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制备及含量测定(附件)
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连翘一般以果实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要治疗丹毒、温热、斑疹等症状。连翘含有苯乙醇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类、挥发油和其他化学物质。在苯乙醇苷类中,目前发现的有连翘酯苷A、B、C、D、E等,其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最高、药理活性较强。连翘酯苷A有抗感染、解热等作用,同时也具有比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经常作为连翘药材和其制剂考察指标的连翘苷却无此活性。因此,连翘酯苷A被推荐为连翘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本实验对连翘药材进行超声提取,粗品经色谱纯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关键词 连翘,连翘酯苷A,高效液相色谱
目 录
1 引言 2
1.1 连翘酯苷A的药理活性 2
1.2 连翘酯苷A的吸收及其机制 4
1.3 连翘酯苷A的代谢 5
1.4 连翘酯苷A的提取富集方法 6
2 实验方法 7
2.1 仪器 7
2.2 试剂 7
2.3 提取方法的优化 7
2.4 连翘供试品粗制备 8
2.5 分析色谱条件 8
2.6 制备色谱条件优化 8
2.7 结果与讨论 10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目前有很多研究工作提到了合成抗氧化剂的缺点以及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的特性,还有其可能携带的毒性。而对于这类合成抗氧化剂,一般消费者是拒绝使用的,这就导致其销量下降。同样,抗生素耐药性是所有医学专家面临的另一个挑战[1]。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天然来源的替代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的开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系统地从药用植物中寻找有用的生物活性药物现在被认为是营养保健品和药物研究中的重点。据保守统计,在地球上有30万到40万种的植物物种。然而,只有很小比例的植物化学和生物学功能被研究。
连翘为木犀科连翘落叶灌木,果实为连翘的传统用药部位,是中国药典已收藏的常用中药[2]。在中国,韩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都有广泛分布。在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连翘药材严格规定连翘正品的独一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连翘作为中药在我国已经有20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神农本草经”。宋朝之前时,连翘药材的药用记载相当混乱。从宋朝开始,全国药用连翘的主流品种慢慢变成了木犀科连翘,并变为国家法定的正品,主产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以山西产的连翘为正宗草药。连翘的果实长期以来一直用于中国和日本的民间医学研究。当果实成熟后,尚带绿色时收获,蒸熟干燥后,俗称为青翘。当果实熟透的时候收获,干燥后,通常被称为老翘。有微苦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主要治疗丹毒、皮疹、温热、尿漏等症状[3]。连翘的叶子还可用作保健品的茶叶,还因其美丽的黄色花朵而栽培。连翘是西方医学专家已证实具有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少数几种草药之一。在连翘中所含有的苯乙醇苷类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最高、药理活性较强[4],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连翘酯苷A的药理活性
连翘酯苷A的化学结构
连翘酯苷A是一种白色的结晶性的粉末,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和氯仿。分子式为C29H36O15,结构如上图所示。对连翘酯苷A的现代药理研究表现出以下的生物活性。
1.1.1 抗氧化活性
2002年,由Schinella GR领导的研究小组确认连翘酯苷可减少和保护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建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抗炎活性。2006年,刘金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证实,连翘酯苷A对由高水平羟基自由基引起的机体遗传物质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5]。张立伟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对于活性氧,连翘酯苷A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6]。
1.1.2 抑菌活性
2005年,王宏军课题组通过对连翘酯苷A的抗菌作用的硏究,结果表明对于选取的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致病菌,连翘酯苷A都明显地显示出的抑制作用[7]。2006年,冯淑怡研究小组发现,对于大肠杆茵、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致病菌,连翘酯苷A都明显地显示出的抑制作用[8]。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连翘酯苷A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按照推测有可能是因为连翘酯苷A的抗内毒素作用。
1.1.3 抗炎活性
据大量研究,连翘70%甲醇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抗炎,而连翘的正己烷提取物抗炎效果更是具有吲哚美辛的水准。[9],而连翘酯苷A是上述两个样品的主要有效物质。
1.1.4 抗病毒活性
2001年,胡克杰研究小组发现,连翘酯苷A可抑制3型腺病毒和7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容易引起婴幼儿重病的经肠道感染的柯萨奇病毒B组中的3型和7型,而且能诱导外周血白细胞产生α干扰素[10]。2009年,毛东有研究小组对小鼠机体实验发现连翘酯苷A也能诱导小鼠产生干扰素[11]。
1.1.5 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
弹性蛋白酶具有广泛的功能,是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酶类。但是,如果生物体中弹性蛋白酶含量太高,可能会引起肺气肿[1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性地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张立伟研究小组利用琼脂平板法来进行实验,并使用实验室制作的连翘酯苷A作用于猪胰弹性蛋白酶,结果显示连翘酯苷A在1.64 mg/ml的浓度时,明显地显示出对猪胰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而且当连翘酯苷A的浓度增加时,这种抑制作用也增加,这说明连翘酯苷A对于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的能力具有量效关系[13]。
1.1.6 利胆作用
通过使用胆管引流法,杨美兰等[14]观察连翘酯苷对正常麻醉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并对胆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显著增加大鼠胆汁的流量,连翘酯苷有较大作用,而且有很显然的量效关系,对胆汁成分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朗。说明了连翘酯苷A有较为有效的利胆作用。
