,尤其是口、耳、鼻、眼睑、乳房等部位,并结合实验室方法进行确诊。
1.2 实验室检查
1.2.1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羊经剖检观察喉、咽、肝脏,胆囊等组织。
1.2.2病原学诊断方法-直接采集病料,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4]。
1.3 综合性防治措施
1.3.1 预防方法 采用如下综合性预防措施对已发病羊群进行防御
1.3.1.1 注射疫苗 10-40日龄的羔羊肌注山羊痘苗1头份,母羊怀孕3月龄始先肌注黄体酮20 mg(预防流产),3d后肌注山羊痘苗1. 5头份。
1.3.1.2 严格检疫制度 禁止从羊口疮疫区引进羊群和购买畜产品,饲料等。新引进的羊群应全面检查,隔离观察2-3周,并清洗蹄部和进行多次消毒,在确认健康后方可发给养殖户或混入其他羊群进行饲养。
1.3.1.3严格羊舍卫生,消毒制度 每天清扫羊舍1次,粪便,垫草要及时集中发醇处理,每隔2天用生石灰水或3%氢氧化钠溶液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5]。
1.3.1.4 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羊的皮肤,黏膜不受损伤,特别是长途运输的车辆牢固,装载密度要合理,避免因拥挤,跌破造成擦伤,异地引种的羊群到达目的地后,要饮用清洁水,另饮用0.01%高锰酸钾水15-20天,尽量避免在有刺植物的草地上放牧[6]。每天加喂适量食盐,按5 g(天.只)饲喂,以减少啃土,啃树干等造成口腔黏膜收到损伤。
1.3.2 治疗
1.3.1全身治疗:肌肉注射-抗病毒I号(0.1ml-0.2ml/Kg)和180万青霉素。
1.3.2局部治疗:配制0.1%-0.3%的高锰酸钾水,将羊发病部侵泡3秒钟左右,每日2-3次,4-6日基本痊愈。
1.3.3 民间用豆面搅拌成稀糊状,让羊群自行饮用,既可治疗患病初期羔羊,又可预防此病群发和流行。
采用前两种方法结合,简单易行,适用于大群发病。第3种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的个体病畜。同时结合前两种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病初发病羊精神沉郁,不愿采食,呆立墙角,首先在唇,口角,鼻,眼脸等部位皮肤出现小红斑(绿豆或黄豆大),以后逐渐变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疤或脓疤,不久水疤或脓疤破裂,破溃面被黄色或棕色渗出液覆盖,随后逐渐变,为黑褐色痂垢[7]。轻者痂垢逐渐扩大,变厚,干燥,1-10天内脱落,恢复正常,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出现水庖,脓庖、痂垢,并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唇连合及其周围部分。痂垢不断增厚,患部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呈桑堪状隆起,病程长达 2~3 周,最后由于不能采食而衰弱、死亡。有的头部无毛处,如眼睑,耳廓等处形成大面积痂垢,伴以组织增生,同时头的下部可能水肿。有的病变蔓延致口腔粘膜,可见剩粘膜潮红,增温,在嘴唇内而,齿龈,颊部,软鄂粘膜上发生水疱或脓疱,其破裂后底部为鲜红色糜烂面,或形成盖有坏死组织的较深溃疡,从水疱形成到发生溃疡后数日,当舌根横断半截时,有的牙齿松动脱落,有的继发肺炎等疾病,病羊采食,咀嚼和吞咽困难。后期病羊虚弱、呻吟、卧地不起,最后虚弱死亡(图1-2)。
全村共有343只哈萨克羊,共有50只发病,其中,育成怀孕母羊14、羔羊27、未孕成年母羊9。
图1 嘴唇内侧脓疱 图2 口角出现水疱
2.2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变波及喉、咽、肝脏肿大,表面与实质部有化脓、坏死灶,胆囊胀大,充满胆汁,胆汁粘稠。肺、领下淋巴结肿大[8,9]。大体病变:恶性病例的鼻腔、上呼吸道有典型溃疡病变,口角周围有增生性桑堪状痴皮。有些病例的食道、皱胃和小肠茹膜糜烂。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大学给我这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特别是我的负责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借此机会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赵天贤.羔羊口膜炎的诊治[J]. 畜牧兽医杂志,2010 (2): 124-124.
