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期皖东黄牛增重的影响

摘要:为探究生长期皖东黄牛的能量需要,通过饲养试验以日增重为指标获得皖东黄牛维持和生长的能量需要。本试验选取体型相似、健康无病发育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39.91±43.3kg)的皖东黄牛青年牛4头作为试验牛,饲养试验分为4期,每期7天。设定四个日粮能量梯度(T1=42.36MJ/d,T2=65.57MJ/d,T3=89.76MJ/d,T4=110.45MJ/d)对试验牛进行饲喂。在每一个试验时期的初始以及结尾对试验牛进行空腹称重。试验验结果表明:皖东黄牛生长期日增重随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增加(P<

日粮能量水平对皖东黄牛青年牛产热量与体温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能量水平对皖东黄牛青年牛的产热量与体温的影响,通过饲养试验和呼吸代谢试验测定其代谢产热量。试验选择4头体型基本一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39.91±43.3)kg的皖东黄牛青年牛,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分为4期,每一期历时7天。日粮总能(GE)水平依次为T1(42.36KJ/d)、T2(65.57kJ/d)、T3(89.76kJ/d)、T4(110.45kJ/d)进行饲喂。每一期饲养试验的后3天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各试验牛的代谢产热量,同时测定各试验牛的直肠体温

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1代母羊妊娠期蛋白质需要量

摘要:妊娠期母羊的营养供给直接影响其出生羔羊的出生重、成活率和后续生产性能。因此,开展妊娠期母羊营养需要研究对于繁殖母羊的科学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杜湖杂交羊F1代母羊妊娠期的蛋白质营养需要量,为该品种肉羊饲养过程的日粮配制过程中蛋白指标的合理供给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由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组成,将15只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70%采食量、50%采食量三组,在妊娠期的40d、100d、130d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尿,分别计算得到妊娠母羊在不同妊娠阶段及采食量水平下氮的表观代谢参数,并通过异

次氯酸钠处理对瘤胃厌氧真菌及其与甲烷菌共培养对稻秸纤维降解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通过体外发酵法来研究厌氧真菌纯培养及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对经次氯酸钠处理过的稻秸的发酵特性,以探讨该处理方法对厌氧真菌生长代谢和纤维降解的影响。试验所用菌株为实验室保存厌氧真菌菌株Piromyces sp.,底物为稻秸,接种10 mL已生长三天的厌氧真菌悬浮液于已预热至39 oC三天的90 mL培养基中,39 oC中,下静置培养96 h,测定次氯酸钠处理前后稻秸营养成分及发酵液pH值、底物消失率与发酵产气量及甲烷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处理显著降低了稻秸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显著增加了稻秸

母源营养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摘要:肥胖已成为备受中国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会导致女性不孕不育、早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以及先天性畸形等生殖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母源肥胖引起后代出生缺陷及跨代影响机理尚不明确。我们首先建立了HFD小鼠模型,检测到其体重、体脂和血糖等都相应升高。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现,HFD小鼠MII期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排列紊乱,纺锤体结构异常。染色体延展结果进一步显示,HFD小鼠卵子的非整倍型也明显增加。这些结果均表明卵子质量受损是母源肥胖诱发相关生殖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为在分子生物学水平

活酵母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瘤胃源性酵母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实验采用体外发酵技术,分别以羊草、玉米和马铃薯淀粉为底物,以奶牛瘤胃液为接种物,体外培养24小时后测定相应指标。结果显示,当以羊草和精料混合物为底物时,添加瘤胃源酵母菌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和乳酸浓度(P<0.05),显著提高了丙酸浓度和干物质消失率(P<0.05);当以玉米淀粉为底物时,添加瘤胃源酵母菌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和乳酸含量(P<0.001);此外,当以马铃薯淀粉为底物时,添加瘤胃源酵母菌显著降低了pH(P<0.05),提高了丙酸浓度(P

混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鳖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摘要: 1摘要:本研究以中华鳖为实验对象,旨在探讨混合动物蛋白源(肉骨粉:膨化血粉=4:1)替代鱼粉对其生长和消化的影响。配制7组等氮等能饲料,以混合动物蛋白源分别等蛋白替代0, 10, 20, 30, 40, 50 和60%的鱼粉,饲喂中华鳖8周。结果显示,当替代混合动物蛋白源比例超过40%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比以及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然而,混合动物蛋白源未能显著影响中华鳖的摄食量、脂肪表观消化率和体组成。当替代比例超过30%时,氮保留率,蛋

快速检测志贺毒素2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所有志贺毒素(Shiga toxin 2, stx2)亚型的二重定量PCR(real-time PCR, RT-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登陆stx2基因A亚基序列,选定保守区域设计上下游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分别建立单重stx2f-RT-PCR、单重stx2ae-RT-PCR和二重stx2f/stx2ae-RT-PCR,并检测临床样品。结果显示:以pMD19-T-stx2f重组质粒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在3copies/μL~3×107copi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mv411体外培养及接种nsg小鼠皮下肿瘤模型的建立

摘要:目的: 体外培养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MV4-11,构建NSG小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方法: 使用RPMI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MV4-11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的细胞按照1×106、5×106、1×107细胞浓度(各0.1mL)分别注射到NSG小鼠胴体右侧皮下,隔日称量并记录小鼠体重并记录成瘤日期及增长速度,比较不同接种的细胞浓度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和接种天数对小鼠体重的影响,比较不同接种的细胞浓度对成瘤速度的影响。结果:小鼠体重变化对细胞移植数不敏感,移植的细胞浓度越高,成瘤速率越快但会导致肿瘤体积发生异常变

恩诺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是一种动物专用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难溶于水、适口性差、口服刺激性大及生物利用度低等限制其临床应用。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具有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以及靶向作用等优势。本研究首先筛选适宜溶解恩诺沙星的固态脂质,并进一步筛选乳化剂,然后使用高速搅拌超声乳化法进行恩诺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ENR-SLN)的制备。结果显示,制备的2%乳液在光镜下观察呈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物质,水动力尺寸为344.5±30.3 nm,多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cdh22基因knockdown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摘要:CDH22是钙粘附蛋白( cadherin) 家族经典型亚类成员之一,Cdh22基因的编码产物在大鼠中存在两种剪切形式,其中STPB-C(short-type PB-cadherin)通过激活JAK-STAT和PI3-K/Akt通路和封闭TGF-β1通路来促进大鼠睾丸中精原细胞的自我更新。但在小鼠中该基因只表达一种编码产物,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RNA干扰技术以慢病毒载体为介导,敲低CDH22基因,Western-blot结果显示shRNA能够有效干扰Cdh22基因的表达,有较高的敲低效率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