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 要 本论文采用DPPH法和ABTS法研究的是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活性,用的是DPPH法和ABTS法,在DPPH法中白花蛇舌草在不同溶剂中所表现出来的抗氧化活性逐渐减小,提取率最佳分别为氯仿为97.87%和乙酸乙酯为98.21%,并且乙酸乙酯层还有氯仿层抗氧化活性较其他比相对而言较高;对于ABTS法来说,三种提取物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都超过了80 %,当浓度为2g/L时,清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5.82 %。结论白花蛇舌草具有抗氧化活性,为以后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活性奠定了基础。
目 录
1绪 论 1
1.1 白花蛇舌草中的化学成分 2
1.1.1 萜类 2
1.1.2 甾体类 2
1.1.3 蒽醌类 2
1.1.4 多糖类 2
1.1.5 黄酮类 2
1.1.6 其他类 3
1.2 药理作用 3
1.2.1 抗氧化作用 3
1.2.2 抗炎作用 3
1.2.3 神经保护作用 4
1.2.4 抗菌消炎作用 4
1.2.5 抗雄激素作用 4
1.3 临床作用 4
1.3.2 抗肿瘤作用 5
1.3.3 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5
1.4 小结 5
2 实验部分 6
2.1 仪器及试药 6
2.2 实验方法 6
2.3 DPPH法 7
2.3.1 白花蛇舌草样品的制备 7
2.3.2 DPPH溶液的配制 7
2.3.3 配制维生素C(Vc)原溶液 7
2.3.4 各极性样品原溶液的配制 7
2.3.5 不同浓度的Vc的配制过程 7
2.3.6 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的配制 7
2.3.7 样品溶液与DPPH溶液反应时间的确定 8
2.3.8 实验结果与分析 9
2.3.9 实验结论 10
2.4 ABTS法 11
2.4.1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11
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11
2.4.3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11
2.4.4 不同浓度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12
2.4.5 ABTS的实验结论和分析 14
2.5 小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绪 论
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具有消肿、止痛、利湿等功效,白花蛇舌草的名字还有木木生猪草、羊须草(《广东中药》)、干打锤、细叶柳子、珠仔草和定经草(《台湾药草》),等多种叫法 。白花蛇舌草属于一种傣族药,傣族语称为“呀零哦”。最早记载于《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癌肿。外治白疱疮、蛇瘶疮。”中医临床研究后将其广泛用于气管炎尿路感染阑尾炎疔疮痈肿毒蛇咬伤中,具有显著的疗效[1]。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南各地。近年来,我国随着药物科技的越来越发达,在白花蛇舌草广泛的药理活性方面,均得到现代中医学家的证实,全国各地中医学家密切关注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白花蛇舌草一年生无毛纤细披散草本植物[2]。白花蛇舌草的颜色为灰绿色,主根只有一条,须根很多而且很细,没有毛,比较脆而且容易断,叶子长得形状像线性,干燥的叶子很容易碎,2朵生于叶腋。药材气微,味淡。根据植物化学研究调查,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甾体类、黄酮类、多糖类和蒽醌类以及其他有效成分,这些成分都具有很强的作用,而且这些有效成分有很明显的功能,正是由于有这些重要的化学成分,与一些其他植物相比白花蛇舌草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有关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报道非常多,胡楚娇等[3] 基于DPPH法对紫茎泽兰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C DelgadoAndrade[4]等对于ABTS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本次抗氧化实验选择的是DPPH法和ABTS法对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两种方法都是分析不同溶剂和不同浓度对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经查阅文献,对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还不是很多,所以对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研究很有必要,有望在白花蛇舌草的抗氧化方面得到开发利用。
1.1 白花蛇舌草中的化学成分
1.1.1 萜类
白花蛇舌草中含量较多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张永勇[5]等从白花蛇舌草中提取分离得到齐墩果酸(C30 H38 O3)、熊果酸(C30H38O3)、京尼平苷 (C16H21O16) 、8 去羟基鸡屎藤次苷酸(C16H22O10)。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结构式如下:
/
熊果酸 齐墩果酸
1.1.2 甾体类
白花蛇舌草中目前提取分离得到的甾体类化合物有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张永勇等发现β谷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镇咳的功能。
1.1.3 蒽醌类
白花蛇舌草药材中含有比较多的蒽醌类化合物,并且蒽醌类成分为它的三大特征性成分之一。目前许多学者提取分离得到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是:2甲基3甲氧基蒽醌、2,3二甲氧基6甲基蒽、2甲基3羟基蒽醌和2甲基3羟基4甲氧基蒽。
1.1.4 多糖类
宝丹炉等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和测定白花蛇舌草,发现了多糖是白花蛇舌草的有效成分之一。证明了白花蛇舌草中的多糖是由由葡萄糖(C6H12O6)、半乳糖、鼠李糖(又称6脱氧L甘露糖)、果胶糖和甘露糖等成分组成的。
1.1.5 黄酮类[7]
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 [2O(6OE阿魏酰)βD吡喃葡萄糖] 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3O[2O(6OE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 βDgalactopyranoside} 、山奈酚3O[2O(6OE阿魏酰)βD吡喃葡萄糖] βD –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 3O –[2O –(6OE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 βDgalactopyranoside }和山奈酚3O[2"O(E6"O阿魏酰)βD吡喃葡萄糖] βD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3O[2"O(E6"O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 βDgalactopyranoside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