由于连翘酯苷A的这一系列药理活性,所以对于连翘类的药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口服吸收性较差,所以有必要对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和代谢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
1.2 连翘酯苷A的吸收及其机制
目 录
1 引言 2
1.1 连翘酯苷A的药理活性 2
1.2 连翘酯苷A的吸收及其机制 4
1.3 连翘酯苷A的代谢 5
1.4 连翘酯苷A的提取富集方法 6
2 实验方法 7
2.1 仪器 7
2.2 试剂 7
2.3 提取方法的优化 7
2.4 连翘供试品粗制备 8
2.5 分析色谱条件 8
2.6 制备色谱条件优化 8
2.7 结果与讨论 10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目前有很多研究工作提到了合成抗氧化剂的缺点以及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的特性,还有其可能携带的毒性。而对于这类合成抗氧化剂,一般消费者是拒绝使用的,这就导致其销量下降。同样,抗生素耐药性是所有医学专家面临的另一个挑战[1]。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天然来源的替代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的开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系统地从药用植物中寻找有用的生物活性药物现在被认为是营养保健品和药物研究中的重点。据保守统计,在地球上有30万到40万种的植物物种。然而,只有很小比例的植物化学和生物学功能被研究。
连翘为木犀科连翘落叶灌木,果实为连翘的传统用药部位,是中国药典已收藏的常用中药[2]。在中国,韩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都有广泛分布。在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连翘药材严格规定连翘正品的独一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连翘作为中药在我国已经有20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神农本草经”。宋朝之前时,连翘药材的药用记载相当混乱。从宋朝开始,全国药用连翘的主流品种慢慢变成了木犀科连翘,并变为国家法定的正品,主产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以山西产的连翘为正宗草药。连翘的果实长期以来一直用于中国和日本的民间医学研究。当果实成熟后,尚带绿色时收获,蒸熟干燥后,俗称为青翘。当果实熟透的时候收获,干燥后,通常被称为老翘。有微苦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主要治疗丹毒、皮疹、温热、尿漏等症状[3]。连翘的叶子还可用作保健品的茶叶,还因其美丽的黄色花朵而栽培。连翘是西方医学专家已证实具有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少数几种草药之一。在连翘中所含有的苯乙醇苷类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最高、药理活性较强[4],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连翘酯苷A的药理活性
连翘酯苷A的化学结构
连翘酯苷A是一种白色的结晶性的粉末,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和氯仿。分子式为C29H36O15,结构如上图所示。对连翘酯苷A的现代药理研究表现出以下的生物活性。
1.1.1 抗氧化活性
2002年,由Schinella GR领导的研究小组确认连翘酯苷可减少和保护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建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抗炎活性。2006年,刘金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证实,连翘酯苷A对由高水平羟基自由基引起的机体遗传物质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5]。张立伟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对于活性氧,连翘酯苷A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6]。
1.1.2 抑菌活性
2005年,王宏军课题组通过对连翘酯苷A的抗菌作用的硏究,结果表明对于选取的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致病菌,连翘酯苷A都明显地显示出的抑制作用[7]。2006年,冯淑怡研究小组发现,对于大肠杆茵、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致病菌,连翘酯苷A都明显地显示出的抑制作用[8]。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连翘酯苷A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按照推测有可能是因为连翘酯苷A的抗内毒素作用。
1.1.3 抗炎活性
据大量研究,连翘70%甲醇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抗炎,而连翘的正己烷提取物抗炎效果更是具有吲哚美辛的水准。[9],而连翘酯苷A是上述两个样品的主要有效物质。
1.1.4 抗病毒活性
2001年,胡克杰研究小组发现,连翘酯苷A可抑制3型腺病毒和7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容易引起婴幼儿重病的经肠道感染的柯萨奇病毒B组中的3型和7型,而且能诱导外周血白细胞产生α干扰素[10]。2009年,毛东有研究小组对小鼠机体实验发现连翘酯苷A也能诱导小鼠产生干扰素[11]。
1.1.5 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
弹性蛋白酶具有广泛的功能,是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酶类。但是,如果生物体中弹性蛋白酶含量太高,可能会引起肺气肿[1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性地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张立伟研究小组利用琼脂平板法来进行实验,并使用实验室制作的连翘酯苷A作用于猪胰弹性蛋白酶,结果显示连翘酯苷A在1.64 mg/ml的浓度时,明显地显示出对猪胰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而且当连翘酯苷A的浓度增加时,这种抑制作用也增加,这说明连翘酯苷A对于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的能力具有量效关系[13]。
1.1.6 利胆作用
通过使用胆管引流法,杨美兰等[14]观察连翘酯苷对正常麻醉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并对胆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显著增加大鼠胆汁的流量,连翘酯苷有较大作用,而且有很显然的量效关系,对胆汁成分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朗。说明了连翘酯苷A有较为有效的利胆作用。
由于连翘酯苷A的这一系列药理活性,所以对于连翘类的药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口服吸收性较差,所以有必要对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和代谢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
1.2 连翘酯苷A的吸收及其机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293.html