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摘要:本次实验随机选取了20头正在泌乳期的荷斯坦奶牛,分成两组,实验组牛在免疫前7天每天投喂黄芪多糖粉5g连用14天,对照组牛则不用任何药。用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试验黄芪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在免疫前的7天,0天,免疫后7天,14天,28天,42天检测亚洲I型和血清O型口蹄疫异抗体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免疫后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口蹄疫抗体水平最高,然后缓慢下降,实验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做了奶牛产奶量的实验,实验组奶牛的产奶量有所提高。在用药期间并未发现奶牛有不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
黑猩猩肠道内阿米巴原虫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摘要:自1875年Feder Losch首次在人体发现阿米巴原虫病以后,已有9种不同种属的阿米巴被先后发现,灵长类动物是阿米巴原虫的易感动物,该类原虫多寄生于动物机体的肠道和肝脏内,以滋养体形式侵袭机体,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1]。2015年对动物园送检的黑猩猩粪便内检测出阿米巴包囊,经过形态学鉴定为迪斯帕内阿米巴(Entamoeba dispar)和结肠内阿米巴(Entamoeba coli Grassi)。对其进行营养琼脂双向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后,仅发现迪斯帕内阿米巴滋养体,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
参冬小儿止泻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喻河扩繁场春季仔猪存活率的调查及原因分析
摘要:目前,扩繁场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提高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存活率。根据喻河扩繁场的春季资料分析表明,新生仔猪分娩的存活率为82.1%,断奶仔猪的总体存活率为82.6%,哺育阶段仔猪日龄越大,存活率越高,此外,腹泻,压死,弱死对不同阶段对仔猪的存活率也有影响。在春季,气候变化无常,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和传染,仔猪出生后,其消化道发育不健全,抵抗能力弱,很容易发生黄白痢腹泻甚至出现呕吐的病毒性腹泻,最终导致仔猪瘦弱而死;仔猪断奶期也容易发生生理性、营养性腹泻导致死亡。因此,通过对仔猪存活率的调查及原因分析,为有
地区健康猪猪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由其引起的猪链球菌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危害。猪链球菌有33个荚膜血清型(1~31型、33型、1/2型),其中2型(SS2)是毒力最强最常见的血清型。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猪链球菌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和荚膜多糖(cps)基因检测猪链球菌群和猪链球菌1型、2型、7型、9型,对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本次试验从江苏省2个猪场采集的200份不同生长阶段健康猪的鼻拭子,进行增菌培养后用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鉴定并进行1型、2型、7型、9型分型鉴定。结果共检测到1
地区某牧场犊牛腹泻的发病情况调查及病例分析
摘要:犊牛腹泻是奶牛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复杂,可造成犊牛消瘦、脱水、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甚至导致犊牛死亡。本研究通过对该牧场采集的107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本牧场犊牛腹泻的发病规律以及可能的原因,并且对两种药物,即磺胺间甲氧嘧啶和恩诺沙星对治疗犊牛腹泻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调查的107头犊牛,发生腹泻的有100头,发病率93.4%。其中7日龄发病27头,占发病总数的27%;8日龄发病25头,占发病总数的25%,二者共占总数的52%,可看出7-8日龄为犊牛发生腹泻的高发期。腹泻犊牛粪便多呈乳黄色,占比
地区某现代化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以济南地区某新建现代化牧场2014年8月到2015年4月的初产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为对象,研究奶牛所处泌乳期、月份和乳房深度、乳头长度等乳房性状对临床乳房炎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期内共有234头奶牛发生临床乳房炎,总体发病率为8.74%,淘汰9头,有效分析总体为225头;自2014年8月泌乳伊始,本场奶牛临床乳房炎的月实时发病率由3.40%呈持续下降趋势,月平均发病率1.98%;患病比例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第一泌乳月发病比例最高,占发病总数的49.78%,产后第1周是发病的高峰期,发病率占第
地昔尼尔乳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摘要:本次试验采用限度试验方法研究地昔尼尔乳剂对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预试验中各组大鼠分别按20 mL?kg-1,15 mL?kg-1,10 mL?kg-1剂量给予5%地昔尼尔乳剂,给药后两周内10 mL?kg-1组雌、雄大鼠各死亡1只,20 mL?kg-1和15 mL?kg-1剂量组大鼠全部死亡。根据预试验结果,正式试验以10 mL?kg-1的剂量给于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给药后观察十四天,雌性大鼠死亡3只,雄性大鼠死亡2只,总死亡率25%<50%。结果显示地昔尼尔乳剂对大鼠经口急性毒性 LD50>
大鼠静脉导管安置方法初探
摘要:国内大鼠静脉导管给药用于毒理学或药代动力学试验尚未普及,为了验证股静脉插管大鼠用作静脉给药实验的可行性,本试验对股静脉插管的大鼠进行模拟给药操作,并在给药结束后对比用封闭液封闭导管和连续小计量注射生理盐水维护导管的优劣。结果显示股静脉插管成功率较高,使用封管液与连续小计量注射生理盐水维护导管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治疗和预防控制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健康并对奶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要想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就要研究其发病机制、能引起乳房炎的主要常见致病微生物、传播途径、乳房炎的分类等,然后制定合理、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方案,要有全局观兼顾营养因素、环境卫生因素、挤奶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员工素质特别是挤奶工的操作是否合理规范,要做好干奶期奶牛乳房炎治疗和预防控制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养殖的环境及饲养管理因素等综合因素引起奶牛乳腺发生炎性病症,也受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影响,致病因素较多。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较为常见、危害大、经济损失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奶牛养殖业照造成巨大的损失。有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因此对乳房炎治疗是及其有意义的。本文就所在牧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案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