[2]宝力德, 张慧林,幸福,等.羊传染性口膜炎的治疗[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28(6): 65-65.
摘要:哈萨克羊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哈密地区及准格尔盆地边缘数量较多,饲养量大。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又叫“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是一种副痘病毒属种的传染性脓疱,临床上以动物的唇部鼻孔周围口腔黏膜和乳房等部位皮肤形成丘疹、水疱、脓疱为主要特征。在2014年2月20号至28号期间哈密花园乡村发现羊口疮病。该村总共有343只哈萨克羊,其中怀孕母羊有87只,羔羊有27只,未怀孕母羊67只。其中,共50只发病羊,包括怀孕母羊14只,羔羊27只,未怀孕母羊9只。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经过2-6天治疗,所有病羊痊愈并且没有再发生此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哈萨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临床症状及诊断;防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材料与方法1
1.1临床诊断2
1.2实验室诊断2
1.2.1组织病理学检2
1.2.2电子显微镜 2
1.2.3病原学诊断法2
1.3综合性防治措施3 1.3.1预防方法 3
1.3.1.1注射疫苗 3
1.3.1.2严格检疫制度4
1.3.1.3严格杨舍卫生,消毒制度4
1.3.1.4加强饲养管4
1.3.2治疗4
1.3.2.1全身治疗 5
1.3.2.2局部治疗5
2结果5
2.1临床症状6
2.2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
2.3病原学诊断结果 6
2.4防治效果 6
3讨论 7
致谢7
参考文献7
新疆哈密本地哈萨羊传染性口膜炎的临床防治
动物医学 热娜古丽艾买提
引言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又叫“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或“羊口膜炎”是一种副痘病毒属种的传染性脓疱病毒(Contagious pustular dermatitis virus,CPDV)或羊口疮病(Orf virus ,ORFU)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嗜上皮性传染病,以在山羊等动物的唇部鼻孔周围口腔黏膜和乳房等部位皮肤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痂皮为特征,人也可因接触病羊而感染。我国有关该病的文献记载最早始于1955年,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羊国家和地区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川[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该病主要危害羔羊和部分成年羊,羔羊发病率高达100%,若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则病死率较高。该病可以通过伤口感染饲养人员表现为手背、指间和前臂部疤疹和破溃。因此,羊传染性脓疤的暴发和流行,不但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目前对于口疮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但是往往从症状上易和反刍动物的其他水泡性疾病以及羊的溃疡性皮炎相混淆。笔者在2014年2月20日至28日期间诊治了新疆哈密花园乡村发现的一例羊传染性口膜炎,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对病牛进行临床初步诊断,采取病料,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动物试验进行进一步诊断,根据发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1.1 临床诊断
病初发病羊精神沉郁,不愿采食,呆立墙角,首先在唇,口角,鼻,眼脸等部位皮肤出现小红斑(绿豆或黄豆大),以后逐渐变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疤或脓疤。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基本可以作出诊断,但要注意与羊痘、蓝舌病、溃疡性皮炎等进行区别诊断[3]。因此,笔者与其他兽医工作者对病羊进行体温测量,观察其体表病变,尤其是口、耳、鼻、眼睑、乳房等部位,并结合实验室方法进行确诊。
1.2 实验室检查
1.2.1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羊经剖检观察喉、咽、肝脏,胆囊等组织。
1.2.2病原学诊断方法-直接采集病料,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4]。
1.3 综合性防治措施
1.3.1 预防方法 采用如下综合性预防措施对已发病羊群进行防御
1.3.1.1 注射疫苗 10-40日龄的羔羊肌注山羊痘苗1头份,母羊怀孕3月龄始先肌注黄体酮20 mg(预防流产),3d后肌注山羊痘苗1. 5头份。
1.3.1.2 严格检疫制度 禁止从羊口疮疫区引进羊群和购买畜产品,饲料等。新引进的羊群应全面检查,隔离观察2-3周,并清洗蹄部和进行多次消毒,在确认健康后方可发给养殖户或混入其他羊群进行饲养。
1.3.1.3严格羊舍卫生,消毒制度 每天清扫羊舍1次,粪便,垫草要及时集中发醇处理,每隔2天用生石灰水或3%氢氧化钠溶液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5]。
1.3.1.4 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羊的皮肤,黏膜不受损伤,特别是长途运输的车辆牢固,装载密度要合理,避免因拥挤,跌破造成擦伤,异地引种的羊群到达目的地后,要饮用清洁水,另饮用0.01%高锰酸钾水15-20天,尽量避免在有刺植物的草地上放牧[6]。每天加喂适量食盐,按5 g(天.只)饲喂,以减少啃土,啃树干等造成口腔黏膜收到损伤。
1.3.2 治疗
1.3.1全身治疗:肌肉注射-抗病毒I号(0.1ml-0.2ml/Kg)和180万青霉素。
1.3.2局部治疗:配制0.1%-0.3%的高锰酸钾水,将羊发病部侵泡3秒钟左右,每日2-3次,4-6日基本痊愈。
1.3.3 民间用豆面搅拌成稀糊状,让羊群自行饮用,既可治疗患病初期羔羊,又可预防此病群发和流行。
采用前两种方法结合,简单易行,适用于大群发病。第3种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的个体病畜。同时结合前两种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病初发病羊精神沉郁,不愿采食,呆立墙角,首先在唇,口角,鼻,眼脸等部位皮肤出现小红斑(绿豆或黄豆大),以后逐渐变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疤或脓疤,不久水疤或脓疤破裂,破溃面被黄色或棕色渗出液覆盖,随后逐渐变,为黑褐色痂垢[7]。轻者痂垢逐渐扩大,变厚,干燥,1-10天内脱落,恢复正常,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出现水庖,脓庖、痂垢,并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唇连合及其周围部分。痂垢不断增厚,患部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呈桑堪状隆起,病程长达 2~3 周,最后由于不能采食而衰弱、死亡。有的头部无毛处,如眼睑,耳廓等处形成大面积痂垢,伴以组织增生,同时头的下部可能水肿。有的病变蔓延致口腔粘膜,可见剩粘膜潮红,增温,在嘴唇内而,齿龈,颊部,软鄂粘膜上发生水疱或脓疱,其破裂后底部为鲜红色糜烂面,或形成盖有坏死组织的较深溃疡,从水疱形成到发生溃疡后数日,当舌根横断半截时,有的牙齿松动脱落,有的继发肺炎等疾病,病羊采食,咀嚼和吞咽困难。后期病羊虚弱、呻吟、卧地不起,最后虚弱死亡(图1-2)。
全村共有343只哈萨克羊,共有50只发病,其中,育成怀孕母羊14、羔羊27、未孕成年母羊9。
图1 嘴唇内侧脓疱 图2 口角出现水疱
2.2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变波及喉、咽、肝脏肿大,表面与实质部有化脓、坏死灶,胆囊胀大,充满胆汁,胆汁粘稠。肺、领下淋巴结肿大[8,9]。大体病变:恶性病例的鼻腔、上呼吸道有典型溃疡病变,口角周围有增生性桑堪状痴皮。有些病例的食道、皱胃和小肠茹膜糜烂。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大学给我这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特别是我的负责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借此机会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赵天贤.羔羊口膜炎的诊治[J]. 畜牧兽医杂志,2010 (2): 124-124.
[2]宝力德, 张慧林,幸福,等.羊传染性口膜炎的治疗[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28(6): 65-6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